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善貴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0.95
摘要 目的:探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于居民社區首診率的影響。方法:對本院門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簽約和未簽約各90例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于居民社區首診率的影響。結果: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之前,居民社區首診率的變化較小;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之后,居民社區首診率有所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可以提高居民社區首診率,對社區首診的實施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居民社區首診率;影響
社區首診的實施主要是為了緩解居民看病難、花費貴、患者首診不到社區的現象。為了推動社區首診這一措施,各個地區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推出了家庭醫生首診制,為社區中的居民制定了專門針對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模式,為社區首診的實施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以此保障社區居民的身心健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實行,會對居民社區首診率造成一定的影響。本文就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于居民社區首診率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資料與方法
2016年3-9月收治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簽約居民即研究組和未簽約居民即對照組各90例進行問卷調查,以調查2016年3-6月(家庭醫生簽約前)和2016年7-9月(家庭醫生簽約后)兩組居民在簽約前、后社區首診情況。對照組男50例,女40例;年齡44~80歲,平均61.6歲;低收入44例,高收入46例;小學及以下文化58例,初中及以上文化32例。研究組男54例,女36例;年齡46~82歲,平均62.4歲;低收入42例,高收入48例;小學及以下文化54例,初中及以上文化3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水平及經濟收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主要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患者到社區首診的情況并進行調查分析。對照組居民僅接受一般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而簽約的研究組居民不僅接受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還享受來自家庭醫生為其設置的個性化、動態的健康管理方案。
統計學方法:主要運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錄入,兩個研究小組之間率的比較運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對照組與研究組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行之前,社區首診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而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行之后,兩個小組社區首診率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見表1。
討論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社區首診制度的落實奠定了基礎。當前,部分省、市社區將首診制度視為進行醫療報銷的基礎條件,甚至一些地區要求患者到上級醫院治療時務必要提供社區醫院所出具的轉診證明。我院實施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目前重點簽約發病率高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每位家庭醫生能夠為所簽約的患者制定個性化、動態的健康管理,吸引了更多的居民前來就診,使社區首診得到更好的落實,也證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社區首診制度的落實奠定了基礎。
社區居民首診率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評價的主要標準。目前我院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預約門診新模式,即專科醫師(三甲醫院專家)、全科醫師和醫生助理的“三醫”共管模式,使簽約的患者得到連續性、規范化診治;特別進行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導,吸引了更多的患者就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作為社區醫療、服務水平等綜合評價的主要因素,居民更能對家庭醫生的業務水平和滿意度,體現了居民首診率在評價中的意義。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提高居民首診率的前提。在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后,我院每位家庭醫生每周固定1天為預約門診日,同時每個家庭醫生配備1~2名醫生助理。社區中的居民在簽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協議之后,可以享受家庭醫生為其制定的個性化醫療、健康的生活方式服務,簽約居民到社區首診率明顯比非簽約居民高,提高了居民社區首診率。
在社區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雖然可以提高居民社區首診率,但目前由于部分社區家庭醫生業務水平較低、知識更新慢和醫療設備不足,患者社區首診還比較低,故希望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家庭醫生醫療服務水平,讓患者放心到社區就診,真正讓小病留在社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