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網絡虛擬社區人際關系建構的路徑、模式與價值*

2018-02-10 05:14:23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8年9期
關鍵詞:建構情感用戶

■ 蔡 騏 岳 璐

作為“社會空間的一種新形式”①,網絡虛擬社區是基于一定的網絡應用平臺進行人際交流和互動結成的社群聚合,它吸納了以個人主體性為支撐的個體參與和以網絡社會關系為架構的群體協作力量,已然全面滲入現實社會場景,深度參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這一“由共識形成的想象中的交往處所”②呈現出的勃勃生機,代表著全球互聯網發展的一大趨勢——從“人與機器”的時代邁向“人與人”的時代,而人際互動以及關系的形成與維系正是網絡虛擬社區的核心任務,亦是網絡虛擬社區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因素。由此,形形色色的網絡虛擬社區中,人際關系如何發展,關系運行的模式是什么,關系的建構具備怎樣的價值,成為考察網絡虛擬社區的根本性問題。

一、網絡虛擬社區中人際關系建立的路徑

“關系”(Relationship)從一開始就是學界研究“社區”(Community)的核心概念。1887年,德國社會學家費迪南·滕尼斯首次提出了“社區”概念,在他看來,社區是一種以血緣、地緣、家族關系、鄰里關系以及友誼為基礎,且以自然意愿占優勢或由自然意愿支配的共同體③。此后,在眾多社會學家的深入研究與共同書寫下,“社區”概念的內涵不斷豐富,一般被認為擁有三種必備要素:一是地域;二是人們之間的社會互動;三是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④。一百余年后的1993年,在互聯網技術尚未走向全面普及,仍屬于社會新興事物之時,“虛擬社區”這一概念就誕生了,美國學者霍華德·瑞恩高德將之視為“網絡中相當多的人展開長時期的討論而出現的一種社會聚合”⑤,人們在此發展并維護彼此的關系。此后,隨著網絡虛擬社區的蓬勃發展,“人與人的連接”取代“人與內容的連接”成為廣為普及的互聯網精神,而人與人連接的本質就在于關系的建立。

人際關系的聯結與建立依托于各種不同的紐帶,包括“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關系”“趣緣關系”等等。不同的人際關系紐帶又呈現出差異化的關系結構,比如傳統的“血緣關系”是典型的強連接關系,而“趣緣關系”則多為弱連接關系。網絡虛擬社區正是從不同維度的關系紐帶出發,將具有特定身份、特定興趣、特定目標的人們“召喚”在一起,由此也形成了各種不同類別的社群關系網絡。相比傳統的社區概念,虛擬社區既承繼了社區的聚合、互動、關系之內核,又因虛擬技術的支撐而在人際關系發展的路徑層面表現出超越傳統的全新特質。

早期,作為以虛擬技術為支撐搭建的網絡空間,虛擬社區的核心在于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為散落在各個角落的用戶提供了相遇的平臺,從而促成了差異化的陌生人的聚集,以此為基礎建立的人際關系是典型的“弱關系”,其空間跨越廣、互動頻率少、情感關聯弱,所構建的是一個開放且流動的隨機型關系網絡。當前,基于互聯網由虛擬融入現實的升級演化,網絡虛擬社區中的關系建構也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徑:一是從弱關系到強關系的深化,二是以強關系為基礎的弱關系拓展。

一方面,虛擬社區中的“網生型關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互動的累積而逐漸建立并不斷深化的。所謂“網生型關系”,是指現實中無關聯,通過互聯網相互認識、交流互動而形成的關系,其最初都是建立在虛擬想象的基礎上。詹姆斯·博斯韋爾曾說,“我們無法確切地說出友誼是在哪一瞬間形成的。正像往盛器里一滴一滴加水,總有那么一滴使盛器里的水溢出;在一系列表示友情的行為中,總有那么一次終于使我們感動。”⑥這段話清晰地描繪了人際關系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對于“網生型關系”來說,其關系的孵化和建立也經歷了四個階段的發展過程⑦,即從找方向,到試探性的交流,再到穩定的情感交流,最后實現虛擬關系的現實轉化。

