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濟英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灘歌鎮樊家莊小學)
公平是一切合作的基礎,是在人際關系的吸引與排斥之間有力的協調劑。要量化管理,首先是精準計算工作量。有時一位老師和另一位老師確實不好比。同一所學校,平行班也不好比,有時分班也不一定就很公平。還有老師的年齡等因素也是產生不可比性的一個因素。不可必的因素太多。教育是培植蘋果園的產業,就像兩顆蘋果樹,也像兩畝蘋果園,不可比的因素不少。
可是,把工作難易性細化定分,任務量細化定分,體現項目管理規則,年齡教齡細化加分,體現人文關懷,這個可比性就有了。
然后定人做事,積極招標,能者上,平者努力提升自我水平,一般者少勞、少創造、少得,而庸者下。要充分重視績效管理的信息收集,要重視工作計算記錄,要重視績效考核,要讓一些員工看到自己和優秀專業人員的差距。其實質是體現技校的多維性,有效的開發人力資源,實事求是,不讓老實人吃虧,把奉獻和公平結合,體現績效管理的客觀性、開放性、有效性、發展性,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平等”“公平”的宗旨。時代越是向前,教育和教師的作用就愈發凸現。要加強通過公平競爭,讓教師們人盡其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應該成為教師隊伍建設中的重磅舉措。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加一大于二。分工為了強調責任,合作為了互利共贏。沒有分工的合作是一塌糊涂的合作,是淡化責任的合作,是一盤散沙的合作。沒有合作的分工是自以為是的分工,是只顧個人不顧整體的分工,是缺乏統籌大局的分工。一所學校,在量化工作之后采取校長分配招標和教員競爭投標的洽談式辦法,準確定位工作,準確定位擔當和責任,準確設計目標,準確定位思路。有機分工合作,分兵解決各個改革問題,合作打造整體利益。讓能者多勞者受獎而得利,一般者警示或自警,落后者受罰,玩忽者追責。則加強紀律性,教育無不勝。要充分重視團隊文化的創建和積淀,讓團隊管理和團隊精神在參與組織各項決定和解決問題等事務方面,真正體現出組織生產力并能達成組織目標的效能。
強調了公平和競爭,強調了量才用才,強調了分工與合作,強調了擔當和大局,就要體現愛的寬容和愛的關懷了。
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些話是有些夸張,唯心主義的美學思想滲入很濃厚,但是把這些理念不要認為是驕傲的引據,而作為一個激勵教師隊伍產生更多正能量的意義而言,那就別具一種價值。
年輕教師要體諒曾經做過積極貢獻的鬢發染霜的老教師們,要敬畏由年輕到變老這個生理變化性是任何人都無法逾越的現實,要在不是原則的前提下適度體諒年老老師。老教師,只要他在以往是確確實實做過教學工作的,沒有誤人子弟的,理所當然應受到呵護。
而年老老師,要以革命的眼光對待年輕老師,要認可他們的才學和激情,別再讓年輕人成為《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中的那種年輕人。要讓他們把激情和青春最大限度的投入到教育事業之中點亮課堂,點亮自己的人生和學生的人生,也照亮身旁的同仁繼續前行。
互助互愛,取長補短,讓年輕人活力四射,讓老教師充滿欣慰。跨越代溝,鑄造輝煌。
讓凝聚力真正起到作用。避免一條虎和一條虎就變成兩頭牛的落后,而是通過高效優化合作變成兩條龍的飛躍。從而讓我們的教育走上快車道。
公平競爭、人盡其才、有機協調、分工合作、互助互愛、彰顯效能,要營造教育家脫穎而出的教育環境,這應該作為核心管理策略強力實現。
一所學校,要有學校精準的學科建構體系,要有教師精美的專業知識結構體系,要有與之相連的傳統道德優秀質點與現代文明美麗質點的包容而融洽的豐富表達和展現,要讓以上幾者有機結合、相互支撐,積淀出濃厚的人文氣息和可嘆的文化情結。
當務之急是建構活潑而有生機的“英音體美”四科,特別是“音體美”,首重之舉是在大多農村學校急速選配師范畢業的“音體美”老師,把藝術課搞出面目,搞出特色,搞出實效。而絕不是空喊口號。
還有,伴隨著信息技術處理手段的飛速發展,處理信息的方式以革命化的面孔刷新教育、學習、辦公的風景。要創設優美的教育信息化環境,急速籌集資金給每位老師配齊計算機,給計算機室配齊學生50人同時可以學習的計算機網絡,讓老師和學生的信息接收獲取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日益增強,從而凸顯信息資源的地位與作用。讓數字化課堂解決好教育的許許多多問題成為現實,讓網絡學校打破時空的限制,給縱深學習提供最好的機會。真正體現科學技術的更新與進步,真正體現計算機的教育魅力。
