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進入新常態,建筑行業也進入低速發展時期,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建筑業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轉型升級成為建筑企業必然選擇。為加快國有建筑企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筆者針對當前的形勢和面臨的問題,在建筑企業轉型發展的具體舉措方面做了一些探討,以期與大家交流探討。
關鍵詞:國有建筑企業;轉型升級;改革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臨較大困難的時期,為克服各種困難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很多大型企業紛紛開始制定和實施轉型升級戰略。當前,傳統建筑市場進入存量期甚至萎縮期,傳統建造方式管理粗放、鏈條割裂、浪費嚴重,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發展,建筑企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艱巨挑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建筑企業處于轉型升級的特殊時期,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順應市場變化,順勢而為、轉變思路,加快推動建筑企業轉型升級,不斷提高綜合競爭力,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1 當前建筑業面臨的挑戰及機遇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臨較大困難的時期,建筑業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面臨著許多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比如行業增速急劇下滑、人工成本快速上升、工程款回收困難、建筑業新開工面積明顯減少等等。尤其是2014年以后,隨著房地產形勢的急轉直下,政府樓堂館所的停建,建筑企業的生存壓力倍增,競爭加劇,一些中小型建筑企業紛紛倒下,而想瓜分建筑市場“蛋糕”的企業競爭實力更強,在一個項目上的爭奪更為激烈。另外建筑施工企業自身所處的地位,上有建設單位,下有承包公司,處于中間層面的建筑企業則要承受來自上下游之間的壓制,面臨的困境重重。
當前建筑業可謂是“冰火兩重天”,挑戰與機遇并存。一方面,傳統建筑市場進入存量期甚至萎縮期,傳統建造方式管理粗放、鏈條割裂、浪費嚴重,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發展,建筑企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艱巨挑戰。另一方面,“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三大國家戰略穩步推進,國家和地區各類基建投資規劃密集出臺。與此同時,新型城鎮化建設、“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中引導和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新商業模式的快速推廣,政府對建筑工業化、總承包管理等的大力扶持,又為建筑企業轉型升級創造了絕佳機遇,建筑業發展仍存較大空間。挑戰與機遇并存,行業分化正加速來臨,誰能率先克服挑戰、更好把握機遇,就能贏得持續跨越發展。形勢逼人,不進則退。經濟新常態下,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創新、變革成了生存和發展的唯一路徑。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必須順勢而為、轉變思路,切實推進轉型升級,加大改革力度,重視科技帶來的紅利,增強核心競爭力,深耕細分市場,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建筑企業才能在困境中突圍,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態勢。
2 加快建筑企業轉型升級的幾點建議
2.1 重視發揮軟實力的作用,加速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文化是一個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文化最根本的價值在于吸引力、凝聚力,最突出的表現在于一致認同,形成共識,最重要的在于對員工的關愛,吸引人、留住人、激勵人。企業文化是一種區別于資金、技術等無紙化生產要素的特殊生產力,它是內化于企業并為員工認可和遵守的一系列行為規范和準則。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能夠有力地激發員工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有效提升員工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使之成為一種為企業愿景共同奮斗的精神力量。對于企業而言,轉型升級就是要改變慣有的習慣,創新發展,這有可能會遇到阻力,文化能夠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因此企業重視發揮軟實力的作用,加速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為轉型升級工作開辟沃土,提供生生不息的“源動力”。
2.2 優化組織結構,提升管理質量
組織結構控制公司的業務范圍和任務導向,決定了資源共享程度,影響組織的效率。目前,在我國一些大型企業中,有的機構臃腫僵化、市場反應遲鈍,有的管理層次過多、管理鏈條過長,嚴重降低了組織的效率,從而使企業缺乏全員一致面向市場的能力。在企業轉型升級改革時,必須要優化組織結構,提升管理質量,從內部管理抓起,苦練內功,驅動內生動力,奠定企業持續、快速、良性發展的基石。
2.3 打造“工匠精神”,推行精益化管理
2016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要求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以工匠精神推動精益管理。推行精益化管理,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是建筑企業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集中體現,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精益化管理就是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管理過程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實現低成本競爭、高品質管理,提高經濟價值創造能力。
2.4 加快技術推廣
黨的十八大做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抉擇,實現新時期企業轉型升級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進步與管理創新,最關鍵的是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技術已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成敗關鍵,因此要大力推行技術創新,充分發揮科技在推動企業發展中的“助推器”作用,引領企業向強實力、快發展的目標邁進。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加大科技創新和引進先進技術的資金投入,推廣使用先進高效工程技術和裝備,不斷提高裝備水平和機械化作業水平,使建筑業逐漸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變成為技術密集型產業。
2.5 積極探索PPP經營模式
PPP是國家近年來大力推行的一種新型建設模式,呼喚建筑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由傳統施工總承包模式向工程總承包模式、PPP、融資建造模式轉變,充分發揮自主性和積極性。因此,積極承接大土木領域的PPP項目,促進公司經營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轉變,搶占高端市場,實現深度和廣度發展。
3 結語
在新常態、新形勢下,建筑市場變幻莫測,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筑行業的生存壓力倍增,作為國有建筑企業,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陳小輝,李長春. 建筑企業轉型升級路徑分析[J].建筑,2015(2):54-55+57
[2]錢新華.建筑企業在轉型升級期自撥展戰略[J].發展戰略,2011(12):25-26.
作者簡介
趙暉(1987-)男,山東成武縣人,經濟師,從事辦公室文秘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