第一階段,可以概括為“找方向”。如何在網絡空間的茫茫人海中發現彼此的聯結點,尋找到志趣相投的有緣人呢?其一是通過主動的、有目的的搜索,比如在百度貼吧、豆瓣網等,都有一個添加好友的功能,用戶可通過輸入用戶名或界定身份、地域等方式找到潛在的好友;其二,絕大部分的虛擬社區都為用戶提供了“好友推薦”的功能,通過大數據算法為用戶推薦可能認識或想要認識的好友,幫助用戶建立全新的人際關系;第二階段,我們稱之為“試探性的交流”,當一方對另一方產生注意,可以進入對方的個人主頁瀏覽信息,或在社區討論中進行針對性地留言回復,或通過私信功能進行試探性的溝通;第三階段,即“穩定的情感交流”。當用戶通過上一階段的試探性交流,確認彼此是值得深交的對象,就可以互加好友,進入相對穩定的交流階段。此時,雙方可以隨時開啟即時聊天、評論、留言、點贊等交流互動,并進行頻繁的信息分享、話題討論、禮物交換等活動,在此過程中,雙方交往的頻度和深度不斷增加,彼此的心理距離大大縮減,相互的情感卷入得以持續強化;由此,為進入第四階段——“虛擬關系的現實轉化”奠定了情感與信任的基礎。當用戶歷經一段時間相對穩定的情感交流,彼此之間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強連接關系,他們會樂于將線上虛擬關系延伸到線下,與網絡好友在現實生活中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真正地實現“虛擬照進現實”。

事實上,“網生型關系”從孵化建立到深入發展的四個階段,正是從弱連接關系到強連接關系的升級過程。前期的弱連接互動促成了大范圍的流動型關系的建立,而只有經歷過較長時期的密切互動與情感累積,并跨越了信任門檻與認知接納之后,弱連接關系才有可能轉化為具備情感依戀的強連接關系。盡管網絡虛擬社區中的人際關系建立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但弱關系與強關系的逐漸融合,已然成為了網絡虛擬社區中人際關系建構的重要趨勢。

另一方面,以強關系為基礎的弱關系拓展是網絡虛擬社區中人際關系的另一聯結路徑。強關系作為一種具備強情感卷入與高度信任感的穩定關系,其不僅發揮著重要的社群凝聚功能,同時也為新人際關系的延展和裂變搭建了穩固的橋梁。根據“六度分隔理論”,任何兩位素不相識的人之間,最多通過六度人際關系就可以聯系起來。然而,“六度空間”只是提供了新建人際關系的理想化路徑,在現實情境中,人們只有通過關鍵性的人際關系節點,才可能與個人期望的結交對象產生有意義的聯系。這里所說的關鍵性關系節點,正是具備強連接關系的關鍵好友。

毋庸置疑,微信是依托強關系拓展弱關系的典型代表。在微信誕生之初,其通過QQ好友關聯、手機通訊錄導入,將強連接的親朋好友關系圈移植到線上,迅速編織起第一層的人際關系網絡。當微信作為一種移動化的即時通訊工具深深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后,便開始了快速的擴張步伐,不僅將擁有“業緣關系”“地緣關系”的群體高度聚合,還通過微信自媒體聚集了類型豐富的趣緣社群,構筑了一張立體化、多樣化的社交網絡圖譜。通過好友間的推薦,以及微信群的匯聚,人們與特定的目標對象達成聯系并開啟交流互動,在此過程中,原有的強關系既為弱關系的快速裂變起到了中介作用,亦為弱關系的有效建立與持續發展充當了信任擔保。

人際關系的建立依托于特定的時空場景,無論是以“網生型關系”為主的虛擬社區,或是以現實關系為重的移動化社交平臺,都呈現出強關系與弱關系相互融合、互為延展的趨勢。如果說“網生型”社區是建立在虛擬想象的基礎上,從線上互動延伸到線下交往,促進了全新人際關系的孵化到深化;那么,新興的移動化社交平臺則是通過導入現實人際關系,在現實關系紐帶的基礎上創造新的人際關系,為原有關系的延續、新關系的拓展增加了開放的互動平臺。這兩種路徑互為交織,共同促成了多維度、多結構的人際關系網絡的構建。

二、網絡虛擬社區中人際關系發展的模式

人際關系的聯結首先需要在特定的場景中尋找到關聯性的紐帶,而人際關系的繼續發展則依賴于可持續的交互規則,包括互惠、饋贈、交換甚至是交易。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曾說:“你知道饋贈型經濟嗎? 在一些不太發達的地區,相較于市場經濟,這是種非常有趣的非主流經濟形式,我拿出一些成果分享給大家,出于感激和表達慷慨之情,人們會回饋給我一些東西。整個文化就建立在這種彼此的饋贈框架下。”⑧在扎克伯格看來,“饋贈型經濟”正是Facebook等網絡虛擬社區發展的文化基因。誠然,互聯網發展至今,在虛擬場景為主導的網絡空間中,人們習慣于將信息免費地分享給他人,并以點贊、轉發、@等行為作為回饋,通過這種以“饋贈”為核心的“禮物經濟”模式,建構并發展自己的人際關系網絡。可以說,“禮物經濟”構成了網絡虛擬社區中人際交往的初始規則。