有了真正的學科,而不是虛設,也不是輕視 ,語數英、體音美,信息技術,同等重視,讓繁復多彩的藝術展示場和實踐場熏陶我們的受教育者,實現全面發展 、健康發展。應該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高質量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有了高素質高質量的教師隊伍,產生大量的真正的教育專家型教師,即知識淵博、縱橫有度的高水平老師,教育者才能成為真正的引路者,才能真正地去踐行課堂革命。課堂才真正成為知識超市,生命美園。這樣,課堂才真正地高效化而去解決好知識超市商品不足與另類特優學生需要精選優美商品之間的矛盾,課堂才真正地高效化而去解決好知識超市商品富足與學困生能力不足購買力不足之間的矛盾。然而,不僅于此,一所好學校,必須要發揚光大人類一切向善向美的東西,不論對傳統道德里邊的優秀質點,還是對現代文明的美麗質點,都要廣深汲取,成為校園沃土的有機營養。
可是,還遠遠不夠。學科的建構,教師專業知識的結構,人文氣息的釀造,都始終要與科學的方式方法相結合。方法和策略太重要。沒有科學性,學科的建構就會走樣,教師的專業就無法展示一技之長,傳統道德最優秀的質點和現代文明的美麗質點二合一實踐就是形而上的扭曲。必須有科學的設計,才能讓人文性真正體現它應有的價值。這些合力優美的建構就是科學性。一所學校,一定要有鮮明的科學性。
一所學校,必須以人為本。必須尊重人的生命需要,要始終把人的健康成長和健康發展放在第一位。教育是一個生活場,是一個生命場。要讓較適合學生雙雙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快樂,要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境界的真正魅力。別再打著無私奉獻的旗號讓老師苦干,也別再打著“恨鐵不成鋼”的口號侵犯學生的人格權。
別再出現教師人格輕則扭曲,重則淪喪而導致的侵權事件,也別再出現教師人格受到踐踏的超量化接受任務或暗箱操作的腐敗式評價。
要體現出人本性的理念、價值和實踐。要讓校園少一分浮躁,多一份寧靜。一定要遵循教育規律和教育法規。
與之相伴的就是,校園要依法治校,要有法制的約束。要有法制安全保障。讓校園成為文明與法制雙峰并峙之下而存在的生命美麗校園和生命價值校園,讓校園成為孩子們流連忘返的學習場、生活場、游戲場。讓孩子們在藍天凈土下度過每一天,讓孩子們真正微笑而陽光。學校管理,一定要讓學生高高興興上學,健康成長,快樂上課,平平安安回家,一定要有人本性和法制性。
一所學校,歸根結底,都要創造出價值,體現出價值性。而此前所談的一切,所要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校的價值性。就是讓公平競爭有價值,人才的存在和利用有價值,協調和分工有價值,互助互愛有價值,道德實踐效能有價值,學科設得有價值,科學決策有價值,教師的專業和師資力量的配備有價值,學生所學以及學的方式方法有價值,法治的教育有價值,法治的實施以及保護師生權益特別是維護教員正當利益更重要的是維護學生權利要有價值。這些,就集中反映的是學校價值性。
教師們要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增強價值判斷、選擇、塑造能力,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當以上各方面都做好了,那么,這所學校就像產品一樣,自然就有了特色,這種特色,不是牽強的,也不是硬傷式的斧鑿之痕,而是羚羊掛角,無跡可求,自然而然,匠心獨存。這種特色就讓學校有了響亮的牌子,這就是學校的品牌性。
其實,做好以上各方面,價值性就會應運而生,品牌性就會水到渠成。
人文性和科學性,人本性和法制性,價值性和品牌性,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實現教育公共利益最大化。這應該成為新時代教育的價值追求。
總之,一所好學校,關鍵在于教師,在于人的平等,在于人的素養,在于人的決策,在于人的合作,在于人的互利共贏,在于人的業績效能。一所好學校,一定有深厚的人文性,鮮明的科學性,堅固的人本性,嚴肅的法制性。一所好學校,一定有巨大的價值性,也一定有獨特的品牌性。注重管理策略化,加強價值追求,學校就一定是一所具有新時代特色的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