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國際秩序深刻復雜變化,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黨的十九大召開后我國發展步入了新時代。新時期繼續搞好對外開放,打開國門搞建設,仍是我們發展經濟的重要舉措。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堅持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國有企業制度,創建具有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正是順應了新時代的發展趨勢。
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是黨在新時期對國企改革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和方向指引。
什么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前不久,國資委主要領導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解讀,認為“世界一流企業”一是形成一批在國際資源配置當中能夠占有主導統治地位的,以市場化為導向的領軍企業;二是成為在全球行業發展中具有重要引領作用的企業;三是成為在全球產業發展中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企業。
而美國的麥肯錫公司則認為,世界一流企業有三個標準:做大,做強,基業長青。所謂“大”,主要指企業規模要做大;所謂“強”,是指創造不俗業績,在所在的行業產生相當的影響力;“基業長青”,則是要建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偉大公司。
與此同時,也有專家認為世界一流企業應該具備“八個一流”的特征,就是一流的自主創新能力、一流的資源配置能力、一流的風險管控能力、一流的國際化經營能力、一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流的企業經營業績、一流的人才隊伍素質、一流的企業品牌形象。
具體來說:一流的自主創新能力,就是要擁有自己創造的核心技術;一流的資源配置能力,就是企業能夠實現結構布局合理、主業突出;一流的風險管控能力,就是要具有良好的產權結構和治理結構,具有相應的管理制度、風險防控辦法以及較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流的人才隊伍,就是要具有適應現代企業管理和國際化經營管理需要的優秀人才隊伍;一流的國際化經營能力,就是要具有較強的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和國際經營運作水平;一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就是要具有競爭力強的產業結構和組織結構、較高的安全水平和運營效率;一流的經營業績,就是要具有較強的綜合實力,在世界企業500強中保持同類企業的領先地位;各類主要指標、效益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一流的品牌形象,就是要具有良好的社會影響力,并具有較高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
當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業是黨和國家的長期既定目標,也是幾代國有企業干部職工的多年夙愿。
早在2014年全球最大的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湯森路透集團評選的“2014全球100創新型企業”,中國大陸只有華為一家企業上榜。而波士頓咨詢公司評選的“2014年最具創新性的50家企業”,中國大陸也只有華為、聯想、騰訊、小米等4家企業上榜。短短的幾年時間,截至到2016年中國進入世界500強的國有企業已有83家。
前不久,國務院國資委介紹,目前中央企業境外資產規模已超過6萬億元,分布在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業務已經由工程承包、能源資源開發,拓展到高鐵、核電、電信、電網建設運營等領域。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共有47家央企與沿線國家合作共建了1676個項目,有力地提升了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水平,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有力地提升了我國在國際舞臺中的話語權。
可以說幾年來我國在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比如,打造世界一流企業,首先要把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地位落到實處,要健全董事會運作機制,形成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各負其責、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機制,把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的關系處理好,關系協調好。其次,一個一流企業的領導者要具備一流的駕馭能力和領導能力。一個好的企業,不僅僅是賺錢,而是在所處的行業或者所在的地區能夠引領發展潮流和趨勢,可以影響同行以及上下游企業的發展。再有,企業要考慮把標桿管理作為企業未來管理的重要方法,把它學習好、應用好,不斷尋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實踐,并以此為基準與本企業進行比較、分析、判斷,從而使自己的企業得到不斷改進。最后,要注重內涵發展、綠色發展、協同發展、科技發展和國際發展,努力提高價值創造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當前,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經濟上的競爭,而經濟上的競爭主要表現在大企業之間的競爭。央企關系到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承擔著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增強國家競爭力的歷史使命。央企作為國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其所占比重,還是涉及的行業與領域,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有企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與世界級大企業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比如,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品牌質量水平不高、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科技成果轉化率比較低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加以研究和解決。
因此,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的相關部署和精神,我們認為在當前形勢下,結合今明兩年的國企改革實際情況,凝神聚力練好內功,加快步伐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業是當務之急。
首先,在今明兩年要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聚焦發展實體經濟,通過橫向聯合、縱向整合和專業化重組,使企業更加突出主業、做強主業,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
其次,國有企業要積極搞好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央企業間、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間交叉持股搞好國企股權多元化改革。探索建立優先股和國家特殊管理股制度。并全面推進規范董事會建設,使董事會真正成為企業的決策主體。
第三,為實現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要著力通過不斷創新,提升在核心技術、標準制定、價格和產業鏈上方面的話語權,特別是在核心技術方面實現做強,通過持續改進管理提質增效實現做優。
第四,著力推進國際化經營。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化境外能源資源合作,擴大能源技術、產品和工程服務出口,逐步拓展我國公司的強項業務,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五,著力推進企業內部和諧發展。不斷豐富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內涵。加強企業民主管理和職工隊伍建設,營造團結向上、和諧奮進的良好氛圍。加強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建設,努力建設誠信央企、綠色央企、平安央企、活力央企、責任央企,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總之,與世界具有競爭力的一流企業相比,中國的國有企業需要不斷深化改革來提高自身實力水平,努力實現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業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