加拿大社會學家切爾德將禮物經濟定義為:“一個道德經濟內的冗余性交易體系,它使得社會關系的廣泛再生產得以可能。”⑨禮物經濟遵循的是免費原則,免費生產、免費分享、免費使用,它的運行沒有嚴格的規則,以情感驅動為主,其目的是為了建立和鞏固社會關系。網絡虛擬社區中的用戶關系建構基本都是以禮物經濟作為行為的邏輯。

首先,從用戶生產來看,網絡虛擬社區中用戶的生產行為并不是以經濟利益為首要驅動,而是“為了與同好分享、自我表達和收獲社群成員的尊重”⑩。典型的如字幕組、二次元社區等,社群中的少數資深用戶會積極獲取最新影視資源,主動進行對白翻譯,并將翻譯后的版本在社區中免費上傳,分享給所有社區用戶。另外如粉絲社區,經常會圍繞偶像明星進行各種各樣的文本創作、視頻剪輯等,同樣是在社群中免費共享。一般而言,社群用戶創造并分享的內容,要么是實用的信息,要么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內容,而歸根結底,都是與社群主題密切相關,能夠引起社群用戶的廣泛關注或情感共鳴的內容;其次,主動參與生產和創造的用戶只是少數,大多數的社群用戶充當了接受者的角色。不過,他們并非只是被動接受,而是會借助一些儀式化的行為來回饋信息內容的提供者。比如,為內容創作者點贊、留言,轉發擴散以增進內容影響力,或參與討論,提出建設性的修改建議,給予信息或數據上的補充。前者積極地表達了對內容創作者的認可與肯定,后者則是群策群力幫助創作者更好地改進作品。在文化社會學家看來,禮物擁有的是值當(Worth),即變化的、無法估價的情感價值或符號價值。發生在網絡虛擬社區中的“禮物饋贈”行為雖然不是以經濟回報為直接目的,但其本質依然是“從長遠的角度實現一種社會交換,達成一種隱性的互惠關系”,而這種互惠主要是情感的互通或精神的共鳴,能夠穩固社群的人際關系網絡,建構并強化社群共識。

當然,禮物經濟并非是網絡虛擬社區中人際關系建構與發展的唯一邏輯。隨著網絡虛擬社區逐漸從虛擬步入現實,網絡社群中的人際交往活動也逐漸趨于現實化,或者說,與現實的交往邏輯產生了更多的交融。除了禮物經濟這一以情感為關鍵驅動的關系模式,另一種融合了“情感+利益”因素的關系建構模式——共享經濟模式,逐漸在網絡空間中興盛。

共享經濟的本質,是通過合理地調配閑置資源,達到極大化利用,以實現互助與互利。共享經濟的實現首先依托于開放的共享平臺,用戶可以在平臺上發布自己的閑置資源,或利用閑置時間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或者面向用戶及企業眾籌資金。當前,互聯網空間中興盛的“知識付費社區”正是共享經濟模式的典型代表。“知識付費社區”脫胎于傳統的知識問答社區。典型的知識問答社區如知乎,用戶提出自己的問題,其他用戶根據自身的知識、經驗和見解來給予解答,并通過排行榜、頭銜、贊同等游戲化元素來激發用戶積極參與,采用的正是典型的“禮物經濟”模式。而新興的知識付費社區,如“微博問答”“值乎”等,基本采用的是“付費提問與圍觀——收費解答并分成”模式,即回答者設置被提問的價格門檻,用戶付費提問;回答者選取愿意回答的問題回答后即可賺取該問題的收益;其他用戶支付少量金錢(比如微博問答設定為1元)即可圍觀答案并在問題下進行交流,提問者和回答者可以共享圍觀的收益。在此過程中,回答者實現了知識技能的變現,提問者不僅從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還可以從圍觀收益中獲得金錢回報,而付費圍觀者可以用較少的代價獲取信息,并與有相同興趣的人加入到多對多的社群式交流中。從知識問答到知識付費,共同點在于依然是利用閑置時間進行知識分享與關系建構。不同點在于,知識付費采用的邏輯是定制需求、定制問答以及付費交易模式,定制既是源于用戶個人的知識需求,也依托于用戶對回答者的信任及對社群共享文化的認同。通過定制問答,供需雙方能夠實現精準的一對一互動,并與圍觀者形成多對多的小范圍交流。目前,這種知識付費社區已經有了新的發展,比如“在行”就將將付費線上問答發展為付費的線下面對面溝通,極大地促進了人際間的強關系的建構。

