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兵
在高中作文教學中,傳統的理念、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學生在作文學習中需要更多的創新元素,打造生動活潑的作文課堂。
閱讀與寫作是一對孿生姊妹,如何讓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相互融入,是提高作文教學成效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將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融通起來,將閱讀教學中所掌握的方法技巧有效遷移到學生的自主創作中,從而實現他山之石為己所用。在《江南的冬景》教學中,筆者運用了分組討論教學模式,出示思考題讓學習進行討論交流,其中蘊含了寫作的一些技巧,研究文章的結構布局,分析在描寫過程中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抓住哪些方面的特點、運用哪些方法來體現主題和中心,并要求學生結合重點詞句、語段進行分析。這樣的分析研究活動引導學生深入剖析文章、把握內容、掌握技巧,也是對學生寫作技巧的一次有效訓練。在課堂引導學生對課文創作技巧進行分析研究之后,在課后還要進行相應的仿寫訓練,使學生能夠及時的內化吸收,從而在閱讀中汲取更多的寫作技巧,也逐步培養他們從自主閱讀中總結技巧的能力。
許多高中生在作文學習中底蘊低下、缺乏詞匯積累,這些都和學生平時的閱讀量少、閱讀不夠深入有關。筆者配合作文教學開展進行多讀多寫活動,要求學生每學期閱讀課外書籍不少于80萬字,在閱讀的范圍上以推薦的青少年優秀讀物和中外名著為主,適當穿插歷史、人文、地理等方面的資料,使學生在閱讀中拓寬視野。同時,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盡可以摘記優美的語段,也可以提煉出文章的寫作結構框架,使學生在讀寫過程掌握更多的詞匯、框架。在多讀多寫活動中,筆者還對學生進行了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要求學生走上講臺,講述自己閱讀這一篇文章、一本名著之后有什么感想,條理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既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也同時兼顧到了他們表達能力的訓練。
從簡單的提要求,放任自由讓學生創作,到運用下水作文作為載體,生動形象的開展作前指導,這是作文教學改革的一大重要突破。筆者在作文教學工作中注重發揮下水作文的示范作用,首先創作質量上乘的下水作文引導學生在課堂進行針對分析,從文章創作的各個方面、角度對這篇文章進行分析研究,既點評成功之處,也點評其中的不足,使學生客觀公平的評價這篇文章,并從中受到啟發。尤其是對其中一些方法、技巧進行認真分析,舉一反三,吸收內化為自己的創作經驗。在完成下水作文的示范引導之后,筆者鼓勵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自己創作這一類型的文章應當如何進行布局謀篇、構思創作,使學生對這一類型的文章的創作思維、構架以及可以運用的技巧的方法有了更加直觀、清除的認識。下水作文的關鍵在于下水的引導,要以優質的水引導學生盡情的喝,讓學生在下水作文的研究中獲得技巧、掌握方法,并在接下來的創作活動中充分運用出來,對提高學生作文學習技巧具有積極的意義。
高中生學習作文已有多年時間,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靈感,讓他們在實踐之中寫出情感深厚、充滿新意的文章,實地寫生是一條非常好的選擇。每年學校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及開展一些課外實踐活動。無論是校內舉行運動會、藝術節,還是課外開展的一些專題實踐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地寫真的過程中捕捉靈感,錘煉技巧。例如在學校運動會上,筆者要求學生仔細的觀察每一個人的表現,對不同班級的表現、不同學生的表現、運動員的表現、啦啦隊的表現都進行直觀細致的觀察,設身處地感受運動會濃烈的氛圍,感受團結拼搏的體育精神,在此基礎上進行認真思考,提煉出有價值的元素。作文的創作活動中,教師布置學生帶著任務觀察,還要深度思考,篩選出其中的有價值的元素,融合進自己的創作活動中。在這樣的寫作中,學生的真情實感得到了充分展露,寫出來的文章有血有肉,完全擺脫了那種無病呻吟的狀態。
在高中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揮各項資源的整合利用,課堂教學中沒有完全鞏固到位的重點難點,可以在課外開展專題研究學習鞏固。例如如何對文章的結構進行細致的擺布,如何描寫人物的心理狀態,如何讓肖像描寫更加傳神,如何在熱點事件中鮮明的提煉出主題思想等等,這些方面都是學生在作文創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予以適當的點撥,在課后組織學生進行專題研究,無論是以專題研究小組的方式還是文學社團的方式進行都可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在進行專題研究的過程中,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幫助他們把關活動方案,妥善處理好時間安排等等。在專題研究活動中,學生針對自己作文學習中的難點進行請教,大家相互交流,匯聚集體的智慧來突破作文創作方面的難點。對學生而言,集體的力量得到了發揮,重難點在相互討論交流中得到了攻克。每一位學生都要結合自己作文創作中薄弱環節和短板,主動參與相應的專題研究活動,使自己的作文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創新既要體現在理念上,還要體現在流程、方法方面,使學生更加熱愛作文學習,有效促進作文創作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