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柯
摘要:本文立足法治精神的科學內涵,從法治精神的五個基本方面進行了重點論述,結合新時期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方向,增強教育與實踐的融合性,確保教育實效轉化為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動力。
關鍵詞:法治精神;青少年;法治教育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國家是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從目前我國法治建設的現狀來看,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屬于相對弱勢的群體,法治教育不到位導致了青少年誤入歧途的現象依然存在。社會關注青少年法治教育發展方向,重視法治教育手段,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是新時期法治教育中的重點內容及方向。
一、法治精神的科學內涵
法治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現代化建設中重要精神原則,主要包含了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權精神、公正精神和和諧精神。善治精神主要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善于運用法律、法治等手段去抓好市場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問題;民主精神主要立足于保障人們的基本權益,提升公民的政治參與能力與主體;人權精神主要是堅持權利屬于人民,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觀念,增強法律的權威性和保障性;公正精神主要是運用法律建設相關手段,促進法律公平落實,積極獲取法律公平;和諧精神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歸宿,其主要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發展與建設,形成長效發展的最終保障[1]。
二、法律精神中青少年法治教育
(一)善治精神:認識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善治精神在法治精神中主要講法律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強調的是法治精神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保障作用。因此,在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中首先必須充分認識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從根本上促進教育成果落地生根。另外,也只有讓青少年充分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從根本上促進自身的學習,明確法治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才能內化與行,確保將教育成果轉化為行動結果。法治教育的重點在行,行為規范首先在于理念,所以將教育的重視性與學生的重視性統籌起來是教育的重點方向和內容。
(二)民主精神:全面做好青少年的法治教育
法治精神中的民主精神主要提倡法律的民主特性,強調的是大多數人的意志和公平性。在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中要重點做好法治教育的民主性,這就要求了在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中要重點做好教育的針對性。一方面根據青少年的發展特點,有針對性的做好法治教育工作,確保法治教育能夠深入到具體工作中,實現教育的普惠性。另一方面要根據青少年的個性化特點,做好青少年的特色教育,將青少年的個性化發展統籌到教育中,形成長效發展的最終目標[2]。將教育的普遍性與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相結合,全面落實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三)人權精神:增強青少年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
人權精神是法治精神中的重要體現,重點彰顯了法治教育的保障性。一方面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另一方面人們可以有效的運用法律武器依法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因此,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應該將重點內容放在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上,形成長效的法律保障。要重點關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平等性,確保青少年能夠依法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還要重點做好青少年運用法律的保障,增強教育在實踐中的統一,不斷增強青少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四)公正精神:強化青少年的社會正義感
公正精神是法治精神的重要內容,只有保持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才能從根本上促進法治建設的最終效果。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運用,強化青少年的社會正義感,增強法治教育的實踐性是法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青少年本身相對不成熟的心智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自身價值觀形成上具有一定的偏差。強化公平性外延教育,堅定青少年的意志,將青少年的行為統籌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來,增強教育與實踐的融合,不斷提升青少年的社會正義感,促進青少年積極健康發展是法治教育的重點方向與內容。
(五)和諧精神:增強青少年的民族凝聚力
構建人們美好生活、提倡民族自信、增強民族信仰是時代發展的主題。和諧是社會發展的主旋律,法治精神與法治教育最本質的目標是實現社會和諧,凝聚社會共識,共同促進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堅持將和諧精神貫穿到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中,明確法治教育的本質和最終歸宿,進一步升華教育的目的與方向,增強教育與實踐的凝合性,推進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向的升華,促進教育全面發展。建議在法治教育中納入法治建設的目的教育,將人們的行為統籌到教育發展中,促進教育成果與國家發展相結合,不斷增強青少年的民族凝聚力,更好的激發青少年在發展中的動力,推進教育成果在實踐中的轉化,共同推進新時期美麗中國建設。
三、結語
總的來講,以法治精神為指導,做好新時期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工作是新時期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方向和重點內容,增強法治精神與教育方向的融合性,能夠促進青少年法治教育科學化、規范化運行。
參考文獻:
[1]什么是“法治精神”[EB/O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367148702555351579.html.2018-8-11.
[2]呂曉華.淺析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J].長江叢刊,2018 (18):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