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0.99
摘要 目的:分析孕期口腔保健對牙齦炎的預防效果。方法:收治孕婦158例,隨機平分兩組。對照組不給予任何口腔干預,治療組給予口腔保健干預,直至分娩。統計并比較兩組牙齦炎的發病情況,評估并比較兩組孕婦口腔保健能力。結果:對照組單純性牙齦炎、牙齦瘤的發生率分別為36.71%和15.19%,均顯著高于治療組的21.52%和5.06%,且總發生率也顯著高于治療組(P<0.05或P<0.01);治療組口腔保健知識、口腔保健意識及口腔保健行為延續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孕期口腔保健能提高孕婦口腔保健能力,能更好地預防妊娠期牙齦炎,降低妊娠婦女牙齦炎的發生率。
關鍵詞 口腔保健;孕期;牙齦炎;預防
妊娠期牙齦炎是由于孕婦不注意口腔衛生或體內雌激素水平發生改變,導致牙齦毛細血管彈性減弱,毛細血管壁滲透壓增加,從而增強牙齦對各種刺激的反應,產生慢性炎癥。主要表現為牙齦腫脹,或有潰瘍出現,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妊娠期牙齦炎在妊娠2~4個月期間發生率較高,其臨床癥狀隨妊娠期的增長而逐漸明顯,直至分娩后消失。妊娠期牙齦炎如果得不到及時防治,則會出現牙齦瘤,所以有必要在妊娠期進行口腔保健干預。本研究旨在分析孕期口腔保健對牙齦炎的預防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孕婦15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治療組(n=79)和對照組(n=79)。治療組年齡22~35歲,平均(27.6±1.8)歲;初產婦30例,經產婦49例。對照組年齡23~36歲,平均(27.4±1.5)歲;初產婦31例,經產婦48例。兩組孕婦主要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本研究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入組研究對象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方法:兩組均給予口腔疾病知識宣教和口腔檢查,介紹牙齦炎相關知識,使孕婦對牙齦炎有一定的認識。對照組不給予任何口腔干預,治療組給予口腔保健干預:①向孕婦講解合理的刷牙次數、刷牙時間及牙刷更換時間等,指導孕婦正確刷牙。②督促孕婦多食蔬菜水果,少食對牙齒有刺激性的食物。③據口腔檢查結果給予相應的對癥治療,通常情況下進行牙石清除,以控制菌斑形成;對牙齦增生孕婦給予牙齦成形術治療;病情較輕患者給予藥物涂抹治療,一般在牙齦緣涂抹3%過氧化氫溶液,氣泡形成后溫水漱口,再涂抹2%碘甘油,3次/d,直至痊愈;或含漱氯己定,5次/d,直至痊愈。
觀察指標:①統計并比較分娩前兩組牙齦炎發病情況。②以調查問卷的方式評估比較兩組孕婦口腔保健能力,該問卷包括口腔保健知識、口腔保健意識及口腔保健行為延續3個方面,各項滿分均100分。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所測數據進行分析,兩組孕婦口腔保健能力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兩組牙齦炎發病情況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牙齦炎的發病情況比較:對照組單純性牙齦炎、牙齦瘤的發生率為36.71%和15.19%,顯著高于治療組的21.52%和5.06%,且總發生率也顯著高于治療組(P<0.05或P<0.01),見表1。
兩組口腔保健能力比較:治療組口腔保健知識、口腔保健意識及口腔保健行為延續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討論
妊娠期體內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牙齦對刺激的敏感性增強,易導致牙齦出現慢性炎癥,當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達到峰值時,易出現牙齦瘤。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不是牙齦炎發生的直接原因,而是加劇牙齦炎病情的重要因素。孕婦的飲食習慣、嘔吐等原因可降低孕婦口腔pH值,為細菌的生長繁殖創造有利環境,從而與牙齦炎的發生有一定關系。此外,孕婦缺乏口腔保健知識,對口腔保健不夠重視,從而提高牙齦炎的發病率。因此,應加強對孕婦口腔保健教育,預防妊娠期牙齦炎。
口腔保健包括對牙齦炎相關知識的講解、如何正確刷牙及在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牙齦炎相關知識的講解能夠幫助孕婦全面認識牙齦炎,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指導孕婦如何正確刷牙,能及時預防牙齦炎的發生,降低發生率;合理飲食管理能降低食物對牙齒的不良影響,提高口腔衛生程度。菌斑的微生物是牙齦炎發生的直接原因,這些微生物刺激牙齦而發生牙齦炎。菌斑與其他沉淀物形成牙石,牙石表面粗糙易附著在牙體上,同時牙石對毒素的吸附力也較大,進一步刺激牙齦,因此在口腔保健的基礎上應清除牙石,控制菌斑數量。在進行口腔保健的情況下仍有牙齦炎出現,應給予藥物治療,在牙齦緣涂抹3%過氧化氫溶液和2%碘甘油,或含漱氯己定,以控制牙齦炎的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單純性牙齦炎、牙齦瘤的發生率為36.71%和15.19%,顯著高于治療組的21.52%和5.06%,且總發生率也顯著高于治療組;治療組口腔保健知識、口腔保健意識及口腔保健行為延續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孕期口腔保健能提高孕婦口腔保健能力,能更好地預防妊娠期牙齦炎,與蔣昕等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孕期口腔保健能提高孕婦口腔保健能力,降低妊娠婦女牙齦炎的發生率,能更好地預防妊娠期牙齦炎,值得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