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宿遷技師學院機電工程系)
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主要強調培養德技并修的新型人才,它是產教深化融合、校企合作的必然產物,也是推進職業院校教學質量的重點。尤其對機電專業而言,現代學徒制更能在其教學中發揮作用。
1.廣泛性原則
職業院校的直接培養目的就是培養技能與修養兼備的人才,這也是職業院校的立校之本。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在機電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中引入廣泛性原則,從而盡最大可能提升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眾所周知,學校的教學質量不僅僅會對學校領導、教學單位等部門產生影響,而且與所有的學生更有密切關系。提高現代學徒制的廣泛性,學校領導是比較關鍵的要素,同時,相關的職能部門是其基本保障,全體學生則是現代學徒制的核心主體和根本體現。
2.激勵性原則
現代學徒制教學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以學生為本,極其有利于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技能素質。所以,激勵性原則將會與現代學徒制教學產生相互促進的作用,教師必須要將激勵性原則引入到教學設計中。在教學過程中,不在于發現問題,而是重在解決問題,那么,激勵性原則就會引導廣大機電專業學生參與到學習中,進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技能素質,更能滿足教師的教學要求。
3.系統性原則
職業院校機電專業的現代教學制教學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實踐,以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同時,其教學工作又是貫穿于各個方面,不僅存在于課堂理論教學中,還存在于企業實習、課后總結中,這是一個比較全面的過程。基于此,教師必須要注重系統性原則的應用,不能將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分散的個體,而是將其當作完整的主體,協調好各部分的教學關系,最終提高現代學徒制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
1.逐步構建完善的現代學徒制教學平臺
多年的經驗表明,學生的職業能力成長過程有固定的順序,基本是從基礎到綜合、從理性到感性、從自然到人文等傳遞順序。所以,機電專業的現代學徒制教學就需要逐步構建起完善的教學平臺,為日常教學提供堅實的保障。“三位一體”的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將會極大地促進現代學徒制的應用。所謂職業院校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就是以學年時間為基本,結合能力培養、技能培養、企業實習為輔助,進而實現全面的教學模式探究。基于這個教學模式的背景,將學生的實習經歷劃分為校內學習和校外工作兩個部分,即在掌握機電專業基本的理論知識后,學生才能進入企業參與實習。
2.注重對校內理論課程的科學評價
學生在學校內部的學習活動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對機電理論知識的學習,二是在校內的實習環節。所以,需要針對校內理論課程建立起科學的評價機制,將其作為教師考評的重要依據。校內學習的評價是以校內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活動,重在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掌握情況,比如《數控機床編程級操作》課程,校內教師在評價時就需要以學生的操作水平為依據,并實現學生實際操作與理論知識的有機結合,將其兩者作為評價基礎,以此來提高應用現代學徒制的質量。
3.注重對校外企業實習的科學評價
實現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應用就需要構建起“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這就會涉及到學生到企業實習后,與企業師傅之間所產生的直接聯系。“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注重企業師傅對學生所承擔的崗位技能進行評價,一般來講,企業師傅的評價依據為操作熟練程度、職業態度、職業修養、產品最終質量等。評價體系由三方面的主體組成,他們分別是學生個人、企業師傅、校內教師,其評價分數比例分別為10%、50%、40%。
職業院校機電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踐過程是復雜的、系統的,需要全方位提出實施策略。首先是構建起“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為校內教師和企業師傅提供教學依據,再是構建起完善的校內、校外評價體系,以此激勵學生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促進現代學徒制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