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毓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0.103
摘要 目的:分析多學科聯合教學模式在急性胰腺炎診治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級本科、臨床醫學專業64名學生,隨機平分兩組。對照組采用單一學科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觀察組采用多學科聯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采用綜合考試和問卷調查評價兩組教學效果。結果:觀察組病例分析及臨床實踐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教學方式創新、提高綜合診治分析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和對教學模式高度認可”等方面,觀察組的認同率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結論:多學科聯合教學模式在急性胰腺炎的診治教學中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效果優于單一學科教學模式。
關鍵詞 急性胰腺炎;多學科聯合教學模式;單一學科教學模式
醫學是一門綜合性強的實踐性學科,臨床實踐中需要醫生結合多學科知識綜合性分析并對各種疾病進行診斷治療。醫學院校通常以不同學科劃分班級,以各自學科為主進行教學,不僅使學生臨床思維受限,也導致學生產生職業偏見,不利于今后的個人職業發展和醫學人才的培養。隨著影像學、微創技術、基礎醫學的飛速發展,新型藥物的不斷涌現,多學科協作診治模式使疾病的診治水平得以提高并在臨床中廣泛應用。本研究以急性胰腺炎為例,探討多學科聯合教學模式在急性胰腺炎診治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法選取我校2014級本科、臨床醫學專業64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n=32)和對照組(n=32)。觀察組男15名,女17名;平均年齡(20.5±1.4)歲;上學期平均成績(80.5±5.9)分。對照組男16名,女16名;平均年齡(19.5±1.5)歲;上學期平均成績(81.6±6.4)分。兩組學生性別、年齡、上學期成績等主要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教學方法:對照組采用單一學科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教師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講授關于急性胰腺炎的理論知識,下節課由主治醫師帶領學生進行查房,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該病的發病原因、診斷依據及治療方案,鞏固課堂中所學理論知識。觀察組采用多學科聯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該教學模式前期由病理科、實驗診斷科、影像科、消化科、呼吸科、消化內科等多學科教員參與編寫教案,共同探討多學科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采用聯合查房方式,由主治醫師帶領學生旁聽消化內科、放射科、介入科、肝膽外科和中醫科等專家聯合會診會議,聆聽不同科室專家的觀點及見解,可以結合自己的想法提出意見并向專家請教。
觀察指標:通過考試和問卷調查比較兩組教學效果。其中考試包括理論知識考試、病例分析和臨床實踐,分別占50%、30%和20%,滿分100分;問卷調查主要了解學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價。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教學效果進行分析,考試結果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問卷調查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考試結果比較:觀察組病例分析及臨床實踐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兩組間理論知識考試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問卷調查比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教學方式創新、提高綜合診治分析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和對教學模式高度認可”等方面,觀察組的認同率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見表2。討論
急性胰腺炎診治觀念的轉變和療效的逐步提高均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20世紀60年代,外科手術是治療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方法,但病死率仍較高。因此,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許多學者對急性胰腺炎的治療問題進行討論,認為胰腺疾病本身不是導致急性胰腺炎病情加重或死亡的直接原因,而該病引起的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等系統性病變才是病情惡化的關鍵。傳統醫學教學模式均以單一學科為中心進行授課,不適用于該病的診治教學。隨著綜合治療體系的發展,消化內科、放射科、介入科、肝膽外科和中醫科等在該病的診治教學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急性胰腺炎的診治過程中不再強調以某一學科為主中心進行診治,而是綜合考慮各學科在其診治中的作用,從而克服某一單個學科的不足之處,提高急性胰腺炎整體診治水平。因此,在教學中也應以多學科聯合教學,對急性胰腺炎相關知識進行層次化和系統化歸納整合,使學生全面認識急性胰腺炎,有利于其在今后臨床實踐中做出更好的決策,提高治療效果。多學科聯合教學能彌補單一學科教學對急性胰腺炎認識的不足,在診治過程中能克服本專業技術“先入為主”的觀念,促進多學科間的交流,更直觀認識本專業以外學科的新理念及新技術,擴大知識面。
本研究以“胰腺”器官為中心成立急性胰腺炎課程實施小組,由長海醫院病理科、實驗診斷科、影像科、消化科、呼吸科、腎內科等的相關人員參與。授課教師開展互評互講活動,在此過程中打破自身的學科界限,與其他相關學科進行有機融合,構建符合急性胰腺炎疾病發展規律的邏輯教學思維模式,串聯病理、檢驗、影像、內科等相關知識,注重整合課程的系統性、連貫性。避免在講授整合課程時,總是側重講授自己熟悉的部分,而輕視或忽略了其他不熟的內容。本研究實施過程中樹立了整合教育觀,在提高課程整合教學技能的基礎上,開展集體備課,整合教師隊伍,統一教學理念,對教學大綱要求和教學任務、目標達成共識。并在集體備課過程中,集思廣益,對教學大綱的編撰,教學內容的取舍、側重,教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新知識的拓展等都起到共同提高的作用,教學效果顯著,體現在觀察組病例分析及臨床實踐成績高于對照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教學方式創新、提高綜合診治分析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和對教學模式高度認可”等方面,觀察組的認同率高于對照組,說明多學科聯合教學模式在急性胰腺炎的診治教學中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多學科聯合教學模式在急性胰腺炎的診治教學中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效果優于單一學科教學模式,值得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