由此不難看出,在線付費社區通過激發用戶的問答熱情或圍觀興趣,實現了知識和信息的共享以及人際網絡的構建,其運行依賴于金錢激勵機制以及社會化媒體所搭建的社會網絡,又通過問答這一核心行為在變現的同時進一步搭建了更有價值的人際網絡。可以說,共享經濟其實就是禮物經濟的升級版,在禮物饋贈的基礎上增加了切實的經濟互利,是情感關系與商業關系的耦合。無論是將信息作為禮物進行分享,還是將知識包裝成產品進行交易,其目的都是為了持續發展自己的關系網絡,進而實現關系的價值兌現。

三、網絡虛擬社區中人際關系建構的價值

人際關系的建立與持續發展意味著人與人以某種方式實現了穩定的聯系,具備一定的情感與信任,并樂于彼此互助、交換資源,不斷深化和延展社會關系網絡。當前,在移動互聯浪潮中演化發展的網絡虛擬社區不斷將現實人際關系復制到虛擬空間,同時又推動了以趣緣為紐帶的虛擬關系走向現實,實現了虛擬關系網絡與現實社會網絡的融合與聯動。必須看到的是,人們通過虛擬世界的信息分享、人際交往、禮物饋贈、共享資源等各種形式的互動建構起來的人際關系網絡,最終目的是要實現資本的積累與相互轉化。

按照布迪厄的觀點,資本包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三類,社會聲望、社會頭銜、社會關系、社會規約等社會資本形式,和作品、文憑、學銜、學位等文化資本形式,都是特殊的資本形式,它們經過制度化的認可得以和以金錢為符號的經濟資本進行相互轉化。在網絡虛擬社區中,資本的獲取首先表現為社會資本,這是因為網絡社區中最為核心的人際關系就是社會資本的表現形式。在美國社會學家詹姆斯·科爾曼看來,“人們為了達到自己的利益會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互動彼此進行信息交換,從而形成持久的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除了是整個社會結構當中的一部分外,更是一種社會資源。”美國華裔學者林南也明確指出,“社會資本是鑲嵌在社會結構之中的并且可以通過有目的的行動來獲得或流動的資源”。可見,社會資本就潛藏在關系網絡之中。網絡虛擬社區通過打破受時空限制的固定關系結構,推動了用戶人際關系的裂變式延展,進而也觸發了虛擬關系網絡中潛在的社會資本的轉化與積累。

值得注意的是,虛擬社區中建構的人際關系不僅可以直接轉化為社會資本,還有可能轉化為經濟資本與文化資本,繼而在一定條件下三種資本可以實現相互轉化。這種資本的獲取與轉化主要通過三個維度進行,即結構維度,情感維度和認知維度。結構維度主要包括交流頻率、互動密度、關系強度等。情感維度主要考量用戶在互動中建立起來的關系的性質,涉及到信任、認同等。認知維度是指成員之間的共享語言系統,包括共有的表述、解釋和規則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共享愿景,即對共同目標的認知與意志。

