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大相各莊鄉大相各莊小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認知思維特點等組織教學。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語文的學習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再學習了一年級語文的基礎上,低年級的小學生已經逐漸掌握了語文學習的基本節奏。而且在一年級語文學習過程中,小學生已經具備了拼音基礎,也有了一些生字詞匯的基礎。這些都為他們低年級語文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資源,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技能。
正如前文所述,低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拼音和漢字基礎,所以,教師可以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角度,安排一些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具體自主學習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引入一些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結合情境教學,促進小學生的探究學習欲望的生成。要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就讓他們內在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激發出來,教師可以借助情境教學的方式來實現這一點。在教學閱讀課《酸的和甜的》,我創設了實物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出示一串葡萄)各位同學,大家看這是什么水果?誰過來嘗一嘗?這是什么味道的?小學生們爭先回答,葡萄是甜的甜的。可是有一群小動物,見到葡萄后卻讓著說葡萄是酸的,不能吃,不能吃,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兒呢。接下來就引入這篇新的課文《酸的和甜的》。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借助視頻動畫等形式幫助情境教學的創設,在學習一篇課文的時候,通過這樣的形式來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將靜止不動的書本知識形象化,生動化,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在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積極的采用各種形式的引導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的激發,要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對于所學習的內容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從而自覺的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自覺的完成預習任務,自覺的完成課后作業,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如我在教學《坐井觀天》時,我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會問,在進行探索學習是可以在小組之內互相交流分享,提出自己的疑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答案。會講,分享對小學語文所學內容的理解,按照老師的要求,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完成具體的任務過程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分組的形式來開展一些教學活動,是非常有益的,小組之內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交流分享,他們的興趣也會大大的提高。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們表現出來極大的熱情,他們提出一個問題,又提出另外一個問題,在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回答中,大家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另外,為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評價的具體形式方面進一步豐富。評價可多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都要有詳細地分析。我設計了一些表格進行每月評價,在學期結束對每月評價制作統計表來向學生展示小組學習的結果。我認為作為教師只要精心付出,學生定會還你一個驚喜。
素質教育思想指導下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活動,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主動的進行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同時也要在學習活動中,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揮,要促進他們的創新思維的訓練。如教學《難忘的一天》時,學生問:“難忘的一天是指那一天?”要鼓勵學生提出這樣的疑問,教師要及時的給出肯定和表揚,這樣的一種處理方式,就可以引導更多的學生去思考類似的問題,充分的發揮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在整個學習的動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只有大膽的質疑,有更多的思考,有更多的想法,學生在未來才有更多創造的可能。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寬松民主自由的學習氛圍,促進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認識到低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基礎,而且他們也已經基本掌握了語文學習的規律,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技巧,所以在這一階段,教師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對小學語文這門學科產生更多的興趣,促進他們的自主學習。
[1]王悠優.淺析小學二年級語文互動教學[J].讀與寫,2017,(08) :198.
[2]李冰鋒.提高二年級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微[J].中華少年,2017,(2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