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國在世界上可謂是贏得了滿堂彩,從摩拜、ofo遍布世界各大都市,到華為在全球市場銷量排行榜上穩居前3,再到聯想控股收購盧森堡國際銀行……這一件件令國人驕傲自豪的大事件將中國再次帶到了國際舞臺的最中央,將復興中華之夢變得不再遙不可及,而這些大事件的背后卻是一個個“小人物”經歷的無數個日夜的奔波和拼搏、淚水與汗水,他們用艱實和永不放棄的腳步為自己踏出了一條輝煌榮耀之路,也讓自己的祖國變成了受世界尊重與敬畏的泱泱大國,這些“小人物”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創客。
把創客兩個字分開來看,“創”既有開拓之意,創新、創意、創作,亦有損害之意,創傷、創痛。而“客”則有外來之意,賓客、旅客。所以所謂創客則是一些走在時代前沿的開拓者,他們將自己創意性的想法付諸實踐,這個過程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因為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勢必會遇到一些波折,期間免不了會遭受痛苦,他們要把最時興的觀念與產品傳送給每一位普羅大眾,為了成功,他們往往要忍受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單,飽受被他人否定的挫敗感,一次次打擊,一幕幕失敗,有的人輸掉了半輩子身家,從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卻能如涅槃浴火重生,在創客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他們勇于冒險的精神和作為開拓者都應該被世人銘記、歌頌。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新時代英雄。
說到創客那么必須提到一名在21世紀的中國響當當的人物——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在今天提到阿里巴巴可以說是舉國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是一個貫穿生產各領域的帝國集團,阿里旗下的產業橫跨電商、餐飲、交通、娛樂等等,這些產業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今天的馬云也早已問鼎中國富豪榜TOP3,和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共進午餐,與普京大帝同臺演講,組織國內外演藝界大咖合拍《功守道》……要說2 1世紀中國最成功的創業者,馬云一定能奪此桂冠。但這樣一名商業大佬卻在年輕時3次高考落榜、做過搬運、蹬過三輪、當過小販。今天大家都知道馬云創建的阿里巴巴,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在阿里之前馬云還有過另外兩次創業,或成功、或失敗,都為今天的阿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他之后的成就建立了寶貴的開端。
馬云的第一次創業史是最被大家忽略的一次創業。那還是在遙遠的1992年,鄧小平南巡重新激發了國人對改革開放的希望,許多人開始下海創業,互聯網界的種子正在一處不起眼的角落獨自生根發芽。這一年騰訊馬化騰剛剛從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流落在一些中小企業做一名埋頭碼字的程序員,一心想當縣長的京東劉強東以宿遷狀元的身份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百度李彥宏正前往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自己的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
而剛剛28歲的馬云拿著每個月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書的不到100元的工資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旅。當時馬云擔任的是英語和國際貿易專業的講師,同時,他還在西湖邊上開了一個英語角,在杭州翻譯界也算是小有名氣。當時全國經濟快速發展,作為省會城市的杭州也發展出了很多做外貿的民營企業,市面上對翻譯界的人才需求甚廣。馬云和其朋友看準了這一時機,共同籌集了3000元人民幣,創建了海博翻譯社。創業一開始,也是舉步維艱,當時一個月的房租要2400元,但收入卻僅有700元,幾個創業伙伴的信心開始動搖,好心的同事也勸馬云別再折騰了,但他卻從未說過放棄,因為從一開始他成立這個翻譯社就不是為掙錢而創辦的,他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杭州的市場需求以及解決老師們的就業問題。
為了維持翻譯社的正常運營,馬云不得不想辦法從一些其他渠道賺錢,有一段時間他發現賣鮮花和小禮品掙錢比較容易,于是他就背著麻袋坐著綠皮火車去義烏進貨,然后在杭州的大街小巷售賣,之后,他還將自己的翻譯辦公室一分為二,一半辦公,一半賣小商品,馬云甚至還做過一年多的藥品和醫療器材銷售員。正是通過“小商販”馬云的堅持和努力,海博翻譯社才得以存活下來。
直到1995年,自建立時滿3年后,翻譯社才開始盈利。此時馬云從大學辭職,全職經營翻譯社,在他發現翻譯社開始運營之后,就將管理事務全權交給同事負責,而自己開始著手尋找新的創業機會。二十幾年后的今天,海博翻譯社沒有辜負馬云的一番辛苦,已成為杭州最大的翻譯社。如果他的創業之路止于此,從其他人來看,馬云也是成功的,作為一名翻譯社的小老板,在杭州那片富庶的土地上過著普通而安穩的小資生活。但他的宏圖大志遠不止于此,他注定是個不平凡的開拓者,前方還有更加廣袤、精彩的世界等著他,整裝待發、繼續前行。
第二次的創業經歷可以說是一次偶然。1995年,馬云作為“杭州英語最好的人”被杭州政府委派去了美國“討債”。之后他沒有著急回國,而是去西雅圖看望一位朋友,朋友把馬云帶到了VBN公司,當時西雅圖第一家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公司參觀。這是馬云第一次接觸互聯網,朋友向他介紹了一種叫做互聯網引擎的東西。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小心翼翼地在搜索欄輸入了“beer(啤酒)”這個單詞,電腦上立刻顯示出了許多國家的啤酒信息,但就是沒有中國啤酒,他緊接著輸入“China(中國)”,電腦卻顯示沒有數據。朋友告訴他是因為至今為止還沒有中國人把信息放到網上,于是那一天他則自己做了一個翻譯社的廣告放到了網上,當天晚上就有來自德國、日本等好幾個國家的郵件過來詢問翻譯社的種種事宜,并且還說這是他們看到的第一個關于中國的網頁。這次經歷讓馬云發現了互聯網背后巨大的商機,回國之后就立即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創業史。
