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培娟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
在新形勢下,大力發展校外教育事業,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需要;是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需要;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具體體現。因此,校外教育應抓緊抓好。
當前,校外教育活動場所形形色色,良莠不齊,多、散、小、簡、弱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嚴重制約和影響校外教育作用與功能的發揮。按照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新要求,必須加強對校外教育機構的建設和管理。根據當前發展實際,各地建設的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鄉村青少年宮,以及一些實驗基地是進行校外教育的理想場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鄉村少年宮具有公益性、開放性性質,應加強對這些場所的標準化建設和管理,完善硬件設施,強化制度機制建設,優化師資力量,形成完整、科學、規范的校外教育模式。并且以活動中心為龍頭,以鄉村少年宮和教育基地為重點,帶動其他校外教育機構作為補充,并相應地改進完善軟硬件設施,提高校外教育能力,逐步推動校外教育機構向規范化邁進。
當前,許多校外教育機構存在教師素質低下,管理體制機制不科學,教育方法簡單,活動開展不規范等問題。針對這些現狀,必須認真審視,對校外教育的模式、方法、功能、定位等進行深入研究思考,改革創新,使校外教育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一是必須突出校外教育的實踐性、趣味性和社會性特點。校外教育活動必須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要正確處理好家庭、學校、校外教育之間的關系,統籌安排校外教育活動,使學生既可以保證學到應有的知識,又要不增加學生負擔,使學生在自愿和輕松的狀態下接受校外教育。二是科學合理安排課程和活動。課程和活動要突出自身優勢和地方特色,形成獨特的、新穎的、穩定的教學和活動模式。要樹立品牌意識,通過不斷地改進、完善、創新,創造別具一格的,具有明顯優勢特征的課程和活動,用心打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課外教育樂園。三是積極開展學習交流活動。要按照“開放、創新、提高”的原則,主動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系溝通,通過參觀學習,觀摩教學等方式相互學習借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四是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教師聘任管理制度,嚴格校外教師準入和考核激勵制度。要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尊重教師,關心教師,為教師開展教學提供良好的服務。五是加強校內校外教育良性互動。區域內各校外教育機構要加強與學校的聯系,既要實現資源共享,又要注意發揮各自的優勢,建立統一有效的聯系協調機制。在此基礎上,妥善銜接校園內外教育,形成相互銜接、優勢互補,共同推進素質教育的良性互動局面,提升行業凝聚力和公信力。
隨著校外教育的不斷發展,在監督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和不足,亟待正視解決。如有的機構設施簡陋,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有的教師水平不達標,甚至沒有教師資格,嚴重影響教育質量;有的收費過高,增加了家長的負擔,等等。對于這些問題,校外教育管理機構要創新管理方式,加強監督管理,推動校外教育規范發展。一是明確管理主體和責任。進一步明確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管職責,把校外教育納入日常管理范圍,實行嚴格的目標責任管理,并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對不符合標準和要求的要及時督促整改,對整改后仍不達標的要堅決取締。二是合理設置準入門檻。校外教育機構參差不齊,嚴重影響校外教育質量,對學生和家長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因此,在審批校外教育資質時,對教學場所、管理人員、教師資格、課程設置,收費標準等都要嚴格審核,從源頭上加強這類機構的監督管理。三是建立校外教育質量評價管理機制。要建立統一的考核評價標準,定期開展由學校、家庭、社會、管理機構、校外機構等共同參與的考核評價活動,對校外教育機構教學管理活動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評價,督促其不斷加強設施建設,優化配置教育資源,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校外教育質量。四是加強宣傳引導。一方面,對考核評價結果要在報刊、網站等媒體上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引導家長正確選擇校外教育機構,避免上當受騙。另一方面,通過宣傳,讓家長和學生更好的了解校外教育,動員和引導家長積極支持校外教育,主動參與相關活動,適時提出改進意見建議,增強發展動力,推動校外教育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