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順來
(甘肅省通渭縣什川鄉太山學校)
傳統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師只是教學生如何操作,只注重學生的操作質量,而忽略了對學生創新理念的培養。學生只是一味地跟著模仿操作,沒有思考過為什么要這么操作,會不會有更簡單的操作方法。所以在給學生上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創新能力。
在信息技術授課過程中,教師要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孩子在感興趣的方面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一旦學生產生了求知欲望就會主動探索知識,結合實踐操作,學生就會有強烈的成就感。成就感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有更高層次的追求,如此,孩子的學習習慣就會呈現良性循環。教師還可以在課堂利用信息技術的特性給學生展現科技在生活中的魅力,以便于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信息技術對生活的意義,從而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動力。在開始授課的時候,學生根本不了解信息技術的概念,只有通過舉生活中應用信息技術的例子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術的含義。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做出學生感興趣的作品,慢慢引導孩子對這個課程產生興趣,在不斷的引導和調整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除了提高動手能力之外,還要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心得,可以通過培養對學習的感悟能力來提高創新能力。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氛圍,首先給學生講解什么是信息科學技術,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對信息技術的理解,讓其他學生互相點評,這樣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對于知識的了解情況。教師針對學生的了解情況提出一些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解決方案。在思考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就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給學生設置分組討論比賽,設置相應的獎勵機制和評價機制,討論可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競爭氛圍中更容易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果可以得到教師的表揚和指導,會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利用新型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制作PPT,展示信息技術酷炫的工作效果,同時結合生活中例子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強大,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發表自己對信息技術的看法,引導學生想象信息技術未來可以完成哪些工作。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想象、有創新、就一定有進步。教師每堂課都要留下一個有神秘性的問題,這樣就更加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們會想盡辦法通過其他通道來了解知識,課外知識得到豐富。學生會對知識了解的更透徹,并且在課堂上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針對每段時間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設計不同的授課方式,讓學生保持學習的新鮮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課程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一門課程,實際操作能夠增強學生對這門學科的了解。當學生對理論知識足夠了解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作品,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實踐當中去。然后教師對每一個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主要是鼓勵學生。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夸獎是會刺激他的學習積極性的。教師點評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創新方面的評價,每次最佳作品都是最具有創新精神的作品,以此來刺激學生自主提高創新能力。只要教師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授課方式,不斷的加以引導和鼓勵,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果每個學生都有超強的創新能力,那么我們未來的祖國就是一個最具先進性的國家。少年強則國強,希望每個學生可以在信息技術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突破。
教師應該在上課之前認真的準備教程,在講課過程中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的學習和探索額外的知識點。除了認真講課外,教師還要給學生正確的思想引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可以通過小組競賽和合理的獎勵方式給孩子創造出競爭條件,激發學生創新積極性。相信在教師的不斷努力下,孩子會更加了解自己的喜好和優點,將來會成為某一方面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