馬云向身邊的好友宣布,他要建立中國第一個網站,他要收集國內所有企業的資料,發布到網上,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企業,而利潤來源則是企業加盟所支付的費用。在那個年代,互聯網在世界范圍都是才開始起步,更不用說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了,大多數年輕人都不了解這一新興事物,并且當時杭州還不能上網,即使他真的做成了網站,別人也看不到,又有誰會相信他而加盟呢?當時親朋好友們都對這個不可思議的想法極力反對,但馬云依然力排眾議,和妻子與另外一個朋友湊了2萬塊錢,租了一間房子,建立了互聯網公司“中國黃頁”。
馬云現在回憶起當時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當時就像騙子似的,四處宣傳自己的網站,嘴里天天說著別人聽不懂的“Internet”。最終在朋友的幫助下迎來了他的第一單生意。那是杭州的一家賓館——望湖賓館,當時正逢世界婦女代表大會,因為望湖賓館是在互聯網上面能搜到的唯一一家賓館,許多國際友人來中國后還專程去看這個賓館。
之后,隨著內地互聯網的接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馬云的事業,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加盟中國黃頁,局面逐漸地好轉,馬云和他的團隊做了好幾筆成功的生意。直到1997年,網站的營業額竟然不可思議的到了700萬元。之后他在回憶創辦中國黃頁時說道:“其實最大的決心并不是我對互聯網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經歷就是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調頭,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你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
當然,在后來中國黃頁被杭州電信并購了,但在筆者看來這一次創業馬云依然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在于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普通人能看到未來一兩年的發展趨勢,而他卻能看到未來一二十年的趨勢,普通人看到的是放在眼前的機會,而他是尋找隱藏在一件件小事情背后的機會。而就在幾年前,馬云也是一位站在西湖湖畔用一口蹩腳的英文和外國人苦練口語的普通青年,是什么讓他一次次成功,有了今日的作為?我想,正是那份創客精神,創客精神是一種理想,理想的種子被創客們用初心栽種、用汗水澆灌、用執著守護,最終在人們仰望的地方開出花兒來,它迸發出了一種力量讓人奮發向前。
中國黃頁的并購不是結束,而是更偉大的開始,這一次他改變了中國互聯網的歷史。
阿里巴巴無疑是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的一次奇跡,它的誕生改變了整個中國14億人口的購物、付款方式,未來還會在生活的更多領域做出改變。成千上萬的員工遍布世界各地,但在創建之初,只有區區18位成員,也就是后來人們熟知的阿里18羅漢。1999年,中國的互聯網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國內早已成立了大大小小的數千個互聯網公司,誰都想得到這塊肥肉。
創立之初,馬云和他的“18羅漢”拼拼湊湊終于湊出了50萬的啟動資金,但他卻喊出了這樣的宣言:“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10位。”他們為了節省資金,沒有租寫字樓,就在馬云自己的湖畔家園的家里辦公,最多的時候有35個人擠在小小的家中工作,每天16—18個小時不間斷地設計網頁,累了就席地而臥。馬云常常告誡員工們最大的失敗是放棄,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對手是時間。1999年3月,阿里巴巴網站正式推出,不久后就受到業界與媒體的關注,同年8月,阿里得到了以高盛基金為主的500萬美元投資,在2000年的第一季度,又接受了軟銀的2000萬美元的投入。從此阿里集團便如一只睡醒的雄獅,沖入中國互聯網市場,氣貫長虹、勢不可當。
有人說馬云是幸運的,他創辦的阿里巴巴正趕上了中國互聯網的紅利期,中國電商界的勢頭才剛剛升起,互聯網市場也還沒有被瓜分,中國商界遍地黃金,馬云剛好撿到了這些“金子”。但看了他的創業故事你們還會這樣想嗎?在筆者眼中,馬云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因為他能在每個事物剛剛展現苗頭的時候就抓住該契機,因為他能用堅強不屈的意志、勇敢前行的執著渡過每一次的危機。這些危機與契機于常人可能是渡不過的深淵、可能是通向未來的鐵橋,但對于馬云來說,這些都是一個個石子,他用這成千上萬個石子,終于建起了這龐大雄偉的阿里帝國。
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所有的辛勞都能開花結果。2018年的今天,阿里巴巴的產業我們都有目共睹,它成為了繼巨頭谷歌之后的全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公司。而它的創始人馬云也因此被世人熟知,馬云的創業史更像是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史,跌宕起伏,但豪情壯志。作為中國創客中的佼佼者,我們一遍又一遍地說著他的創業史,就是想告訴所有創業者,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變數與機遇的世界,我們生活在一片可以讓理想開出花兒來的土地上,請保持初心,請不要停下前行的腳步,未來就在你們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