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
[摘要]目的分析IgA/C3在IgA腎病中的輔助診斷價值。方法選取我院腎內科2010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患者186例,其中IgA腎病患者98例(設為IgA組),非IgA腎病患者88例(設為非IgA組)。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血清IgA、C3和IgA/C3水平。比較IgA組入院時I、Ⅱ級和Ⅲ、Ⅳ、V級患者的血清IgA、C3和IgA/C3水平。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分析血清IgA和IgA/C3水平診斷IgA腎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結果IgA組患者入院時血清IgA、IgA/C3水平均顯著高于非IgA組(P<0.05)。在IgA組患者中,Ⅰ、Ⅱ級患者血清IgA、IgA/C3水平明顯低于Ⅲ、Ⅳ、V級患者(P<0.05)。血清IgA/C3水平診斷IgA腎病的敏感性為94%,明顯高于IgA水平(P<0.05)。結論血清IgA/C3水平可反映IgA腎病病理分級,是輔助診斷IgA腎病的一種無創參考指標。
[關鍵詞]IgA腎??;血清IgA/C3水平;輔助診斷
[中圖分類號]R6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7)17-171-03
IgA腎病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主要病理表現為腎小球系膜細胞和系膜基質增生,系膜區和毛細血管袢以IgA或IgA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積,常伴有補體C3沉積。近年研究發現,25%~50%的IgA腎病患者在20年內進行性發展為終末期腎衰竭,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醫師認為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目前,IgA腎病的診斷仍是腎組織穿刺活檢和免疫熒光檢測結果,該方法是一種有創檢查,在臨床應用有一定的風險和局限性,尋找無創、穩定、簡便的診斷指標成為臨床醫師關注的焦點。鑒于IgA腎病多伴有IgA和補體C3沉積,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為研究對象,分析IgA和補體C3在IgA腎病診斷中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腎內科2010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患者186例,男96例,女90例,均經腎臟穿刺組織活檢和免疫熒光結果證實。其中IgA腎病患者98例(設為IgA組),男54例,女44例,年齡24~65歲,平均(38.5±9.3)歲。非IgA腎病患者88例(設為非IgA組),男49例,女39例,其中輕微病變26例,局灶節段性增生伴硬化22例,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15例,膜性腎病19例,早期硬化型腎炎6例;年齡23~67歲,平均(39.8±9.7)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均經統計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免疫學檢查
兩組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采集肘靜脈血5mL,3000dmin離心5min,分離血清,均采用透射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IgA和補體C3水平(德國德林公司制劑),經樣本準備、加樣、溫育、沖洗、加樣、溫育、沖洗、封片等步驟,檢測濃度。正常人參考范圍:IgA:0.7~4.0 g/L,補體C3:0.9~1.8g/L。
1.3Lee病理分級標準
所有患者均經腎臟穿刺標本HE染色和免疫熒光檢查,在光鏡下進行病理分級:Ⅰ級:腎小球絕大多數正常,偶見系膜輕度增寬,無腎小管和間質損害;Ⅱ級:腎小球系膜局灶增生、硬化(<50%),無腎小管和間質損害;Ⅲ級:腎小球系膜彌漫性增生,偶見小新月體形成,間質局灶性水腫;Ⅳ級:腎小球系膜重度彌漫性增生、硬化,可見新月體形成(<45%),腎小管萎縮,間質浸潤;Ⅴ級:腎小球系膜重度彌漫性增生、硬化,新月體形成>45%,更嚴重的腎小管萎縮和間質浸潤。
