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資》記者 雷雅茹編譯
北美地區的肥料需求通常與玉米、大豆和小麥的價格相關聯,因為這些作物大約占全部作物種植面積的1/3。隨著商品價格的上漲,肥料的需求和價格也隨即增長。
作物對微量營養素的需求可以分為兩類:正常消耗和過度消耗。一些種植者將提供全部營養元素視作慣常做法。除非出現重大的市場或天氣因素,否則他們不會從預算中減少這些營養成分。
種植者是微量元素制造商的一個穩定消費群體。其他種植者只有在認為自己種植的作物能夠獲得額外收益時才會施用微量元素。這樣的決定也是根據市場近期或預期變化而作出的。
2016年北美地區秋季潮濕的氣候條件使得當地作物收割推遲,秋季施肥也隨之推遲。加之2017年3月,玉米和小麥價格出現短暫飆升,激發了一大批施用微量元素的種植者進入消費市場。這兩個因素導致2017年春季對鋅和硼的需求增加。其他因素影響了從中國進口的鋅和硫酸錳,在需求增加的情況下造成了現貨短缺。
北美生產廠商增加了產量并滿足了市場需求,這也證明了供求經濟的規律。2017年秋季,對于常規種植者來說,收獲情況以及施肥方式回歸正常。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使得微量元素消費者也有所退卻。同時由于中國政府的規定,從中國的進口繼續受到限制。
微量元素在北美地區所施用的化肥總量中占比相對較小。每年在3.5億英畝土地上的使用量還不到100萬噸。但是,很多人也注意到,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產量以及營養,就需要一個平衡的施肥過程,所有的元素都是必不可少的。
世界衛生組織將微量元素鐵和鋅列為不發達國家兒童需補充的營養素的前三位。如果想在飲食中增加這些元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平衡施肥計劃,包括施用微量元素來增加作物的營養。隨著人們對食物、營養、燃料、清潔的水和空氣需求的持續增長,我們預計北美地區對微量元素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