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雨辰
摘要:信息時代下,網絡文學傳播能力較強,目前我們高中生閱讀、寫作中往往引用了大量的網絡文學作品。網絡文學作品具有輕松、隨性、自由、詼諧的特征,對我們高中生吸引力較大,成為了主流閱讀書籍。然而,任何事物往往都是過猶不及,過于專注閱讀網絡文學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我們造成了不良影響。基于此,本研究重點分析了網絡文學對我們高中生成長的影響,并提出了有效改善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文學;高中生;影響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及移動終端技術的日益成熟,網絡文學已經真正深入到了我們高中生的生活,網絡文學改變了我們傳統閱讀習慣,拓展了知識涉獵面,然而網絡文學存在各種不良影響,如果不予以有效改善,則會對我們成長造成不良影響。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應積極應對,分析原因,找到有效策略,以此來使得身心能夠健康成長。
一、網絡文學對高中生成長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憑借獨特的文學魅力,網絡文學深深吸引著我們高中生的目光,其內容深刻影響了我們的成長。根據相關調查[1]得知,大約92.5%的高中生均受到網絡文學不同程度的影響,一些文學認為網絡文學特別貼近實際生活,且大多數情節、語言、場景均來自于實際生活,對其進行了一定的創作,因此閱讀過程中我們感到十分輕松、有趣。同時,網絡文學自然、前衛、幽默的對白大大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使得我們全身心投入到閱讀中。而當我們在寫作時則會不自主地對網絡文學作品進行模仿,寫作主題十分貼合生活,相比于傳統程式化作文而言,其更能全面表現出我們的內心生活,生動形象、語言詼諧的文風使得我們作文脫穎而出。另外,除了對我們寫作的影響外,在網絡文學閱讀過程中,我們的思想與心理也受到了內容的影響,則是使得我們眼界更加開闊,認識了更多的生活食物,促使我們的心理與思想更加成熟。
(二)消極影響
對于我們高中生而言,網絡文學是一把雙刃劍,其拓展我們視野與豐富寫作感情的同時,也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相關調查得知,現階段,大多數網絡文學作品均是成年人所創作的,其中很少作品符合我們高中生。調查結果[2]指出,對于網絡文學作品故事情節,大約1/3的高中生特別著迷,閱讀網絡言情類文學作品的高中生人數較多。追究其原因,其一對于故事情節,大多數高中生十分癡迷,盲目地認為現實生活中存在這些浪漫的情節。例如,一些高中生閱讀了《第一次親密接觸》后直接十分迷戀網戀,深陷其中,其思想特別不實際,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學習與生活;其二,大多數高中生將網絡文學作品視為可引起共鳴的工具,以此來作為情感宣泄的渠道,長期如此,其悲觀情緒越演越烈,對待任何事物均使用消極眼光看待,本可以通過閱讀來釋放自我,卻深陷不良情緒而難以自拔,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
二、網絡文學對中學生消極影響的對策
(一)注重思想引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作為新時期的高中生,我們應對網絡文學予以正確的閱讀,并抑制網絡文學當中所包含的一些不良信息,諸如涉及色情以及兇殺等相關內容的網絡文學。主要是因為上述內容會讓高中生的思想出現偏斜,而高中生在明辨是非方面的能力并不成熟,極易被各類不良信息所污染,因此高中生需增強對自身的思想引導,多了解一些真實的案例,充分認識到網絡當中內容大多都是虛幻的,和現實生活并不相同,若沉迷網絡文學那么就會付出十分沉重的代價。
(二)改變寫作惰性,杜絕抄襲網文
抄襲網文會受到教師的嚴厲批評,若我們平時不重視寫作,只知道一味的抄襲網文,那么到了考場當中必然創作不出來一個好的作品。所以,我們需要認識到無論基礎再差均應自己寫作文,并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經常的聯系,以此來改變自己的寫作惰性,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
(三)利用優秀網絡資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筆者通過觀察后發現,大部分同學均存在著詞匯貧乏以及老套等相關情況。為了能夠改善這一問題,我們需對網絡語言予以規范的運用,摒棄掉你妹、sb、屌絲等不文明的詞匯,吸收具有活潑、積極等特點的網絡語言。例如,在《明朝那些事》這本書中,作者所運用的語言十分的生動與風趣,且通俗易懂,飽含哲理,進而得到了讀者的喜愛。同時,許多網絡語言十分的時尚與新潮,如接地氣、學生們不管寫作還是交談演講,普遍詞匯貧乏、老套,或者用一些不規范詞語。我們要引導學生規范地使用網絡語言,一方面要摒棄掉那些諸如接地氣、給你以及正能量等。若我們能夠在作文中恰當地運用這些流行的網絡詞匯,那么寫出的作文也就清新而活潑,具有時代的氣息。
結語
對于我們高中生而言,其學習與生活中均受到了網絡文學的影響,其中包括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我們是否可準確把握網絡文學閱讀方向,汲取網絡文學精華,這同我們是否保持理性的閱讀態度有關。同時,我們不得癡迷于網絡文學創設的故事情節中,應以高中生的活力、智慧、朝氣去汲取更多的文學營養,并在閱讀過程中進行自我升華。
參考文獻:
[1]代翔宇.關于網絡小說與高中生寫作的探討[J].社會科學:全文版,2016 (11):00080-00080.
[2]劉一彤.網絡文學對高中生成長的影響微探[J].知識窗(教師版),2017 (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