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 安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文化多元、語種復雜,彼此之間的交流、溝通、認可、接受,如果沒有譯介出版來打開通道是不可能的。因此,譯介出版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開路先鋒,需要率先站出來為國家的經濟、政治行為導航和護航。為此,翻譯界和出版界積極響應,包括科研攻關、國際合作項目的扎實推進等。例如,2014年以來國家社科基金“一帶一路”選題項目獲批127項,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獲批396項。其中,“絲路書香”工程進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大項目名列,該工程將面向中亞、東南亞、南亞、中東歐、以及西亞北非地區64個絲路國家,具體包括重點翻譯資助項目、絲路國家圖書互譯項目、漢語教材推廣項目、境外參展項目、出版物數據庫推廣等。此外,2016年,翻譯界召開了主題為“翻譯在語言戰略研究中的理論和實踐”的“全國‘一帶一路’語言文化戰略學術研討會”,出版界召開了以“‘一帶一路’上的國際出版”為主題的“2016國際出版企業高層論壇”,以及由出版界和翻譯界共同參與的“2016‘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為了使“一帶一路”落地實施,翻譯界打出了“一帶一路,語言鋪路”的口號,出版界打出了“欲被了解,需先發聲”的口號。譯介出版不失時機、不遺余力地為“一帶一路”鋪好路,搭好臺。
1.塑造中國形象,強化中國話語權
長期的經貿和人文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是沿線各國繁榮發展的重要紐帶,是世界各國共有的文化遺產。一方面,“一帶一路”上的譯介出版是直指人心的事業。這條路上肯定有很多傳奇的歷史故事、名人軼事等待發掘,并用不同的語種在不同的語言使用者之間傳頌。另一方面,“一帶一路”上譯介出版關系到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問題。在變亂的世界秩序中,霸權主義者總是鼓吹各種言論混淆視聽,用以維護自己的霸主地位和既得利益。譯介出版需要把實施文化建設作為“一帶一路”的基石加以鋪墊,用事實以示正聽,用溫情觸碰心靈,用真情交換真心,闡發中華民族篳路藍縷、自強不息、重誼尚義的精神文化品格,最大限度地使中華文化獲得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認同與價值認同。
2.捕捉共贏發展信息,服務共贏發展平臺
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是以陸上“帶”和海上“路”為地理軸線,與沿線的各國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首先,政治上,中國曾是半殖民地國家,和沿線許多國家一樣,飽受殖民者的凌辱,并積極參與20世紀兩次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新中國成立后積極投身戰后恢復,摸索出改革開放強國之路,中國人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快速發展的中國不忘來路、不改初心,現在和將來都是值得信賴的伙伴。經濟上,面對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世界大趨勢,中國追求互惠共贏發展模式。文化上,中國優秀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它各國文化對于中國人民來說也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耙粠б宦贰鄙献g介出版需要以“共同體”的闡發為己任,深入了解沿線國家的所急、所需,捕捉共贏發展信息,為合作創造機會。
譯介出版必須緊跟政府、緊跟企業、緊跟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及時用不同語言表情達意、通心通事,加深“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了解?!耙粠б宦贰毖鼐€涉及64個國家,就語言而言,粗略統計,“一帶一路”建設涉及國家的國語或國家通用語有近50種,再加上一些區域民族或部族語言,重要者不下200種。①譯介出版需要以語言服務為基點,劃片拓展相關產業,包括圖書、報刊等紙介質傳統出版產業,數字網絡、動漫游戲等非紙介質新興出版產業等。緊跟政府,就是要堅持高層引領、宏觀設計;緊跟企業,就是要堅持項目牽引、雙邊/多邊合作;緊跟民眾,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開展多領域、多層次、多渠道的共贏合作業務。
所謂的文化立場是指當多元文化相遇、共處時,如何對待自己的文化,是自大、自卑、還是自信?“一帶一路”上的譯介出版的文化立場影響著譯介出版的策劃、選材,甚至包括對文本內容的選譯、節譯和編譯等。我們認為“一帶一路”上譯介出版應當本著為國家的所有經濟行為和政治行為提供文化心理基礎的立場。
文化傳播是經濟發展合作的助推器和催化劑。所謂“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就是讓文化的魅力為經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為人們觀念的革新、科技的創新和信息的更新提供堅實的支持,從而協調和控制經濟的良性運行。譯介出版應從世界未來發展趨勢的高度來構建自己民族文化騰飛的新模式,在與世界上不同文化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達成一種普遍的共識和認同。因而,譯介出版不僅需要遵循傳播的規律,還需遵循市場的規律,因為譯介出版本身也具有商品屬性。譯介出版在大力弘揚、大力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優秀的因素的同時,也在為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市場提供豐富的可供選擇的因子。
至于如何落地實施,費孝通先生在談及文化自覺和文化交流時采用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可作為“一帶一路”上譯介出版的文化立場的指向標。事實上,但凡自強的民族都會對自身的文化充滿感情,同時對異文化十分包容,不會盲目自大,更不會輕易受到異文化的影響而否定自己文化的優越性。因此,譯介出版需要兼顧信息對稱,平衡引進與推出。世界優秀文化共同亮相,在絲路的展臺上共舞,才是應有的共贏局面。
1.聯合國內外相關高校,發揮教育功能
“一帶一路”沿線涉及語種較多,翻譯出版人才匱乏,尤其是小語種翻譯人才極其短缺。國內外的出版界、翻譯界和高??梢酝献鳎餐苿印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的譯介出版人才建設,制定針對性的培養方案和措施,畢竟“一帶一路”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項至少長達百年的巨大工程。
2.聯合國內外學術精英,發揮科研功能
譯介出版長期以來一直被當作技術活,“翻譯無理論”的說法至今還扎根在某些學者的頭腦中,譯著也直到最近才被納入譯者的學術成果之中,出版領域的理論研究也同樣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近年來,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國家出版基金等項目對走入絲路國家的出版單位、出版產品給予重點支持;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等對推動出版走入絲路國家,在出版資源上給予優先配置和政策傾斜。“一帶一路”戰略或將譯介出版從邊緣推向中心?!耙粠б宦贰弊g介出版界可以用好用足這些政策,與國外相關機構聯合成立譯介出版研究中心,吸收各學科精英參與進來,在開展大眾文化普及性合作和商業性合作的同時,注重學術性的合作。
3.聯合國內外相關企業,發揮服務功能
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對中國的了解不夠,同樣,我們對沿線各國的風土人情、思維模式、做事風格的了解也不夠透徹。在沿線各國,以當地語言闡釋中國主題的圖書較少,滿足不了當地人的需求,產生不了較大的影響力?!耙粠б宦贰鄙献g介出版可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與所在國的譯介出版機構共同策劃、翻譯、出版覆蓋文學、文化、學術及商業等各領域的中國主題圖書,打破文化差異和意識形態差異所帶來的阻隔,可以將選題組稿、編輯加工、印刷制作、推廣營銷等過程全方位地融入絲路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之中。與此同時,根據各國的生活水平,譯介出版所提供的產品可以是紙質的,也可以是電子的或者是基于二維碼的文字和視頻混合的圖書。
總之,“一帶一路”作為盤活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舉措,將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引領中國經濟邁向新常態,同時也將促進全人類共同發展。譯介出版需要完整地把握生態和諧的立場、取向和定位,既為“一帶一路”鋪就坦途,也為自身的發展提供沃土。
注釋:
① 李宇明:《 “一帶一路”需要語言鋪路》,《人民日報》,2015年9月22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