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臺灣花蓮發生強震后,大陸方面迅速表達慰問,并表態愿派救援隊赴臺。大陸網民也呼吁募捐,協助臺灣災民。不過,民進黨當局對此婉拒,表示僅接受日本援助。有臺媒8日稱,民進黨因意識形態謝絕大陸救援,一旦接受日本協助,恐怕在兩岸民族主義聲浪下,救災將淪為政治較勁。
未來不排除更大地震
花蓮6日深夜發生的強烈地震,是1999年“9·21大地震”以來震級和烈度最強、延續時間最長的一場地震。截至8日晚,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顯示,地震共造成10死273傷,失聯人數大幅下修為7人。目前,臺灣方面確認罹難者有4人為自由行陸客,另有5人失聯,為一家祖孫三代。臺灣海基會稱,一名罹難者丈夫已經抵達臺灣。花蓮縣長稱,所有人員搶救工作在8日午夜及9日天亮之前完成,9日清晨大型機具進場。
《中國時報》8日稱,全臺共有33條斷層,其中又依照活躍度分為兩類,有20條是最活躍的第一類斷層。由于這些斷層過去曾有活動記錄,且人口密度較高,一旦出現地震,傷亡人數恐怕會很慘重。前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分析稱,每發生一次規模6級以上的地震,大約等于釋放0.5顆原子彈的能量,臺灣平均一年會釋放8顆原子彈的能量,兩年16顆。但是,去年6級以上地震僅發生一次,今年2月4日發生一次5.8級地震,加上6日花蓮強震,這3次橫跨兩年,總能量才約1.7顆原子彈。換句話說,臺灣尚有14.3顆原子彈的能量未釋放,仍在持續累積中,未來不排除更大地震發生。
僅同意日本協助
花蓮強震引發大陸強烈關心。國臺辦主任張志軍7日和花蓮縣長緊急通話,表示愿派救援隊赴臺協助救災。繼中國紅十字會之后,大陸海協會和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也將分別向花蓮方面捐贈100萬元人民幣,以幫助受災同胞渡過難關。
花蓮是大陸團客或自由行旅客的必訪之地。不少大陸網友稱,“花蓮真的是去臺灣待得最久也最喜歡的城市。希望一切安好”。還有網民發文稱,兩岸盡管有很多政治上的摩擦,但畢竟都是血濃于水的中國人,臺灣有難,大陸理應支持。臺灣長期“反中”的幾家媒體也注意到大陸微博關注地震的人次一夜飆破28萬。此外,黃曉明、范冰冰、李冰冰以及金馬影后馬思純等多名大陸明星也紛紛發文祈福,希望臺灣民眾一切平安。
對于大陸國臺辦的慰問與關心,臺灣陸委會7日回應稱,“代表政府通告國臺辦,表達我方感謝之意”。“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8日對大陸和美日等關切表示感謝,但婉拒大陸派人救災。他稱,臺灣是救災相對發達的地區,設備和援救人員沒有短缺,不過因為日本有高階探測儀,因此臺方同意請其協助。8日,日本7人搜救隊抵達花蓮云門翠堤大樓倒塌現場,帶著裝備投入救災,但并未發現生命跡象。
《中國時報》8日發表題為“災難政治學兩岸潤滑劑”的文章回顧稱,1999年7月,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大陸激烈反彈,兩岸關系空前緊張,但兩個月后發生“9·21大地震”,大陸對災民表示慰問,加上李登輝喊停“兩國論入憲”相關“修憲案”,兩岸才未爆發沖突。
有島內網民對“總統府”的說法不以為然,稱“只有日本有高階生命探測儀?怎知大陸就沒有?屁話!”“只有探測儀才是援助嗎?其他不算?什么邏輯?完全是政治考慮!”還有人嘲諷說,“就算日本人空手來,民進黨也可以掰為日本人地震救災經驗豐富,要借助他們的救災經驗啊。反正奴才就是這副嘴臉,也不用再瞎掰什么鬼理由了”。
蔡當局還須向前一步
細心的島內輿論還從大陸表態中看出一些端倪。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柳金財8日撰文稱,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與花蓮縣長直接聯系,跳過臺灣陸委會和海基會,這樣的模式恐讓蔡當局越來越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境。文章認為,大陸此舉等于持續邊緣化民進黨在兩岸關系中的角色及影響力。大陸提出主動救援,若民進黨當局好好接球,或可視此為雙方良性互動的契機。但陸委會對大陸愿意提供協助表示感謝并婉拒了,讓逐步營造善意氛圍的機會就此坐失,也證明蔡英文兩岸問題處理能力不足。
臺灣《旺報》稱,蔡英文震后赴醫院看望受傷陸客,如果能把對陸客的善意延續到災后,甚至說出“兩岸一家”,至少可以讓結冰的兩岸關系出現裂縫,否則年底蔡英文當局要面臨選舉,不可能對支持者示弱,僵持如果持續,只要出現誤判,很容易從冷對抗變成熱沖突。文章最后說,當兩岸民間一家親的情感展現,民進黨當局就應該順藤摸瓜,壓制仇陸情緒,主動拋出誠意,“已經準備送入加護病房的兩岸官方關系,尚有挽回余地”。香港中評社8日也提到,兩岸官方一年多來交流中斷,沒有接觸,一場地震讓雙方看似有了“互動”。不過要想打破兩岸僵局,蔡當局還須向前一步,在“一中”“去獨”上下功夫。
知名作家王豐則從地震領悟到,臺灣沒有“分”更沒有“獨”的本錢。他說,臺灣地狹人稠,島東一震便全島撼動,令他想起一位朋友曾說“臺灣除了臺風、地震,還有什么豐富的天然資源嗎?臺灣根本沒有條件自外于大陸!”一席話令他佩服,也相當感慨。▲
環球時報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