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陳沐
前幾天,同事給我一道初二數學題讓我解答,我如今只會加減乘除,那些公式、理論早都不記得了,好在我有外援,那就是最擅長解此題的當然是我那才參加高考的表弟。
想起來就有點難過,曾經我的數學成績也很好,因為學生時代十分崇拜數學老師。15歲上高中,我們對各科老師既好奇又期待。好友阿瑋告訴我,數學老師單曉東是四班的班主任,并不像我們班主任“雷老虎”一樣嚴厲和苛刻。
單老師走進課堂,50多雙眼睛橫豎上下打量他:平頭,戴著寬大的近視眼鏡,魁梧卻溫和謙遜的形象,一看就不是“雷老虎”的暴躁脾氣,他的樣子可真讓我們放心。他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并指著姓氏說:“這個念‘善’”。不記得他的開場白,大概那時候我們只顧著看這位敦厚儒雅的老師。單老師巍峨穩健,講課聲音底氣十足,他從不急切灌輸定義和公式,深入淺出、抽絲剝繭地講解,總能吸引我們全神貫注地聽講。他有耐心,會用上一兩堂課的時間探討一道題目所有的以及最簡潔的解答方式。考好了單老師不會突出表揚,考不好也不會被批評。他耐心解答自習課上的每次提問,了解、重視、鼓勵每個學生。他叮囑我們要心平氣定,辨識考卷上的難易、輕重后再沉著答卷。在緊張的高考倒計時階段,我做起數學卷子來越來越得心應手,常能得到不錯的成績,數學成了我高中3年進步最大的一門課。
大二線性代數老師張智對“學數學有什么用?”的一番闡述,則讓我記憶深刻。張老師開始宏大的開場白:“數學是一切哲學性、理論性思考與演繹的基礎。數學給予人們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觀察實驗、收集信息、歸納類比、直覺判斷、邏輯推理……這些能力的培養,將使人終身受益!”在他的描述之下,數學不僅是科學、是哲學、是工具、是藝術,還是真與美的畫卷。
據說,如果孩子回家對父母說喜歡某門功課的老師,那家長幾乎不用擔心孩子學不好這門功課。我想我是幸運的,無論中學、大學,我都尊敬、喜愛我的數學老師。盡管如今我幾乎把數學課忘得一干二凈,但我深信,在生活和工作中,數學一定給過我無言的啟示。我也懷念校園、課堂,想念曾激勵我求學上進、給我授業解惑的老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