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霖
在對各個階段學生的教育當中,閱讀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斷地提高閱讀水平和能力,才能夠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并引導學生在文本閱讀中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從文本閱讀中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和水平。本文主要從鏈接教材中的文本信息,提供閱讀平臺;鏈接課外讀物,提供閱讀平臺;鏈接練習冊,提供閱讀文本信息平臺;鏈接習題,提供閱讀平臺等四個方面對于引導學生在文本閱讀中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展開分析研究。
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他們在課堂中處于這樣一種狀態:教師所說的內容可以聽懂,但是當自己做的時候卻一做就錯。這就是一種缺乏閱讀能力的體現。尤其是在近幾年的各種考試當中,試題往往都比較新穎,結構也比較獨特,因此文本信息越來越多,這就直接導致了了學生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理解試題,這樣才有助于后續習題的完成。但是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學生看到大量的文本信息之后,缺乏一定的耐心去閱讀,因此得分情況不太理想,最主要的原因也在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差。因此筆者認為,通過多種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在文本閱讀中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十分的重要。
語文教材中的文本信息都具有如下的特點:內容豐富、具有趣味性、圖文結合。而在教學當中也需要以教材為本,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以引導學生在文本閱讀中增長學習知識,并且使自身的各個方面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訓練。因此,鏈接教材中的文本信息,提供閱讀平臺就十分重要。
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閱讀期待,才會對文本信息有閱讀的欲望。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就需要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從而使學生能夠不斷的深入探索文本信息。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鏈接相關文本信息的方式,來實現這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文本信息包括了電子信息、音像信息以及繪畫信息等。
比如在學習《我們居住的地球》時,文本中的信息是這樣闡述的:“古代中國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有一個渾圓的巨大天罩蓋在上面。”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這些信息是他們之前沒有接觸過的,而這些信息又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他們也居住在地球之上。因此,在學習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音像信息,使學生了解我們居住的地球是怎樣的,并吸引學生對文本信息充滿閱讀期待,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和效率,這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幫助。
在閱讀過程中,閱讀文本信息應和思考相結合。無論是哪門學科的學習,思考都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只有通過思考,學生才會具有一定的獨立學習能力,而不是始終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就需要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引發他們的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更加重要的是,只有通過不斷的思考,學生對于文本信息的理解才會更加的深刻,這對于學生知識點的學習也十分有幫助。
在文本信息的教學當中,由于文本信息所涵蓋的內容比較多,并且也十分的抽象,那么學生在了解的過程中就會存在著一定的壓力,甚至會出現閱讀完一篇文本之后,還是處于迷糊的狀態。因此,教師就需要通過引導學生抓關鍵詞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抓住文本信息當中的重點詞句,從而理解相關的概念和規律。
在文本閱讀中,學生會由于各種原因,如不細心、知識點混亂從而造成學生對于文本信息無法理解或理解出現誤區。此時,就需要教師通過對學情的掌握,抓住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使學生對于那么易錯點、盲點等能夠看得更加清晰,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
大量的文本信息閱讀對于學生而言,存在著一定的壓力和問題,但是如果引入圖片和表格,將文本信息與他們相互結合起來,那么學生的閱讀壓力可以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