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山東省煙臺護士學校;2.山東省萊山第一中學)
1.教材的特點。本節課所選用的教材是201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護理學》第三版,由熊云新主編的國家衛生和計劃委員會“十二五”規劃教材。此教材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以護理專業培養目標為導向,以職業技能培養為根本,充分滿足學科、教學、社會的需要。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最常見的急腹癥,是人體腹部器官闌尾發生的炎癥,轉移性右下腹痛及闌尾點壓痛、反跳痛為其常見臨床表現,但是急性闌尾炎的病情變化多端。本節課既是護士執業資格考證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愛心的重要課程。
2.教學內容。急性闌尾炎的病因;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表現。
1.學情分析。本次授課班級是3+2高等護理4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學習了人體解剖學、健康評估等相關專業基礎課程,為專業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他們的缺點是學習缺乏持久力,自信心較弱。優點是他們有很強的參與意識和表現欲望,愿意參加團隊活動。所以,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多采用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
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掌握急性闌尾炎的護理評估和護理措施;熟悉急性闌尾炎的病因;了解概述和預期目標。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愛心及耐心,培養學生崇高的職業道德。
3.重點難點。依據教材并結合3+2高等護理專業培養特點,確定本節重點內容是急性闌尾炎的護理評估,難點是急性闌尾炎的特征臨床表現。這部分內容用文字描述十分抽象,所以將急性闌尾炎的并發癥制作成微課課前通過QQ群發送給每一名學生,小組長組織學生觀看。
1.演示法。學生都能清晰地感知到演示的對象。利用信息化手段,呈現圖片、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
2.任務驅動法。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以組為學習單位,課前給每個小組發放關于急性闌尾炎病人的護理的理論問題,學生緊緊圍繞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進行自主歸納探索和互相協助學習,嘗試翻轉課堂,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3.病案討論加情景模擬教學法。提前安排同學排練“急性闌尾炎”的典型病例,課上情景模擬表演,分組討論急性闌尾炎的典型的癥狀和體征,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中情景模擬表演,討論交流,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溝通能力。
1.課程分段。本次課安排40分鐘。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是學生學好本次課的關鍵。課前2周,發送課程通知,把急性闌尾炎的微課、PPT課件、教案、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發到學生的移動設備(手機)上。在課堂外,師生通過QQ群或者微信群隨時討論、答疑等教學活動。學生根據相關內容分小組,小組成員創作急性闌尾炎典型案例,結合PPT進行急性闌尾炎病人的情景模擬表演演練,教師對學生溝通指導,課前微信投票選出班級最佳表演小組。
(1)復習舊課(5分鐘)。現場組織小組競賽復習闌尾的解剖生理知識,激發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學習興趣。
(2)導入新課(5分鐘)。最佳表演小組進行急性闌尾炎病人的情景模擬表演,教師把情景模擬表演的急性闌尾炎病人的案例通過PPT案例討論形式呈現出來。
(3)探究新知(25分鐘)。翻轉課堂,學生分組討論。急性闌尾炎的病因是本次課的第一個知識點,課前學生復習闌尾的解剖學舊知,課中學生小組討論,小組競賽,激發學生的團隊意識。在充分掌握了發病機理的基礎上,引出需要重點掌握的第二個知識點:急性闌尾炎特征臨床表現,這是本次課的重點,轉移性右下腹痛是本節課最難理解的一個知識點。課前,學生利用微課復習闌尾的解剖生理學特點。課中,引導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急性闌尾炎的典型癥狀是先臍周疼痛,6~8小時后變成右下腹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總結評價(5分鐘)。教師結合SEEWO電子白板,課堂小結,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布置作業。表揚同學的精彩表現,并對表現好的同學、小組進行頒獎。
2.板書設計。將黑板分為左、中、右3個部分。左邊用一級標題書寫本節課的3個學習內容,中間用二級標題起解釋和分述作用,右邊畫圖演示,可以隨時擦掉。
傳統的教學法是灌輸式教學,教學效果欠佳。翻轉課堂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情景模擬教學使課堂生動活潑,學生自主探究新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
[1]劉彥昆.教師如何提高說課藝術[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2]王雁苓.說課教學的內涵、意義與實施途徑[J].教學與管理,2011,(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