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貞
[摘要]目的探究應用丙泊酚麻醉進行無痛人工流產手術過程中導致體動反應的影響因素。方法研究對象選取為2014年1月~2016年12月之間我院行無痛人工流產手術的188例早孕婦女,均經B超檢查確認為宮內妊娠,術前以2.0mg/kg劑量應用丙泊酚進行麻醉誘導,術中有體動反應時追加0.5mg/kg丙泊酚,對比發生體動反應和未發生體動反應患者的年齡、體重、孕周、分娩次數、是否貧血、是否有既往人流史、狀態一特質焦慮(STAI)評分等因素差異,將單因素分析結果進一步納入Log&tic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最終獲得影響患者體動反應的獨立相關因素。結果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分娩次數、貧血、術前應用米索前列醇、STAI評分是影響無痛人工流產手術患者術中發生體動反應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分娩次數、術前應用米索前列醇、STAI評分是影響無痛人工流產手術患者術中發生體動反應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結論分娩次數及患者的精神狀態是影響丙泊酚麻醉下無痛人工流產手術患者發生體動反應的重要因素,應當針對這些情況進行干預,減少體動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無痛人工流產;麻醉;丙泊酚;體動反應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7)17-177-04
人工流產是指孕婦在妊娠14周以內,出于多種因素考慮而終止妊娠的一種臨床手術,無痛人工流產則是在人工流產手術基礎上進行靜脈麻醉,進而減少患者疼痛和不適感的一種手術方案。丙泊酚是無痛人工流產手術中應用較多的一類麻醉藥物,此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及體動反應等,其中體動反應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丙泊酚不良反應。目前關于丙泊酚的劑量控制對無痛人工流產患者體動反應的抑制作用已有報道,但僅限于劑量學內容的研究,關于其他因素對丙泊酚麻醉后體動反應的影響目前臨床尚無報道。本文就應用丙泊酚麻醉進行無痛人工流產手術過程中導致體動反應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為2014年1月~2016年12月之間我院行無痛人工流產手術的188例早孕婦女,均經B超檢查確認為宮內妊娠,年齡18~43歲,體重43~75kg,ASA分級均為I級。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符合無痛人工流產手術指征;(3)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感染或嚴重內科疾??;(2)資料不全者;(3)藥物過敏或凝血功能異常者。
1.2研究方法
從患者門診病歷或通過詢問患者收集各項信息。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靜脈麻醉手術,向患者告知麻醉用藥類別,同意后方才進行手術。術前禁食6h,禁飲4h。常規監護,部分患者術前30min給予米索前列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H20084598)0.2mg舌下含服,術前以2.0mg/kg劑量實行丙泊酚(迪施寧,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H20051843)麻醉誘導,觀察并記錄患者在擴宮時的肢體反應,術中若有肢體動時,以0.5mg,kg劑量追加。根據患者術中是否有體動反應進行分組,對比發生體動反應和未發生體動反應患者的年齡、體重、孕周、分娩次數、是否貧血、是否有既往人流史、狀態-特質焦慮(STAI)評分等因素差異。STAI問卷調查于術前1~2h進行,該量表共包括40個條目,分值越高則說明精神緊張程度越高。
1.3統計學處理
將數據錄入SPSS 20.0進行處理,對數據進行正態性分布檢驗,符合正態分布則計量資料用(x±s)的形式表示,組間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用x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總體結果
本次統計188例無痛人工流產患者中,79例患者出現體動反應,體動反應發生率42.0%。
2.2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分娩次數、貧血、術前應用米索前列醇、STAI評分是影響無痛人工流產手術患者術中發生體動反應的主要因素(P<0.05),見表1。
2.3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分娩次數、術前應用米索前列醇、STAI評分是影響無痛人工流產手術患者術中發生體動反應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3討論
體動反應是靜脈麻醉手術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也是影響手術質量的重要因素。對于無痛人工流產手術患者而言,宮頸擴張操作時的強烈傷害性刺激是導致體動反應發生的主要原因,丙泊酚麻醉雖然是無痛人工流產手術中應用較多的一種麻醉方案,但仍不可避免的產生體動反應。近年來關于如何控制體動反應發生已有一定的研究,但主要是針對丙泊酚的劑量學研究和聯合用藥麻醉方面的研究,對患者年齡、體重、營養狀況、既往史及心理狀態等因素的影響較少。已有學者研究表明,術前心理狀態是影響患者麻醉效果及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的重要因素。Aydogan等的研究認為,術前高度焦慮狀態是應激狀態下的一種主觀緊張、不適情緒,屬于一種復雜的心理反應,這種狀態會導致患者的疼痛閾值降低,焦慮可能影響脊髓水平易化下行神經纖維疼痛信號的傳導,從而導致機體疼痛體驗增強,影響術中的鎮痛效果,需要靜脈追加給藥來增加麻醉深度。但心理因素影響復雜,且易受干擾,因此本次并未將之納入評估范疇,而是單獨另做研究。
從本次研究情況來看,分娩次數、貧血、術前應用米索前列醇、STAT評分可能是導致無痛人工流產患者發生體動反應的主要因素。從既往研究情況來看,分娩次數較多的產婦對于分娩及相關手術的適應性較好,考慮原因是由于有分娩史的產婦對于宮頸擴張時的刺激響應閾值有所提升,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剖宮產并發癥及妊娠結局的評估上,對于體動反應的研究尚未見報道,且由于本次研究并未進一步對既往分娩方式進行評價對比,因此在影響機制分析上仍有欠缺,尚需進一步證實。Struys等的研究表明,人工流產手術患者的營養狀況是影響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主要因素,從本次研究來看,體動反應組和無體動反應組患者的體重對比并無明顯差異,但體動反應組患者中合并貧血例數較多,考慮原因可能是由于貧血缺氧會導致中樞神經敏感性增加。此外相關研究表明紅細胞表面存在多種炎癥因子受體,推測紅細胞可能參與了炎癥過程,當紅細胞數量減少或體積分布寬度異常改變時,可能影響細胞內信號通路與炎癥通路發生交叉作用,進而增強機體的敏感性。但從多因素分析結果來看,貧血并非影響體動反應的獨立危險因素。STAI評分是反應患者心理狀態的一種評價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在臨床上有著廣泛應用。已有大量循證醫學資料表明,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態是影響麻醉效果和手術質量的重要因素,處于緊張、焦慮狀態下的患者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要顯著高于正?;颊?。從本次研究數據來看,STAI評分是導致體動反應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這說明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狀態的無痛人工流產患者發生體動反應的概率更高,患者在緊張狀態下內分泌系統等均受到影響,多巴胺系統敏感性增強,因此對于術中的刺激反應更為劇烈。此外,也有學者研究顯示年齡是影響瑞芬太尼藥效學作用的重要因素,但這一點在本次研究中并未體現,考慮原因可能是由于人工流產手術高齡患者較少,年齡分布相對集中,且丙泊酚藥代動力學特點與瑞芬太尼有所差異所致。
綜上所述,分娩次數及患者的精神狀態是影響丙泊酚麻醉下無痛人工流產手術患者發生體動反應的重要因素,應當針對這些情況進行干預,減少體動反應的發生。
(收稿日期:201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