首先,從結構維度來看,社會資本首要考量的是社會關系聯結的結構。簡言之,社會資本首先是一種人脈資源,而社會資本的結構則決定了人脈的廣度和深度。根據關系強度和互動密度的不同,社會資本可分為粘結式社會資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和橋接式社會資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兩種。其中,粘結式社會資本對應的是強關系,橋接式社會資本對應的是弱關系。網絡虛擬社區作為以趣緣為主的文化社區,其成員關系是圍繞著共同的興趣、目標而建立起來的。來自世界各地的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因相同的興趣而結緣,在此基礎上,社區成員共同展開了高頻次的互動傳播與儀式活動,并發展出高卷入度的社群共情。因此,一方面,在社群建立的初始階段,社群結構的橋接特質決定了網絡關系的觸發性,人們可以在網絡虛擬社區中接觸到身份各異的陌生人,最大限度地跨越空間和社會界限,從橋接式資本中獲取非冗余的、有效的異質信息;另一方面,隨著社群互動的升級,社群人際關系趨向強互動、強情感的粘結式結構,此時,社群內部的分享機制、交換機制便能夠有效地發揮出信息篩選與信息整合的功能。基于社群用戶在審美及價值取向上的一致性,通過社群關系網絡獲取的信息往往也是更精準的、更有價值的信息。同時,這種社會資本的獲取與積累在情感因素和認知因素的作用下,有極大可能轉化為經濟資本與文化資本,比如前媒體人羅振宇推出的自媒體品牌脫口秀《羅輯思維》在收獲了大量粉絲,與粉絲的關系從橋接進入粘結后,就從免費走向收費,羅振宇也從當初依托各大網絡社區提供內容,發展為推出獨立的互聯網付費知識社區“得到”。總之,橋接式資本與粘結式資本相互融合又互為推動,不斷促使人與人、人與信息、人與資本的關系形成正向的循環互動,極大地推動了網絡社群關系的價值轉化。

其次,從情感維度出發,信任、認同等因素是決定社群關系能否順利轉化為有效的社會資本、經濟資本與文化資本的關鍵。信任是現實社會交往中極為稀缺的資源,信任水平的高低往往決定了交往雙方進行資源交換的意愿及互惠程度。認同則是集體認同與個體認同的結合,當交往雙方對某個群體有相同的集體意識及身份認同時,他們彼此也極有可能產生個體之間的認同。一個相互信任、相互認同的社群系統往往更有可能產生頻繁的互惠活動,互惠的結果主要表現為社會資本,即“一種認可的形式(比如名望,或者積累而來的聲譽)”,亦有可能表現為經濟資本。付費問答社區就是一個典型。付費提問者的熱情與收費回答者更高的參與度往往與認同和信任直接關聯,也就是說付費內容區別于大部分虛擬社區免費模式之處,就在于提問者和圍觀者對回答者擁有較高程度的信任和認同,特別是專業性的付費問題在這一點上尤其突出。如果提問者和參與者得到了相對滿意的答復,其對于回答者的認同度和信任度會進一步提升,而回答者不僅通過收費路徑收獲了經濟資本,還進一步壯大其社會與文化資本。值得一提的是,當下的付費問答模式中有低價付費圍觀的環節,這讓更多有相同困惑并持有一定信任感的用戶參與其中,而提問者可以從圍觀者的付費參與中分得報酬。比如,“微博問答”中圍觀收益的九成是由提問者與回答者平分的,只要圍觀者的人數超過問題定價的兩倍,那么提問者在經濟資本上就沒有損失,而且隨著圍觀人數的增加,提問者會得到越來越豐厚的分成,同時也會收獲更多普通網民的關注,從而獲得社會資本。這讓很多草根網民看到了借此占有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大好機會,精心創作的付費問題也構成他們文化資本的重要來源。換言之,利用信任、互惠、合作等資本交換原則,普通網友實現了經濟資本向社會資本、文化資本的轉換,以及經濟資本的擴張。

眾所周知,網絡社群關系的核心特質之一是“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社群成員在現實中大多并不相識,也沒有直接的身份或利益關聯,他們唯一的聯結點就是相同的興趣或價值目標。因此,社群用戶之間很容易建立起一種以情感為導向的純粹情誼,從相同的興趣審美中建立信任,從共同的價值觀中產生認同。在集體信任與情感認同的基礎上,社群成員一方面更樂于在社群中積極地創造與分享,另一方面,這種信任與認同也更容易獲得來自擁躉的關注、點贊、虛擬禮物、金錢等無形或有形的禮物饋贈與經濟收入,獲得相對中心的話語權與多元資本。

