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民
開展落實精細化管理工作是促進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管理水平、順應時代要求的一種體現。精細化管理通過對戰略目標進行細化、分解并落實到具體責任個體當中,使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得到有效落實和管理。現階段,精細化管理已經在各行各業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近年來,隨著國內外畜禽類疫病呈現高發態勢以及食品安全問題影響日益嚴重的大背景下,我國各級黨委政府、人民群眾以及媒體均對畜牧業以及畜禽類食品安全問題給予了充分地重視。這就要求畜牧業,尤其是畜牧獸醫工作切實推進精細化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應用,進而防止國內畜牧業受畜禽疫情的影響,保證居民食品安全。然而,現階段我國部分鄉鎮的動物防疫監督體系以及畜牧獸醫管理工作受制于經費投入、人員緊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很難滿足快速發展的畜牧業需求。同時,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自身業務水平不足、日常管理松懈、防控意識淡薄等也制約了其工作的開展。因此,有必要對精細化管理工作在畜牧獸醫日常工作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討論,進而為提高畜牧獸醫管理和工作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1]。
第一,精細化管理能有效地應用在動物的防疫檢疫工作中。動物防疫檢疫工作需要保證每一個季度都對畜禽類動物進行檢疫。這就要求在防疫免疫工作的過程中不但要保證免疫工作的密度,更要保證免疫工作質量,進而嚴格落實目標任務的完成和相關責任的落實。開展精細化管理一是要求免疫工作中要做好面向養殖企業和養殖戶的疫苗發放工作。這就要求鄉鎮一級的衛生防疫監督所、鄉鎮內各個養殖場區的疫苗發放責任人通過做好疫苗發放的記錄表以保證疫苗的發放密度。在發放記錄表中要針對所發放疫苗的種類、各疫苗發放的數量以及養殖企業和養殖戶領取疫苗的時間等進行完整細致的記錄。不僅如此,在各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完成疫苗接種之后,還需要對疫苗的整體使用范圍以及后續的使用周期等進行回訪和記錄。二是要求在進行疫苗的接種時由防疫人員對疫苗接種的操作進行規范化、標準化處理。其中包括疫苗的保存方式、注射疫苗的劑量等制定一整套嚴格的標準。如在春、秋疫苗接種的主要季節,通過對疫苗接種的操作進行規范以保障養殖場區中不會暴發大規模的口蹄疫、新城疫和禽流感等較為流行的畜禽類疫情。三是要求在疫苗接種過程中,根據接種的時間和免疫周期做好相應的采血工作[2]。這就要求在接種時相關人員做好接種時間的記錄,進而根據免疫周期以保證防疫人員在后續的工作中能做好相應的取樣工作并將血樣送至實驗室做好保存。四是要求在防疫檢疫中對需要接種疫苗做好相應的標志以保證疫苗的閉環管理和進出庫登記管理工作,進而提高疫苗的整體可追溯性。通過這種閉環管理和登記管理不但能有效保證疫苗采購渠道的合法性,更能保證疫苗采購種類的完整性以及采購疫苗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和規范性。同時,還需要針對各類防疫物資進行定期的盤點和記錄并做到有賬可循。尤其是針對數量較大、品種較多以及流轉速度較快的疫苗,更需要做好相應的記錄,在必要的時候,借助信息化管理技術以保障疫苗的使用情況和庫存管理工作的落實。此外,在防疫免疫工作中開展精細化管理還需要建立相應的責任監督制度,以保證規模較大的養殖企業、養殖大戶能掌握防疫免疫工作的一整套流程和技術,進而防止出現大規模的疫情[3]。
動物產品由于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其健康程度將直接影響居民的食品安全和身體健康情況,在動物產品中開展檢疫工作能有效保證上市動物產品的健康水平。在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中一般可以分為3個步驟落實精細化管理,即動物產品樣本抽取、樣本檢測以及后續的樣本結果分析。在上述3個步驟中開展精細化管理,不但能有效保證所抽取樣本的合理性和代表性,更能保證檢測結果的可信度。尤其是在樣本檢測過程中,通過精細化管理的應用,制定一整套標準化和專業化的檢測流程、使用更為先進的檢測儀器和設備,進而保證檢測結果。在動物產品的收購和屠宰環節中也需要開展相應的精細化管理工作。這就要求對負責動物產品收購和屠宰的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使其提高在收購和屠宰之前進行檢疫的意識,進而保證屠宰之后的動物產品能及時完成檢驗印章的加蓋工作。在印章的加蓋環節,需要通過精細化管理以保證不會出現各類印章的偽造現象[4]。針對這一情況,可以通過屠宰免疫網上申報制度的實施以對入場檢疫和準宰的審核進行嚴格的管理。不僅如此,還需要針對檢疫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以提高其操作水平的規范程度,進而達到提升動物產品檢疫水平、保證動物產品安全和居民食品安全的目的。
提高畜牧獸醫工作水平和精細化管理程度還可以從動物的衛生監督管理角度入手。這就要求在日常的動物衛生管理工作中將日常工作和重點工作的監管進行有效結合,將宣傳教育和違法懲戒進行有效結合[5]。同時,配合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的落實以保證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的規范性。這就要求在衛生監督管理工作中能建立有層次、有針對性的監管模式,進而對規模不同的所有畜牧場區進行全覆蓋式的監管。尤其是通過建立一個結構緊密的管理系統以保證衛生監督的每一名工作人員、每一個工作崗位均納入監管流程和范圍之內。二是對所有監管工作進行詳細的記錄以保證監管能切實留下痕跡,進而保證在后續的督查中實現有跡可循的效果。三是與相關責任人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以強化衛生監督的執行力度。
重大疫情的處理和應急工作是畜牧獸醫工作以及畜牧場區經營過程中所遇到的最為重要的問題。由于畜禽類動物中有可能暴發疫情的種類和類型相對復雜、多變,開展應急處理工作較為困難。正是基于這一原因,可以通過在重大疫情的應急管理工作中開展精細化管理以強化應急管理水平的提升。精細化管理要求應急管理工作貫徹“依法治理、果斷處置”的方針,并通過制訂較為完善、細致的應急預案,以保證在疫情暴發之初就能及時、及早介入,進而將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6]。需注意的是,要在應急預案的制訂過程中對任何一個應急步驟和細節進行制訂。這其中不僅包括對疫情暴發的畜牧場區進行管控,還包括對所有受疫情感染的動物進行處理,且都需要制訂出完善的預案。同時,精細化管理還要求在應急預案中著重落實日常工作中應急經費使用情況、應急物資管理情況,以保證在疫情暴發時能有效投入疫情的防控當中。另外,精細化管理還要求畜牧獸醫加強同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并加強對畜牧場區內的動物健康情況、病死動物表征情況的監控,以進一步提高對疫情的監測和預警水平,進而真正做到“嚴管理、早發現、快處理”的應急管理要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