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宇
在剛剛過去的黨的十九次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步伐,創新發展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其實他在此之前便多次強調,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實現中國夢”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共識,而要實現這一夢想離不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一線工作者們的推動。這其中,有一位高知學者將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深深扎根到祖國大地上,用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砥礪前行的執著精神在中國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矢志開拓創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祖國的創新強國夢。
他,就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
郭春喜,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在從事大地測量數據處理工作30多年的時間里,他帶領團隊先后承擔國家重大測繪基準建設項目100多項,科研項目60余項,為我國測繪基準現代化建設和大地測量技術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取得了多項國際先進水平的自主創新科研成果。
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止
法國作家雨果說過:“已經創造出來的東西比起有待創造的東西來說,是微不足道的。”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而郭春喜的科研生涯便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
在郭春喜3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就是2005珠峰高程測量。在經過郭春喜及其團隊半年多的不停測算,長達50多天的日夜奮戰后,2005珠峰高程測量終于完成,創新性地解決了諸多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珠峰高程測量,實現了四大創新:采用Airy-Heiskanen均衡模型精密確定珠峰地區均衡重力異常與珠峰頂重力值;采用Molodensky理論與Remove-Restore技術,確定全球最復雜地區高精度±9cm高分辨率大地水準面;采用雷達探測技術,確定峰頂冰雪層厚度;綜合利用峰頂極其珍貴的數十分鐘的GNSS觀測數據、精密三角高程數據獲得峰頂精確的位置。2005珠峰高程8844.43米成果對外正式發布,獲世界各國承認,關鍵技術已應用于我國華山、黃山等30多座名山與陸地最低點艾丁湖高程測定。
郭春喜曾帶領團隊整合10余項研究課題,系統總結了局部重力場逼近理論、技術及方法,提出一套厘米級大地水準面精化技術體系,自主研發了一套我國重力場精密結構與似大地水準面確定實用化軟件系統,實現了我國大地水準面由分米級向厘米級的跨越;確定了覆蓋我國2/3國土面積的省市厘米級大地水準面,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在地形復雜、重力資料稀少的云貴川地區實現總體精度達5cm的似大地水準面;采用嚴密重力歸算理論,綜合各種基礎資料,實現跨度為22km、精度達1cm的瓊州海峽精密高程傳遞。
志存高遠,不斷攀登。取得成績后,郭春喜并沒有停滯不前,而是帶領團隊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及省市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完成2500多點的2000國家GPS大地控制網與12萬多點的全國天文大地網地心坐標平差,構建了CGCS2000框架,實現我國參心系向地心系的跨越;完成長度達50多萬千米的全國多期一二等水準網,確定了1985國家高程基準框架;建設2000國家重力網,將重力基準擴展到港澳與南海地區;建設22個省和100多個城市由3萬多個GNSS控制網點、20多萬千米精密水準組成的省市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快速重建汶川災區的測繪基準;建立高精度、無縫隙的基礎地理信息坐標轉換技術體系,開發通用的地理信息坐標轉換軟件,實現我國31個省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轉換,并在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國家重大工程得到廣泛應用。
郭春喜的多項研究成果使我國測繪基準體系步入國際先進行列,在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地震災害預報等領域發揮了重要的測繪基準保障作用。
科研創新碩果累累
常年在科研創新與一線生產浸潤,使得郭春喜的科研創新成果極具生命力與活力,并獲得了累累碩果。“2005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2000國家大地控制網”“全國及省市地區高精度分辨率似大地水準面的技術研究及實施應用工程”3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跨區域現代大地基準精化與應用”“2000國家重力基本網”等7個項目獲國家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與周邊國家地心坐標系統的建立”“中國大陸現今地殼垂直運動研究”等5個項目獲國家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高分辨率格網地形和均衡改正確定的研究”“應用數字高程模型提高天文重力水準計算精度的研究”等5個項目獲國家測繪科技進步三等獎;另有10余個項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及優秀測繪工程獎等獎勵;撰寫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SCI5篇,EI10篇,多篇論文獲獎,其中一篇論文獲“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
因為郭春喜在測繪科技創新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他本人先后被評為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首批科技領軍人才、首批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八五”與“九五”科技先進個人;榮獲第三屆陜西青年科技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十一五”測繪地理信息科技杰出貢獻獎;2000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3 年榮獲陜西省測繪行業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5年榮記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2005珠峰測量一等功;2012年榮獲“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陜西省先進工作者”及“陜西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等榮譽稱號;2015年獲第十四屆“夏堅白測繪事業創業與科技創新獎”;2016年被評為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使其個人價值得到無限放大。
執著科研共圓創新強國夢
“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于未形。”科技創新永無止境。在國家測繪技術競爭的短道速滑中,郭春喜以其堅定執著的韌勁永遠跑在最前面。在完成國家重大項目的同時,郭春喜積極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他先后與多所高校、科研機構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雙方合作在國家公益性專項、國家863、973等科技創新課題申請上取得突破。
在做好國家現代測繪基準建設的同時,郭春喜敏銳地意識到,省市測繪基準體系與國家測繪基準存在接軌的問題。如果將省級和城市區域測繪基準體系建設與國家測繪基準建設相結合,必將極大地推進省市測繪基準體系建設。于是,他在省級和城市區域建立和維持集GPS、水準于一體的省級和城市基礎控制網,提供高精度、三維、多功能的測繪控制成果,使省級和城市區域測繪基準體系與國家測繪基準體系保持高度一致,先后完成了浙江、福建、江西、北京、天津等20多個省級區域和西安、南京、成都、蘭州等一百多個城市區域的大地基準、高程基準建設工作,建立與完善了省級或城市高精度測繪基準,為推動地區測繪技術進步及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云南省省級大地控制網等10余省級測繪基準建設項目獲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優秀測繪工程獎金獎、銀獎。累計創造經濟與社會效益逾2000萬元。
當然,郭春喜也深知,自己取得如此多的創新成果,離不開一路相伴的專家、老師及團隊。正是因為他們的幫助,才讓他更有信心,鼓足干勁,勇攀科學高峰。未來,他將以只爭朝夕的拼搏、勇往直前的豪邁,在大地測繪事業創新發展的大潮中揚帆起航,乘風破浪、歷精圖治,為祖國的創新強國夢注入強大的支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