1.4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血清IgA、C3和IgA/C3水平。采用Lee氏分級標準評價IgA組患者病理分級,比較IgA組入院時Ⅰ、Ⅱ級和Ⅲ、Ⅳ、Ⅴ級患者的血清IgA、C3和IgA/C3水平X。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分析血清IgA、C3和IgA/C3水平診斷IgA腎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采用ROC曲線分析診斷疾病的能力,并選擇最佳診斷界限值。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入院時血清Iga、C3和[gA/C3水平比較結果
IgA組患者入院時血清IgA、IgA/C,水平均顯著高于非IgA組,組間比較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入院時血清C3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
2.2IgA組Ⅰ、Ⅱ級和Ⅲ、Ⅳ、Ⅴ級患者的血清IgA、c3和IgA/C3水平
在IgA組患者中,I、Ⅱ級患者血清IgA、IgA/C3水平明顯低于Ⅲ、Ⅳ、Ⅴ級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Ⅰ、Ⅱ級患者血清補體c,水平與Ⅲ、Ⅳ、Ⅴ級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2。
2.3ROC曲線分析血清IgA和IgA/C3水平診斷IgA腎病的效能
血清IgA水平診斷IgA腎病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814,截斷點為2.10g/L,敏感性為73%,特異性為85%。血清IgA/C3水平診斷IgA腎病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963,截斷點為1.67,敏感性為94%,特異性為84%。血清IgA/C3水平診斷IgA腎病的敏感性高于IgA(P<0.05),兩者特異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 IgA腎病診斷現狀
IgA腎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表現為發作性肉眼血尿和,或蛋白尿為主,嚴重者可出現嚴重高血壓或腎功能不全。IgA腎病病理表現為IgA或IgA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積,常伴有補體C3沉積。目前,IgA腎病診斷的金標準是腎組織穿刺活檢,但這是一種有創性檢查,且存在一定的禁忌證,在臨床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尋找一種無創的輔助診斷方法勢在必行。
3.2血清IgA、C3水平在Iga腎病中的診斷價值
已有研究證實,IgA腎病的發病機制與IgA的結構異常有關,也與IgA的表達水平相關。有研究報道,約70%的成人IgA腎病患者血清IgA水平升高。但IgA水平與IgA腎病的病理分級的關系尚不清楚。血清補體C3是參與機體免疫調節、介導機體免疫病理損傷不可缺少的重要因子,Kim等發現,低C3血癥是影響IgA腎病預后的高危因素。因此,探索血清IgA、C3和IgA/C3水平在IgA腎病中的表達水平有望為IgA腎病的診斷提供幫助。
3.3本研究結果
國外學者Ishiguro等研究213例IgA腎病時發現,其血清IgA水平高于非IgA腎病患者,血清補體C3水平低于非IgA腎病患者,IgA/C3水平明顯較高,提示血清IgA和C3水平在診斷IgA腎病中具有一定指示意義。與本研究結果相似。另外,在IgA腎病Lee氏分級標準中,Ⅰ、Ⅱ級患者的血清IgA、IgA/C3水平明顯低于Ⅲ、Ⅳ、Ⅴ級,表明血清IgA、IgA/C3水平可作為判斷IgA腎病的輔助參考指標。Nakayama等研究亦表明,血清IgA/C3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IgA腎病嚴重程度和預后。Kamatsu等研究發現,血清IgA/C3水平越高,病理改變嚴重程度越高,且血清IgA/C3≥4.5時甚至存活率顯著降低。這些都提示血清IgA/C3水平可用于IgA腎病的診斷,并可反映病理分級嚴重程度。本研究采用ROC曲線分析發現,血清IgA/C3水平診斷IgA腎病的敏感性高于IgA,提示血清IgA/C3水平可在一定程度是提高IgA腎病診斷的準確性,血清IgA/C3水平可輔助診斷IgA腎病,并作為預測IgA腎病預后的可靠指標。然而,本研究尚未涉及血清IgA、c3、IgA/C3水平與IgA患者腎臟存活率和預后的關系,是筆者及廣大臨床醫生日后需要關注的一個方面。
綜上所述,血清IgA/C3水平可輔助診斷IgA腎病,并可反映IgA腎病病理分級嚴重程度,是一種有效的無創檢查指標。
(收稿日期:201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