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梅芳
(貴州遵義市桐梓縣婁山關將軍希望小學)
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第一戰場,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取得這首站的勝利,進而為他們積累知識、提升能力奠定堅實基礎。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將教學方法與學生的領悟能力進行有序的合理融合,以達到雙方的最優化表現。
要在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要使其能夠最大限度的理解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每個教學環節的意義,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重視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借助這一教學形式,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轉化成對學生具有強大吸引力又通俗易懂的有趣知識,使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成為一個深入淺出的過程。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以形象而富有魅力的教學用語來為學生進行知識講解使其能夠更加透徹地認識知識,并能夠緊跟教師的引導,進而高效率的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例如,教師在講解“小數和百分數的互相轉化”這一知識點時,需要將小數先轉化成分數,再由分數最終轉化成百分數,教師為使學生建立這一轉換式數學思考模式,可以將中間過渡的分數稱為“橋”,小數和百分數只有走過“橋”才能得以見面,這樣形象又有趣的擬人用語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打開感性記憶的大門,成功掌握這種高效的數學思維方式,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
數學這樣具有嚴密邏輯性的科目,如果課堂氛圍還是死板的、缺乏生機的只會讓學生慢慢失去對數學學科進行探索的興趣,而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則能夠使學生更容易進入一個學習者的角色。幽默、生動的語言和詞匯,不僅可以激活課堂氣氛,還可以有效調節學生情緒。因此,教師要善于借助語言的魅力去為學生創造一個可以放松心態、專心投入的學習氛圍,以保證知識內容傳遞的準確性和師生情感交流的充分性。
學生的充分實操鍛煉是其主體化的具體體現,而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性作用是其學習效果能夠明顯提升的有力保證,這樣環環相扣的教學因素使得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抓住最根本的方面進行優化,從而完成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例如,教師在教授“垂線和平行線的畫法”這一知識點時,要先讓學生通過課本的例子自己動手去試一試,不要害怕學生出錯,他們通過改正錯誤的過程可以對知識點進行更深一層次的認識,然后通過總結學生自己動手的經驗教訓來引導出正確的畫法和垂直的概念,這樣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還可以讓他們獲得充分的感受體驗,以此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學生通過自己實際操作獲得的知識體驗是使用任何方式給其傳授經驗也替代不了的。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安排足夠多的實操機會是有效保證其主體地位的最佳途徑,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自己動手進行實際操作,可以充分體驗獲取知識的過程,發現數學科目的邏輯魅力所在,不再為其繁雜的思維過程而苦惱,逐漸去享受探索知識這一認知突破的有趣過程。
任何一種有效的教學形式經過長期頻繁使用也會逐漸失去其本來的效果,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不斷提高、思維認知在不斷成長,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研究教材與學生認知之間最新的結合點,并運用當今高科技的教學手段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運動,摒棄不利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的單一化的教學形式,采用多元化組合模式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自主地去調動自身多感官聯合活動進行知識的探索和學習。
例如,教師在對“三角形的分類”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時,可以采用微課堂與啟發式教學相結合的組合教學方式,首先通過班級微信群,讓學生們在身邊找出各種形態三角形的物體,拍成照片展示在群里,以此來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對所學知識點有了形象的經驗儲備,然后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通過各種三角形的教學模型與學生在微課堂中提供的實物圖片進行對比,引導他們自主提取不同種類三角形的特點,并進行規律總結,最后發布實物圖片題測試學生的掌握情況,充分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效果,及時彌補學生對此知識點認識的不足,進而有效提升教學效率。這種啟發式微課堂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消除學生在課堂上的緊張感,還易于引起學生發散思維、討論知識的熱情,進而實現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活動中主體性作用的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活動就像一座大廈,學生的主體化程度越高大廈的根基越穩固,因此教師在完成高效課堂這一教學目標時,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以學生的主觀感受為第一標準,由底層一磚一瓦,為學生筑起知識的摩天大廈。
[1]劉蘭英.小學數學課堂師生對話的特征分析.華東師范大學,2012.
[2]葛芳.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