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嶼 夏鴻慧 范衛 甄銘偉
[摘要]目的比較結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和經球內注射曲安奈德治療葡萄膜炎繼發黃斑水腫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葡萄膜炎繼發黃斑水腫患者60例,共78眼,按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各為39眼。研究組患者給予結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對照組患者給予球內注射曲安奈德。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最佳矯正視力變化以及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及復發的發生情況。結果研究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以及最佳矯正視力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明顯低于研究組,且最佳矯正視力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眼壓情況、結膜下出血情況、炎性反應和視網膜脫落等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的復發率和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結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較經球內注射曲安奈德對葡萄膜炎繼發黃斑水腫的治療效果良好,對提高患者視力,改善患者黃斑水腫情況有很大作用,且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復發率,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結膜下;經球內;注射曲安奈德;葡萄膜炎繼發黃斑水腫
[中圖分類號]R7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7)17-213-04
葡萄膜炎是一種病因復雜種類繁多的致盲眼科疾病,因其致盲原因越來越引起世界范圍的重視。其并發癥之一繼發性黃斑水腫可以造成視力嚴重下降,治療不當會造成患者失明,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葡萄膜炎的發病及復發機制復雜,醫學上還找不著一種合適的治療藥物,目前主要以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為主,使用經球體內、結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療。曲安奈德是一種溶于丙酮的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具有很強的抗炎和抗過敏作用,注射至體內短時間生效且作用時間持久。為探究比較經結膜下和經球內注射曲安奈德對葡萄膜炎繼發黃斑水腫患者的治療效果,特對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葡萄膜炎繼發黃斑水腫患者60例78眼,按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30例39眼,男16例22眼,女14例17眼,年齡21~64歲,平均(42.3±7.2)歲。對照組30例39眼,男15例23眼,女15例16眼,年齡22~64歲,平均(41.8±8.5)歲。此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以及患者家屬同意。治療前后對所有繼發性黃斑水腫患者進行OCT檢查和熒光素血管造影技術(FFA檢查),根據患者情況制定相應的方案。對研究組患者采取在結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對對照組采取在經球內注射曲安奈德。
納入標準:(1)診斷為葡萄膜炎繼發黃斑水腫;(2)視力≤0.6,黃斑中心凹厚度≥250μm;(3)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患有可能引起葡萄膜炎繼發黃斑水腫的其他眼部疾病;(2)因特殊情況,在注射曲安奈德的同時加大比平時所口服的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用量的患者;(3)在治療前6個月內接受過球周或球內注射者。兩組患者年齡組成,男女比例,發病數量,癥狀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療前對所有患者給予妥布霉素滴眼液(長春迪瑞制藥有限公司,H20093982)點眼3~5d。注射過程在手術室完成,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研究組患者給予結膜下注射曲安奈德:首先采用生理鹽水沖洗眼及淚道,使用0.2mL的20g/L利多卡因(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H20059049)對患者進行麻醉,之后于患者眼上放置眼科開瞼器,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1mL曲安奈德(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H53021604)懸于結膜下注射,完成后讓患者閉眼,用棉簽壓迫針眼3~5min,最后涂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齊魯制藥有限公司,H20020496),放上敷料包扎眼部。
對照組患者給予球內注射曲安奈德:患者采取仰臥位,利多卡因進行表面麻醉,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1mL曲安奈德于經球內注射,注射后用棉簽壓迫針眼幾分鐘,涂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扎眼部。
術后對患者隨訪3個月,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適時采取相應應對措施,每兩周測量并記錄患者的眼壓情況,采用OCT測量注射后的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根據葡萄炎繼發性黃斑水腫(UME)患者恢復情況及眼內炎癥恢復情況控制用藥情況。若患者在首次注射后無明顯復發情況可繼續用藥。
1.3觀察指標
用非接觸式眼壓針對患者眼壓測量,用OCT測量黃斑厚度,用熒光素血管造影技術(FFA檢查)判斷視網膜血管情況,探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及最佳矯正視力變化以及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及復發的發生情況。
療效評定標準:(1)顯效,OCT檢查顯示黃斑水腫現象消退,中心凹視網膜厚度恢復正常水平,視力增進2行以上,FFA顯示滲漏消失;(2)有效,OCT檢查顯示黃斑水腫現象減輕,中心凹視網膜厚度降低,視力增進1~2行,FFA顯示滲漏減輕;(3)無效,黃斑水腫情況未改變,中心凹視網膜厚度無變化,視力未改變,FFA顯示滲漏不變或加重。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的加和。
1.4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18.0進行數據統計,數據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x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0%,研究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及最佳矯正視力變化
治療前,兩組患者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487.3±100.3)μm、(493.6±100.3)μm]以及最佳矯正視力[(3.1±1.3)、(2.8±1.0)]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最佳矯正視力與治療前比較,均顯著改善(P<0.05);研究組的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215.3±67.5)μm明顯低于對照組(258.4±84.5)μm,且最佳矯正視力(4.9±1.4)高于對照組(4.1±1.5),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及復發情況
治療后研究組的眼壓情況、結膜下出血情況、炎性反應和視網膜脫落等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的復發率(2.6%)和總發生率(35.9%)均明顯低于對照組(12.8%、48.7%),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討論
葡萄膜又稱色素膜,是眼球壁的第二層,含有豐富的血管與色素,容量大、血流緩慢、通透性強,是眼球所需的營養成分的供給部位,會沉積血液中的免疫介質和抗原抗體成分,引起免疫應答反應,所以是容易發炎的部位之一。葡萄膜炎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種類復雜的眼科疾病,其產生的炎性介質對葡萄膜有很大的破壞作用,是引起黃斑水腫的病理學基礎。葡萄膜炎多發生于青壯年及少年兒童,常反復發作,給其生活帶來巨大壓力。黃斑水腫不僅直接損傷視力,還明顯降低視野視覺敏感度。曲安奈德是一種脂溶性皮質類固醇激素,具有抗炎抑制細胞免疫的作用,且能對早期毛細血管擴張形成抑制,緩解炎性反應。可以使黃斑水腫短時間內減輕甚至消退,且作用時間長久。本研究對60例患者均采用注射曲安奈德的治療方式,此方式在眼睛病變部位藥物濃度高,易吸收,作用力強。
注射部位不同,分別給予兩組患者結膜下注射和經球內注射,兩種注射均可使藥物直接作用于眼部,維持眼內較高藥物濃度,但結膜下注射主要用于嚴重的角膜病變、虹膜睫狀體炎、外傷或內眼手術后反應者,注射劑量小,危險性小;經球內注射主要用于嚴重的眼內炎癥、脈絡膜視網膜新生血管膜的治療,要求比較高需謹慎,進針時深度、部位、角度均需控制得當,否則會因操作不當引起眼心反射,眼外肌麻痹,甚至球后出血,眼球穿通透傷等嚴重并發癥。
本研究結果顯示,結膜下注射曲安奈德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在經球內注射曲安奈德的患者,兩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膜下注射曲安奈德的患者治療后的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明顯低于在經球內注射曲安奈德,且最佳矯正視力高于在經球內注射曲安奈德,并且,復發率和總發生率明顯低于經球內注射曲安奈德,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可見,結膜下注射安全性與優越性明顯高于經球內注射,此外,若注射后出現眼壓升高,且給予降眼壓藥物也難于控制眼壓時,結膜下注射方法可于裂隙燈下取出曲安奈德藥物。
綜上所述,結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較經球內注射曲安奈德可取得更滿意的效果,可有效緩解黃斑水腫,有效緩解視力,降低復發率,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收稿日期:2017-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