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勁波現任58公司總裁兼CEO,他1999年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獲得了計算機應用及化學雙學位,對企業域名策略、網絡營銷及網絡服務渠道建設等領域都有涉獵。
畢業后的第一年即2000年年初,他辭去了中國銀行山東分行技術部門的職位南下創業,原因是覺得“單純做技術與志向不符”,之后姚勁波創辦了國內域名交易及增值服務網站易域網,一年時間把它做到了國內最大,遺憾在于“做成了交易公司”,離真正的互聯網遠了點,因此于2000年9月被國內最大的企業網絡應用服務商——萬網收購。此后,姚勁波在萬網歷任產品部經理、產品規劃總監、華南區總經理、營銷副總裁等職務。
在萬網期間,這位當時的職業經理人儼然把自己當成“老大”,一如既往的自信,常常辦出越俎代庖的事兒來。“我就當自己是張向東(萬網創始人)。老板覺得你應該這樣做那樣做,我更多是站得很高。我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長期一貫下來,結果肯定是好的。”他要求自己做到極致,喜歡全權在握,事必躬親。
他始終沒有放棄創業的夢想,在萬網期間,姚勁波與兩位同事金鑫、李如彬共同創辦了學大教育,后來他又瞄準了分類信息網站Craigslist. org這一誕生于美國本土的神話,一度認為中國本土復制Craigslist的模式是理所應當的。2005年7月,姚勁波離開萬網,創立了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分類。那時他就敢篤定地說要打造“本地生活信息第一入口”的市場空間。不過,隨著后來電子商務、網游、SNS魚貫登場,Craigslist. org模式的本土春天終歸沒有到來。

但他不著急不著慌。昔日的大批同行者已在“享受長期不賺錢的寂寞”中離去,他又開始斷定中國互聯網下一個最大的機會:“下一個真正百億級別的企業誕生于分類信息網站,‘剩者為王’的大戲即將上演,不是我們也是另外一家。”
姚勁波對自己的判斷自信得簡直偏執。大概所有的創業者都有過類似狀態,但是與大多數創業者不同的是,一直有資金愿意為他的判斷買單。當大多數創業者還在精打細算省錢讓公司維系下去的時候,姚勁波從來就沒過過缺錢的苦日子。
一開始他設想得很美好,只要有用戶量和收入支撐,再過兩三年就去上市。“非常激進地做,甚至去買戶外廣告。美國市場肯定認可我們的公司,我只需要說自己的目標是中國行業最大、是中國的Craigslist就行了。”58同城起步的確很順,還未正式上線,公司也只有五六個人時,軟銀賽富揣著500萬美元找上門。第一輪融資拿得令同行匪夷所思。
不過在這次創業中,這位老大卻屢次將企業的現金鏈做到懸崖邊緣。原以為Craigslist免費模式的全盤拷貝是2005年中國本土的“空白點”,未料得中國分類信息市場的需求迄今仍未被真正喚醒,加之諸多創業者同期拷貝了相同模式,他發覺58同城的最初模式不過是Craigslist反射到中國的一座“海市蜃樓”。待他醒悟到這一點已是2008年,第一筆融資已經燒光了。一路自信走來的他對互聯網產生了些許失望,但軟銀賽富信他,4000萬元又追投進來。
姚勁波做了58同城的第一次轉型,探究Craigslist的“中國式生存”,撤下《生活圈》DM雜志。但是這次探索的結果也不過是又燒掉了 4000萬元。這時候,部分員工已經開始迷茫了,個別高層也熬不住走人了。“徹底回歸互聯網”是姚勁波的第二次轉型,用戶增值服務收費模式,涉足團購。 2010年4月,軟銀賽富和DCM第二輪融資1500萬美元又到賬。2010年12月初,他又拿到了華平創投的第三輪融資:6000萬美元,接近 2010年42家中國赴美上市公司IPO均值的二分之一。
姚勁波評價自己“走得很順”,而且“從頭就順”。他實則在這個領域燒了5年的錢,直至2010年才把賬面做平。縱觀分類信息網站的現狀,一部分甘為搜索引擎的賺錢工具陷入亞健康狀態,一部分賣給了互聯網巨頭,更多的則是在燒錢殆盡后退出了跑道。順者有順者的活法,那就是找對方向,自信、堅守。
他在職業生涯中卻是極度的自信甚至冒險,早年屢番變換“車道”,在一條道上開順了,別人都來追趕的時候,他又打輪到另一條道上去了。“我不喜歡在一個崗位上干太長時間,我喜歡去試一下多個角色。”
“其實創業的時候,不在乎你有多大規模,或者融了多少錢,其實就在乎你自己能不能感覺到這個東西是往上的,只要是往上的你就能看到希望。你不要對資本市場投其所好,做你的事情就好了。”雖然有過動搖,但姚勁波仍然選擇在很多人都不看好的領域繼續深耕,正是這樣的堅持,讓他從被人遺忘的角落,悄悄地來到了舞臺的中央。就像姚勁波所說,如果當時不回歸互聯網,不專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或許58同城這么多年的連續翻倍增長就不會有了。
如今,姚勁波已經讓曾經質疑他的同行們刮目相看。在2016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姚勁波做東,馬化騰、雷軍等互聯網大佬將其擁在中央,風頭之勁,可見一斑。這張照片在當時很有名,被稱作“價值千億美金的晚宴”,他在微博上無不自豪地說,“烏鎮,另外一半互聯網人在這”。
現任58到家的CEO陳小華說,老姚為了58,做了很多改變。你別看他私底下那么內向,但為了宣傳公司卻很拼。幾年前,硬著頭皮上電視節目,最開始的時候效果并不好,頭幾期節目,折騰幾天,電視播出后一個姚勁波的鏡頭都沒有,老姚很郁悶,為此甚至研究起在電視上應該如何表現自己。
在與趕集網合并前的那10年,姚勁波每天想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吃掉對手。對自己的老對頭趕集網CEO楊浩勇,姚勁波也用了這一招。每天早上短信轟炸,各種渠道要求合作。姚勁波說,那段時間,楊浩勇在他腦中所占的帶寬,比自己太太還要多。在這種攻勢下,楊浩勇被姚勁波所征服,不光兩個網站合并,兩人也成了好朋友。
如今,已經與打了10年的老對手趕集網合并的58同城,在旁人眼里似乎已然沒有對手,但姚勁波希望大家不要有一種沒有對手的感覺。“互聯網環境變化非常快,一個企業如果松懈下來,感覺非常安全、非常穩定,企業就危險了。”
姚勁波說,如今的58,不是沒有對手,而是更多了,而且更強了。他將58分拆為多個事業群,在房產、汽車、招聘、本地生活服務等多個垂直領域開始布局,而他想闖入的每個領域,在房產領域有搜房網,汽車領域有汽車之家,招聘領域有智聯招聘等網站,都是深耕多年的強勁對手。
“努力到極致,就會有獎勵,會有奇跡發生。雷軍是圈里特別努力的勞模,每次我比較累的時候,我就想想雷軍可能還在辦公,然后我就再繼續工作,心里就好受很多。”姚勁波如是說。
姚勁波是湖南人,骨子里有著湖南人的霸蠻勁兒。他又很單純,單純到從不糾結,他在《遇見大咖》中曾說:“為什么要糾結呢?糾結沒用的事情,就不用再想了,糾結有用的事情,直接去做就好了。”簡簡單單一句話,卻如醍醐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