◆高麗麗
(四平市第九中學)
閱讀與寫作,都是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強化學生詞句理解、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手段。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不可風格的聯系,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運用“讀寫結合”策略,借助“讀寫結合”的優勢,全面提升初中學生的寫作能力與閱讀水平。
“讀寫結合”其核心理念就是閱讀和寫作的融合,通過為讀和寫建立良好的關系,在教學的過程中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并從中摸索出發展規律。教師在獨立完成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和寫作部分之后,就可以根據教學發展規律,促使閱讀良好的為寫作打基礎,之后再通過寫作為閱讀做貢獻,最終實現語文教學預期目標得以良好的實現。閱讀和寫作之間互相作用的關系決定了,在教學活動中將讀與寫進行緊密的結合,能夠收獲良好的教學效益。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規律并非是近代教育發掘出來的,而是我國古代語文教學的智慧遺珠,是符合語文教學原則的。
“讀寫結合”是新課改最為推崇的教學方式,也是學生自主學習中使用最為普遍的學習方式。我國著名的語文教育學教柯孔標說過:“如果將語文素養比作是一棵大樹的話,那么代表樹葉的就是說寫。各個要素之間良好的配合才能組成一顆完整無缺的大樹,這也就要求雖然語文素養中的各個部分不盡相同,所承擔起的責任也不盡相同,但它們彼此關系密切,能夠良好的為彼此配合。而重要的是,“讀寫結合”不僅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有體現,在國外的教育歷史上也曾被使用過,如今更成為國際上最為風靡的教學方式之一。
1.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素養存在的基礎,同樣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應該在初中階段通過良好的運用教學手段,為學生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擴大閱讀范圍,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對文章的理解具有更深刻的見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行閱讀并理解文章,根據自己的體會總結一篇觀后感。而中學生通常會很認真對待教師的作業,為了促使自己的觀后感更加深刻,會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充實觀后感,如果提到一些與外國相關的問題,學生可以閱讀一些國外的知名名著完善自己的觀后感。學生通過閱讀各式各樣的文章,能夠對各種寫作手法和技巧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從而促使其成為自己進行良好寫作的利器,同時也為之后進行閱讀文章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2.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般來說,寫作作為語文知識點聚集地,能夠良好的將學生的語文素養體現出來。因此,教師在使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時,可以從寫作能力的角度入手,促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點與寫作練習進行緊密的聯系。在閱讀課文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尋找隱藏在課文中,句子中的知識點,通過反復的練習,促使學生能夠充分學習到一些寫作技巧,并將其填充在自己的文章中,從而促使自己的寫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1.寫作素材的選取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寫作素材的選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寫作質量。初中生雖然有了一定的知識準備,但是在寫作素材方面依舊有所欠缺,很多學生的寫作內容空洞,常常無話可寫,借助“讀寫結合”教學策略,教師將寫作素材與閱讀教學整合,教會學生從閱讀中挖掘寫作素材,強化寫作體會,通過不斷閱讀,實現寫作素材的積累。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會得到提升,學生將閱讀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寫作過程中會自然流露,文章也會變得更加富有情感,遣詞造句也會更加生動。
比如,語文課本中,包含了很多優秀的課文,這些課本就是學生們最好的閱讀材料和寫作素材。教師應該善于運用教材文本,強化學生寫作能力,落實“讀寫結合”策略。
在學習《回憶我的母親》這篇作文時,作者對其母親勤勞、簡樸、善良的品格直言不諱,深切的表達了對母親那份濃重的愛。而學生在進行素材選取的時,也要抓住母親在生活中的瑣事,找尋母親來自生活中的閃光點,將其記錄于作文中。通過平凡的小事,展現母愛的偉大,這樣的文章更加真實,更加動人。另外,著名的散文《背影》,簡單的動作描寫,和外貌刻畫,將父愛的深沉、偉岸,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作者情真意切的情感流露,讓讀者深思。由此可見,素材的選取將直接決定作文內容。不需要過分華麗的詞藻,只要真切的進行情感表達,抓住作文中的每一個細節,讓個人情感盡情的抒發,提高作文的可讀性,才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寫作技巧。
2.各種形式的寫作練習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模仿不是抄襲,而是一種特殊的寫作手法。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必然要經歷一段時間的模仿訓練。依據“讀寫結合”的原則,教師要將各種形式的寫作練習與閱讀教學結合在一起,在日常閱讀教學中,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掌握正確的寫作順序,以及詳略要點,弄清楚寫作的主次,凸顯中心、首尾呼應、過渡處理等方面的技巧,并通過一定的仿寫練習、續寫練習,將這些技巧學以致用,完成知識的內化。這樣自己寫作的時候,文章結構才會更加完整,中心才會更加明確。
3.作文思路的構思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巧妙的寫作構思,往往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多數初中生雖然有明確的寫作意圖和寫作素材,但是在進行文筆構思時,經常會出現文不對題的情況。通過“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在閱讀教學中,將作者寫作構思技巧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體會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構思手法,懂得如何進行寫作布局,通過巧妙的布局,提升文章的格調和水平,這樣能夠將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比如,學生在閱讀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時,為了讓樸實無華的形象深入人心,魯迅將其淳樸善良、待人誠懇的形象勾勒得惟妙惟肖,所以更引人入勝。這篇文章有幾個側重點,首先,描寫了發生在阿長身上的幾件事,并從中引出阿長的身世。其次,在回憶與母親的瑣碎事情時,不愉快的事情一筆帶過,而更多的講述母親對其進行的教誨。最后,總結全篇,文末點題,表達對母親深深的愛與感激。這種寫作技巧十分值得學生學習,學生在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以后,可以模仿其寫作手法,讓自身的寫作過程變得簡單。寫作也需要進行反復練習,只有不斷磨合和糾正,才能確保寫作內容的嚴謹,也才能避免出現頭重腳輕的現象,讓作文的中心更加明確。教師對學生的引導至關重要,讓學生向著善良的方向發展和成長,才是教師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入“讀寫結合”原則,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寫作與閱讀能力,實現綜合語文知識的整合,深化學生的語文技能與學習能力。本文首先介紹了“讀寫結合”教學對策內涵,并明確了“讀寫結合”的意義,最后提出了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這對于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完善有著一定的參考與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