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又是創紀錄的一年!”德新社8日報道,德國聯邦統計局當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德國出口達到12794億歐元,比上年增長6.3%。這是德國出口連續四年創下新高。去年德國進口增長8.3%,達10346億歐元,主要原因是石油等價格走高。
報道稱,2017年德國的貿易順差降至2449億歐元,2016年則創下紀錄高位2489億歐元。這是德國貿易順差八年來首次減少,進一步表明內需正在吸納更多進口以平衡德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德國外貿協會預測,今年德國出口或連續第五年創新高。
有分析稱,“德國制造”在全球范圍內受到歡迎,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正在復蘇。尤其是歐元區、中國、美國等經濟體的需求強勁。歐元區過去的一年經濟增長達2.5%,促進了對德國制造產品的進口。中國市場對德國的重要性仍在加強,尤其是機械制造等高端產品。而即使近來歐元連續走強也沒有阻礙德國的出口增長。經濟學家霍夫認為,德國出口行業具有多樣性和高競爭力的優勢。全球市場對機械產品、化工產品等德國高端產品需求大。德國中小企業也起了關鍵作用,它們中許多在全球各個領域是不知名的但份額很重要的“隱形冠軍”。
但對于“德國制造”也存在不利因素。尤其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正在大力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美國貿易赤字現已達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時美國對德國貿易逆差巨大。德國工業聯合會擔心,美國會對德國企業采取反傾銷措施。▲
環球時報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