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霰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壓伴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通過替米沙坦與胺碘酮聯合治療后取得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高血壓伴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68例,依隨機分組標準分為觀察組(34例)和對照組(34例)。對照組患者治療方法為胺碘酮治療,觀察組患者治療方法為替米沙坦聯合胺碘酮治療。從臨床治療有效率、心房顫動復發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生存質量狀況三方面人手,針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結果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6.47%)低于觀察組(94.12%)(P<0.05);觀察組治療后復發率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82%與對照組的5.88%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生存質量方面,觀察組患者各項指標得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高血壓伴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通過替米沙坦與胺碘酮聯合治療后取得的臨床成效顯著,在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使心房顫動復發率明顯降低,患者生存質量顯著改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值得在臨床予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替米沙坦;胺碘酮;高血壓;陣發性心房顫動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7)17-79-03
在各種不良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各類型疾病的發生率明顯增高,高血壓作為臨床常見病,其發生率也呈現增高趨勢,對患者腎臟、腦組織及心血管均產生影響,甚者出現組織臟器功能衰竭的表現,該病若治療不及時,將出現陣發性心房顫動等嚴重并發癥。心房顫動是臨床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主要是指患者房律發生紊亂的情況,多由心房主導折返環引起許多小折返環導致,陣發性心房顫動、持續性心房顫動和永久性心房顫動是心房顫動的常見類型。心房顫動早期若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將出現動脈栓塞、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對患者危害性較大,需予以積極治療。本文對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壓伴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通過替米沙坦與胺碘酮聯合治療后取得的臨床成效進行分析,現在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高血壓伴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68例確定為研究資料,分為觀察組(34例)和對照組(34例),其劃分標準依據隨機分組標準進行,并經倫理委員會通過。其中觀察組男13例、女21例,年齡55~75歲,平均(65±2.1)歲,高血壓病程最短2年,最長10年,平均(6.0±1.3)年;對照組男15例、女19例,年齡60~80歲,平均(70±2.5)歲,高血壓病程最短3年,最長8年,平均病程(5.5±2.1)年。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臨床診斷標準
納入標準:(1)兩組患者均經血壓測定、心電圖診斷確診為為高血壓伴陣發性心房顫動;(2)征得所有患者同意。排除標準:(1)有癌癥、心血管、腦血管疾病伴隨者;(2)不正常的肝功能和腎功能者;(3)對藥物易產生過敏反應者。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運用胺碘酮(齊魯制藥有限公司,H20115263)口服治療,該品每天用藥劑量在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時分別為600、400、200mg。在上述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聯合替米沙坦(修正藥業集團通化市制藥有限公司,H20065763)口服治療,該品用藥劑量為每天80mg。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2年。為觀察患者心房顫動復發率情況,對兩組患者進行12個月時間的隨訪。
1.4觀察項目和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心房顫動復發率、不良反應發生及生存質量情況。臨床效果其評價標準為:顯效為舒張壓正常,且高于10mm Hg為降低幅度;有效為舒張壓未達到正常范圍;無效為舒張壓沒有出現降低,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跡象。生存質量主要包括:生理癥狀、軀體癥狀、睡眠狀況及心理癥狀四個方面內容,每個項目為50~100分,其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存質量越高。
1.5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16.0系統軟件作為本文統計分析資料。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f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6.47%)比觀察組總有效率(94.12%)低(P<0.05),見表1。
2.2兩組心房顫動復發率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隨訪12個月時,觀察組34例患者中,復發例數為8例,復發率為22.86%。對照組34例患者中,復發例數為13例,復發率為38.24%。其觀察組心房顫動復發率比對照組復發率低(P<0.05)。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生率(8.82%)與對照組發生率(5.8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各項指標得分都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環境因素、遺傳性因素、年齡的不斷增長及吸煙、飲酒、飲食結構不合理、缺乏運動等是導致高血壓發生的主要致病因素。胸悶、渾身乏力、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失眠、健忘等是高血壓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部分患者表現為臟器功能衰竭。高血壓患者若治療不及時,對患者生命健康危害性將顯著增加,因此予以積極治療十分關鍵。
胺碘酮在復極時間、不應期等方面具有顯著作用,且該品為第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可以阻礙2、3相動作電位的產生,對鉀離子外流具有明顯妨礙作用,使得患者心房、心室的動作電位有顯著延長能力。該品對心室和心房顫動能夠有效抑制,并使得竇房結的自律性有效延長,在預防室性心動過速的發生方面具有顯著價值。替米沙坦能夠有效抑制血管緊張素Ⅱ和相關受體的結合,使得心肌鈣離子水平不斷降低。上述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在治療高血壓伴陣發性心房顫動方面具有一定價值。
本文通過對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壓伴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通過替米沙坦與胺碘酮聯合治療后取得的臨床成效進行分析,數據顯示,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6.47%)低于觀察組總有效率(94.12%)(P<0.05);觀察組患者在隨訪12個月時,其心房顫動復發率(22.86%)比對照組復發率(38.24%)低,與王昭琴等研究的隨訪12個月后,試驗組心房顫動發生率20.5%明顯低于對照組發生率42.9%的結果一致;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88%)與觀察組(8.82%)與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在生存質量方面,觀察組患者各項指標,包括生理癥狀、軀體癥狀、睡眠狀況及心理癥狀方面的得分分別為(86.1±10.2)、(80.1±9.2)、(87.3±9.7)、(88.5±11.3)分,對照組患者各指標得分分別為(63.2±9.7)、(52.3±12.6)、(70.8±10.1)、(73.5±11.4)分,對照組得分均明顯低于觀察組。綜上所述,高血壓伴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通過替米沙坦與胺碘酮聯合治療后,在提高治療總有效率和患者生存質量的同時,使心房顫動復發率明顯降低,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收稿日期: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