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推動了我國企業海外投資規模的擴大。但是,很多海外投資項目缺乏科學的評估,加之我國企業的身份信任度不高,使我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屢遭挫折,東道國的國家安全和環境保護問題等已成為阻礙我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障礙。在這種情況下,“一帶一路”戰略下企業海外投資,要摸清東道國的投資情況,在投資中重視環境意識,構建安全保障體系,進而有效的規避海外投資風險。
關鍵詞:“一帶一路”;海外投資風險;企業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鄰國期間,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偉大思想。“一帶一路”這一偉大戰略的一經面世,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一帶一路”戰略主要以中國為中心,涉及范圍廣乃至亞歐非三大洲都會受益。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主要戰略,極大的提升我國在世界的經濟地位,使得我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但是,在實際的海外投資過程中,進行的并不是很順利,受到國外政治、經濟和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使得我國企業海外投資存在一定的風險。那么如何規避風險,控制風險已經成為當前我國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1 “一帶一路”戰略內涵
“一帶一路”戰略是順應時代的發展以及各國推動經濟發展的愿景,是一個包容性強、影響力巨大的經濟發展平臺。具體有以下兩個方面內涵:
一是穿越古今,傳承商業經濟。絲綢之路源于我國古代,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重要經濟貿易線路。我國從漢、唐、宋時期就開始與世界各國進行頻繁的海外貿易往來,通過陸路和海路方式將絲綢、茶葉、冶鐵、農耕等商品和技術傳到世界各地,同時將國外商品和技術帶回國內,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對我國沿線國家的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經濟帶來了益處。今天重新提出“絲綢之路”,并不是要重啟古代的絲綢之路,而是根據現代發展需要,將絲路作為一個重要標志,提出的國家發展戰略。繼續傳承我國優秀的歷史傳統,穿越古今,延續古代文明,進而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合作,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途徑。
二是能夠實現虛實結合。“一帶一路”戰略是一個比較長遠的發展思想,具有豐富內涵的理念。因為其邊界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包括的內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發展目標并不是都可見的,所以這一戰略看似比較“虛”,但是實際上從一開始提出到逐漸推進的過程中可以發現,這一偉大戰略由“虛”逐漸變得更加“實”。比如,我國在同周邊國家貿易通道的建設方面,實現了陸路和海路的互聯互通、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合作、海外貿易的頻繁往來、中國產品和投資已經“走出去”、日益完善的油氣管道、健全的海外投資機制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成果,“一帶一路”戰略目前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并且變成可以看得見的工作成績[1]。
2 “一帶一路”戰略下企業海外投資面臨的風險
“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企業海外投資雖然規模逐漸擴大,但是由于其自身特點使得企業在海外投資中可能會面臨一定的風險。在我國不斷發展海外投資的過程中,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順利進行,使得一些海外投資項目遭遇停擺,對我國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一)海外投資政治存在風險
在對外投資發展過程中,東道國存在的風險對我國企業海外投資造成了嚴重影響。通常我們認為政治風險指的是在國際的投資中,由于東道國政局的動蕩、國家安全出現危機、民族主義引起的沖突、恐怖襲擊等因素以及國外投資者的錯誤判斷也容易給投資企業帶來的巨大的經濟損失,總而言之東道國政治風險對企業海外投資造成的風險系數非常高。具體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東道國政治格局不穩,政府領導人換屆頻繁。在2005年到2014年,我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案例就達120起,其中有25%是因為東道國政治原因,17%是在運營過程中受到政治格局發生動蕩,領導人更換等影響造成的。二是東道國發生恐怖襲擊或者武裝沖突。我國企業在海外投資中,很多投資都是集中在中東、非洲和拉美等地區,而這些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較慢,政治環境混亂,恐怖活動猖獗、社會格局動蕩、甚至局部發生武裝沖突的情況。對于這些不穩定因素,一方面威脅到我國勞務人員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對我國的投資造成了不利影響[2]。
(二)海外投資國家安全問題
在雙邊投資協議中設置的條款,是保障投資者的權益,保護東道國國家安全、公共利益的安全,國家安全條款已經成為《世界貿易組織協定》以及眾多周邊投資協定的重要保障。在經濟一體化發展下,國家安全對于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國家安全既包括軍事安全同時包括國家經濟安全。根據國家安全性質,國際在履行條約時,保持原則,但在缺乏規范化標準下,國家安全條例經常出現濫用現象。東道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理由為依據,拒絕我國企業海外投資項目的情況時有發生,這種風險主要出現在我國企業對發達國家的投資。其中美國曾多次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我國企業的投資和收購。
(三)海外投資的生態環境因素
在海外投資中,我國企業對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尤其近年來我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中,由于忽視了生態環境問題的原因,造成了東道國生態破壞,而被貼上“中國環境威脅論”、“掠奪性發展”等標簽,使得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遇到一定的風險。因為我國的石油、天然氣等企業在海外投資的領域都是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的行業,而我國企業在這些領域中的投資大多集中在非洲、拉美等自然資源豐富的區域,而這些區域的環境系統容易被破壞,而且這些國家在環保法律制度方面不夠完善,缺乏環境監督機制,加之我國企業淡化環保意識,給這些地區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3 “一帶一路”戰略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防控措施
(一)企業層面
在風險防控方面,企業要對海外投資項目做好投資結構的籌劃工作,特別要重視在履約合同中的風險的降低,進行違約風險的防范,進而有效控制風險。尤其在建筑工程領域的項目,以往我國的一些施工工程在降低合同的履約風險方面遭遇了挫敗,工程保函是關鍵,即使在項目方遇到對方違約,導致項目無法進行,但是仍然找我國企業索要賠償或者延長保函,給我們企業造成了很多的經濟損失。我國企業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這類風險的發生,所以需要在東道國的法律環境方面進行詳細的調查,了解東道國的法律條款,進而有效規避企業海外投資風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