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將于2018年8月1日起實施。
在農用地方面,新標準劃出了篩選值和管制值兩條線,據此將把農用地分為三類:品質好于篩選值標準的土地就是安全農用地;污染高于管制值的土地,原則上禁止種植食用農產品;在篩選值和管制值之間的土地,則采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等安全利用措施。
生態環境部土壤環境管理司負責人表示,我國現行的土壤標準是1995年頒布的,已經不適應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風險管控。最新發布的《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與空氣質量標準和水環境治理標準都有所不同,土壤標準用于風險篩查和分類。
《農用地標準》以保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為主要目標,兼顧保護農作物生長和土壤生態的需要,分別確定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農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過風險管制值的,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高。對此類農用地,原則上應當采取禁止種植食用農產品、退耕還林等嚴格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