最后,認知維度指向的是集體層面的共同意識,包括基礎性的共同的語言系統,和核心的共同愿景。從文化研究的角度看,語言不僅是一種溝通的系統,一種象征符號,更構成了文化建構的體系。在虛擬社區中,社群成員使用哪種交流符號,遵循哪些表達規則,都有相對明確的規定,這些規定為用戶的自我表達、溝通互動提供了標準路徑,亦為社群的文化闡釋指引了方向。以共享的語言系統為基礎,社群用戶可以自行創造感興趣的文化作品,也可以共同參與內容創作乃至文化產品輸出,由此構筑個體與集體共享的文化資本,其中就包含了文化技能(Cultural competence)、文化產品(Cultural produce)和文化體系(Cultural institution)。那么,個體如何將在線上積累的文化資本轉化到現實場域呢?這就在于共同愿景的建構。當社群用戶經過較長時期的儀式化創作、互動、分享及關系培育,形成了社群共享的現實目標,就極有可能將社群愿景貫徹在個體的日常生活甚至是現實追求中。比如,窮游資深愛好者成為旅游攻略創作者,知乎中的意見領袖舉辦知識講堂或出版個人作品等,這些都是將個人愛好發展為個人事業的路徑,而在這過程中,在虛擬社區中的文化資本積累及“粉絲”人脈拓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幫助個體真正地實現“夢想照進現實”。

通過以上三個維度,虛擬社區中建立與發展起來的人際關系得以轉化為社會資源、信息機會、文化產品、財富聲望等各種資本。而且,這種資本的積累與轉化是社會網絡的所有參與者共創價值的結果。在傳統社會語境下,管理學將企業與顧客通過服務和利益的傳遞來共同創造價值的過程稱為價值共創(Value co-creation)。這一概念在網絡虛擬社區的逐漸成熟與進化中得到了新的闡釋。人們通過虛擬世界的信息分享、人際交往、禮物饋贈、共享資源等各種形式的互動,不僅激活了現實社會中潛在的微弱鏈條,拓展了自身的人際關系網絡,同時深化了強連接網絡的情感、信任與互惠關系。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關系網絡里的每一個個體在此過程中都參與了資本的共同創造與轉化,這是虛擬社區中關系建構的終極價值,亦是虛擬社區中關系建構的獨特性所在。

利奧塔曾預言:“電子和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在于讓人體能在非地球條件下存活,或者給人另外換一副‘身體’。”這個夸張卻寓意深刻的描述揭示了新技術革命為人類延展了一個與現實世界交叉、融合與互動的全新空間。從Web1.0時代的BBS發展至Web2.0時代的SNS網站,再到移動互聯技術推進的超時空多維度立體化社區,在多形態的網絡虛擬社區中,以趣緣為紐帶的虛擬關系走向現實,現實的人際關系被復制到了虛擬空間,虛擬關系網絡與現實社會網絡實現融合與聯動的同時,這張巨大的關系網絡亦表現出令人驚嘆的資本積累與擴張價值。時至今日,網絡虛擬社區已然成為虛擬空間和現實社會的交匯與融合之地,其巨大的社會能量背后所蘊含的絲絲隱憂,卻仍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的深入探究。

注釋:

① Judith S Donath.(2002).IdentityandDeceptionintheVirtualCommunity.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Routledge,p.37.

② A.R.Stone.(1991).WilltheRealBodyPleaseStandup?.Cyberspace:First Steps.MIT Press,p.81.

③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體與社會》,林榮遠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頁。

④ 徐琦等:《社區社會學》,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版,第4頁。

⑤ Howard Rheingold.(1993)TheVirtualCommunity:FindingCommectioninaComputerizedWorld.Addison-Wesley Longman Publishing Co.,Inc.,.p.26

⑥ [美]邁克爾·E·羅洛夫:《人際傳播:社會交換論》,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頁。

⑦ 四個階段的劃分可參見Altman,I., & Taylor,D.A.SocialPenetration:TheDevelopment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1973.

⑧ [美]大衛·柯克帕特里克:《Facebook效應》,華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5頁。

⑨ Cheal D.TheGiftEconomy(Vol.4).Routledge,2015.p.12.

⑩ 楊玲:《粉絲經濟的三重面相》,《中國青年研究》,2015年第11期。

猜你喜歡
建構情感用戶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失落的情感
北極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建構游戲玩不夠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11期)2016-12-19 01:20:16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6期)2016-06-29 09:18:54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5-09 01:23: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女人网|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国产丝袜91|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色婷婷成人| 亚洲高清无码精品| www精品久久|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97狠狠操| 黄色网在线|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av在线手机播放|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亚洲无限乱码|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亚洲成a人片|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8090成人午夜精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国产日韩欧美成人|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久久网欧美|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国产95在线 | 丁香婷婷激情网|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99视频在线免费|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毛片不卡| 91亚洲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丁香综合在线| 欧美日韩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高清国产在线| 在线网站18禁| 福利视频99|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亚洲性视频网站| 亚洲va视频|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国产黄色爱视频|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理论片一区| 另类综合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app| www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