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愛東
摘要:在冷暖交替、萬物復蘇的春季里,正是多種傳染病多發的季節,作為住宿的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傳染病的就診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因此,學校在春季,必須加強住宿學生各類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學校應制定相關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有效措施,同時加強對住宿學生的管理。
關鍵詞:春季;住宿生;傳染病預防;預防
中圖分類號:R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87-01
學校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之一,出現傳染病就可能蔓延,引起學生交叉感染,對學校教學秩序產生嚴重的影響。給學生帶來了身心方面的折磨。
在冷暖交替的冬轉春、春轉夏、夏轉秋的季節,天氣多變,如果不注意健康保養,很容易患上流行性傳染病,如:流感、胃腸道、蕁麻疹、風疹、手足口病等。這些傳染病主要是依靠空氣傳播,病人通過咳嗽、打噴嚏、說話等,把帶有病菌、病毒的唾液噴向空氣,又被周圍同學吸入得病,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因此,為了減少常見傳染病給學生生活和學習帶來的困擾,維持校園內部良好的教學秩序,預防是學校衛生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我校結合近幾年門診統計,對春季傳染病制定預防控制手段
1.春季氣候早晚溫差大,氣候變化無常,所以感冒的學生極為常見。提示:注意加減衣服,講究個人衛生,寢室要常通風,通風時間要注意不要晚上睡覺開窗以免著涼。如果有人發熱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感冒發熱時個人不能私自用藥,要及時來醫務室就診。
2.春夏季節胃腸道疾病為多發病。提示:注意個人衛生及飲食衛生,飯前洗手,盡量不要在街邊小攤位和不衛生的小餐館就餐,不要過食冷飲。提示大家得了胃腸道疾病要盡快就醫,防治出現時間長了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的問題。
3.蕁麻疹病人增多。提示:春季花粉、柳絮過敏,夏季紫外線過敏的同學一定要注意盡量要減少皮膚暴露的情況,盡量穿長袖衣服,戶外戴口罩,同時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只有體質增強,才會減少過敏的現象發生,用藥期間注意盡量避免開車,一般抗過敏藥都含有撲爾敏,容易引起瞌睡。)
4.春夏季節氣候變暖,愛好運動的同學開始參加室外運動。提示:注意運動后保暖,防止出現感冒和運動后肌肉受寒的現象發生。(大家習慣打球后在場地邊聊天)
5.春夏季節血壓低的同學常出現全身乏力,頭暈,氣短等癥狀。提示: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同時避免突然的體位變化,防止形成體位性低血壓,出現頭暈、眼花甚至摔倒的情況的發生。中午休息30—40分鐘為宜,醒后先喝少許白開水后再活動,可以避免全身乏力等睡不醒的情況發生。
以上是校園內常見的幾種傳染病,學校除了做好預防與控制,也應從監督、制度、管理等層面上做好預防與控制工作。
二、學校如何預防控制傳染病
1.健全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各學校應按照要求建立傳染病防控工作責任制,確保職責到位、檢查到位,共同做好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
2.加強學校傳染病監測與報告工作。
按照傳染病防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即“四早”原則),學校需要建立由學生到教師、到衛生保健人員、到學校領導的傳染病發現、疫情監控與報告機制。
3.建立應對傳染病疫情流行的應急預案。
一旦發生疫情,要有專人指揮,有人值班,有隔離、消毒、防護、救護等具體措施和物質保證,確保在第一時間內控制疫情的發展,阻斷一切可能傳播的途徑,遏制校內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確保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由于季節的變化及不良的生活學習習慣對學生健康影響很大。學校常見疾病是可以預防的, 通過健康知識講座,促使學生養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增強學生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 就能夠預防春季常見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