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已經逐漸成為各種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相互激蕩的地方,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趨向多元化,雖整體上保持積極健康態勢,但缺乏誠信、享樂主義和自由主義等現象較為普遍?!坝胁艧o德,其行不遠”,可見,做好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僅僅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課題。
化學,作為一門實用性和創造性的學科,擁有強大的學科魅力,如何將思政教育融入化學教學,是每一個化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挑戰,也是每一位化學教師要進行的探索。而化學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將思政教育融入化學教學是可行的,但也存在 “假大空”、強制灌輸等現象,不僅不能將思政教育與教學有機融合,反而引起施教主體的反感。鑒于此,如何將思政教育“潤物細無聲”的融入化學教學,是對化學教師提出的又一新要求。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綜合素養,抓住化學教學機智,不斷探索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1.“立德樹人”,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感—思政教育的情感基礎
教師本身高尚的道德情感能激發教師對事業的熱愛,能喚醒責任意識,自覺承擔思政教育的重任。而師德則是教師高尚情感的體現,是教師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質的集中映射。高尚的師德,也是對學生最具體、最生動、最深遠的教育。2016年,工匠精神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其實,要想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教師首先就要有匠人的精神,要自覺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力求通過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學精神,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感來影響、帶動學生思想觀念認識的轉變。
2.“打鐵必須自身硬”,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思政教育的知識基礎
“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想干好工作必須強硬自身。首先,教師應該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才能有效避免教學設計缺失、教學準備不充足、課堂教學掌控不夠、教學效果有限等情況,才有可能“潤物細無聲”的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課堂。其次,完整的知識體系是思政教育有機融入教學的基石。完整的知識體系不單包括專業知識,也包括人文和科學知識,人文知識幫助教師領悟到人生道理,科學知識幫助教師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教師作為思政教育宣傳者,將完整的知識體系運用于教學中,能有效改善課堂“強制灌輸”的問題,使學生接收到的不再是“假大空”的說教,而是具有現實說服力的認同感。教師則可通過多種渠道完善知識體系,例如繼續教育學習、參加培訓講座、進入優秀教師課堂學習、積極教研、研讀化學延伸知識,等等,不斷學習,力求豐富知識儲備,真正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為思考和探索思政教育有機融入課堂打下堅實基礎。
3.“自覺反思”,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思政教育的方法保障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特別是教師走向專業自主,確立其主體性的標志,是教師教育、教學認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自覺的教學反思,為一線化學教師思考與探索思政教育有機融入課堂提供了有力保障。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不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打破以往課堂單純講授專業知識的傳統,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思想,傳遞正能量。同時,反思教學方法,通過分組學習、鼓勵學生課上自主討論發言、利用QQ微信平臺課下交流,等等,豐富課堂教學,力求對不同專業、不同類型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活化課堂氛圍和教學,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為思政教育有機融入教學提供有效的途徑與方法。
1.提出案例,避免“強塞硬塞”,培養其“靜心”態度
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總體保持積極、健康的良好態勢,但在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功利化、享樂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價值觀傾向也較為普遍。這就要求教師把握時代脈搏,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加強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把思政教育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那么,如何去掉浮躁,引導學生靜下心來,在大學階段更好地成長是教師要思考的問題。例如,在化學授課過程中精心設計,提出案例,警醒教育學生,充分發揮課程教學的德育功能?!痘瘜W緒論》中,指出不法商販利用亞硝酸鹽炸雞獲利導致多起中毒事件、在《對映異構》中提出,有關機構并未明確“反應?!睂τ钞悩嬻w的藥理特征便投入市場,導致多名“海豹畸形兒”等事件,使學生從真實案例中深刻體會到恪守行業職業道德與法規的重要性,認識到瘋狂追逐利益不計后果的嚴重性,潛移默化的將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灌輸到學生心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避免道德失準,不因貪圖一時利益被蒙蔽心智,去掉浮躁,靜心學習,成長為具有愛崗敬業、誠信待人以及奮發有為、不懈創造,值得國家、社會、其他人信賴的公民。
2.分組討論,創新方法,培養其團結、友善精神
大學階段,很多大學生在生活或是學習中比較“獨”,缺乏合作精神與意愿,待人冷淡。鑒于此,教師應思考如何從思想上、根本上改善這一局面。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將學生進行分組,課前精心設計,課堂討論、代表發言、課下完成作業等均以小組為單位,并以組為單位進行考核,結果發現,大部分同學變得更積極,更愿意和他人交流與合作,而且思想、意識也變也得更活躍,待人也更加友善,綜合能力提高。課堂上,教師要做的不僅是授業,更應注重培養學生能力、引導學生思想,使其不僅學,還應會學、會說、會做,做一個懂團結、善合作、待人友善之人。
3.營造“平等”氛圍
十九大集體專訪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徐川同志提到:“我希望能做一名讓學生終身難忘的同路者和陪伴者”。正是如此,一名教師,不應該給學生高高在上的感覺,而是跟學生以心換心,聊得來,時刻以平等的姿態和他們站在一起。教學實踐中,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身看法,勇于和老師交流,善于跟老師提出意見和建議,以朋友的身份與老師交談,在學習、生活中對其進行引導,努力改變傳統的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訓與被教訓、灌輸與被灌輸、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同時也鼓勵學生勇敢的與其他學科老師交朋友,讓學生了解到我們都是平等的,是被尊重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學的更開心,學習效果更好。并且,也能在學生內心深處根植“平等”信念,為將來融入社會,營造“平等”“和諧”的社會風氣打下良好基礎。
4.精心設計教案,統籌、預設教學過程
教案是微觀層次的教學設計,指的是具體的教學方案,包括一節課進行過程中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教師在教案設計時,有意識的引入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和社會熱點問題及案例,了解、抓住學生的真實思想認知和問題關切,做好每次課的課前導入,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貼近社會、貼近學生地構建教學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分析和合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真正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堅定的理想和信念。
5.考核評價多元化,增強自信,培養其客觀、嚴謹的科學態度
對學生的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通過評價來影響學習的過程,可以激勵學生,有效調控學習過程,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在考核評價中,把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在評價體系中有機結合思政教育的培養內容,并通過言行規范、執行標準等形式將其內容具體化。例如,化學作為一門實驗性學科,在實驗教學與考核中,引導學生尊重實驗事實,如實記錄實驗現象與數據,不得擅自抄襲、更改,不能主觀臆測,培養其客觀,公正、嚴謹的科學態度;在理論課考核評價中,結合形成性評價,融入學生平時課堂表現,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回答、講解問題,每次主動講解、回答均做相應記錄,考核時,自主回答次數多者分值相應較高。這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主動回答問題的同時也是克服懶惰、畏難心理,彰顯自信的過程。整個考核評價過程,力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在學生心田并轉化為日常行為,督促其養成自信、客觀、公正的科學態度。
高校作為意識形態高地,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至關重要。實踐證明,化學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資源,將思政教育有機的融入教學是可行的。化學教師通過教學反思,探索思政教育與化學教學的最佳結合點,將思政教育納入教學目標中,落實到化學教學的細節中,將其內容自然滲透、融入教學,真正做到教育教學融為一體。
[1]張慧芳.教師人格魅力——思政教育中不可忽視的力量[J].中國培訓,2017,(06):15.
[2]全守杰,李紅惠.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發展探析[J].當代教育科學,2014,(18) :41.
[3]張立青,畢紅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高校德育發展的人本向度[J].教育學術,2009,(9) :40.
[4]劉翠,莊啟亞,李團結.化學教案設計樣式初探[J].化學教育,2014,(11) :42.
[5]高大紅,王偉,劉芳.關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教育教學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