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靜
摘要: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地理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具有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如何在地理教學特別是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一直是地理教師研究和關注的重要方面。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滲透并突出地理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引導學生提出地理問題,搜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樹立正確的人地關系,以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成績和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地理核心素養;學習興趣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的地理學科品質和地理核心能力,是所有學生都應該具有的關鍵的、必要的共同素養,是地理知識、地理學科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的綜合表現,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地理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具有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如何在地理教學特別是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一直是地理教師研究和關注的重要方面。
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路徑是多樣的,主要包括地理課堂教學、地理課外實踐活動和地理教育評價等方面。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課程標準和教材的需要.不斷調整教學策略,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有計劃、有步驟地把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到實處。
地理課堂教學活動要注重“說理”,實現由直觀感性認知地理事物到對地理事物背后“理”的認知。在對不同地理事物的“說理”過程中,培養學生使用圖像工具、地理概念、地理規律和原理,進行地理地域認知;通過分析、比較、歸納、演繹、綜合、評價等思維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進行地理交流與表達,在這一過程中滲透人地觀念的培養,實現地理知識和技能的習得,體驗、感悟情感態度,并內化為正確的人地觀念,逐步形成適應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地理學科品質和地理核心能力。以下通過我在《中國的水資源》一節授課的體會分享我對于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的理解。
一.制定基于課標而又高于課標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課堂學習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學習目標的制定要基于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學生學習需要達到的最低要求,,這節課的教材內容較為淺顯,從知識的難度上看學習困難較小,如果這節課將學習目標定位于滿足課標(本課的課標要求是“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結合實例說出我國跨流域調水的重要性”)的要求,學生無論在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上都將有所局限。因此,設定學習目標時我適當增加了學科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例如“學會運用圖表資料說明華北地區缺水的現狀”“能夠根據圖文影視資料了解華北地區水污染、水浪費的表現,并簡單分析產生的原因”“通過合作討論,能夠從不同角度提出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措施”這幾項學習目標都強調了通過不同的學生活動和學習方法鍛煉地理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樹立珍惜水資源的思想觀念,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則從地理態度、地理情感方面提出要求。
二.補充文本、圖片、視頻素材
教學中有的課的知識雖然較為淺顯,但涉及面較廣,并且密切聯系生活。教材呈現的內容包含文字及一些圖片,但不夠豐富和全面,加之初中生生活經驗有限。因此,在課堂上需要補充文本、圖片、視頻等素材幫助學生增強感性認識,進而分析解決問題。例如,在尋找解決人為水污染水浪費措施部分,由于受時間和地域差異的影響,學習起來較為抽象。因此,通過展示景觀圖片并結合山東省成功節水經驗的視頻等生活中的實例,將抽象內容具體化,把書本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使在短時間內無法直接觀察的感性材料呈現在學眼生眼前,直觀且具有沖擊力,增強感性認識,并進一步進行理性的分析概括。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辯證地看待現實生活中的水資源問題.鍛煉學生的綜合思維。
三.加強地理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的指導
培養地理核心素養要關注在日常教學中地理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的指導。例如.在分析華北地區缺水現狀部分,對扇形統計圖的認識和讀圖方法的指導;在分析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時幫助學生理順“降水量—徑流量—水資源多少”三者間的關系,實現對學生思維方法的指導;在水資源危機成因的分析上引導學生從自然、人為兩個角度出發,樹立辯證的思維觀點;在板書設計上則采用邏輯關系圖呈現,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用思維導圖來總結問題的能力。
四.分角色討論,提高討論效率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首要部分就足人地協調觀,它是地理學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觀念。這一課的主旨是探討人類與水資源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是樹立人地協調觀的典型案例。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措施即是這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其難點在于怎樣指導學生能自主提出這些有效措施,并理解提出措施的出發點,因此為了突破重、難點,該部分教學采用了合作討論法。通過討論活動碰撞思維、發散思維,鍛煉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為避免討論活動的無序與低效.在討論前教師可以設置多種角色.如種糧大戶、工業企業、普通公民等,指導學生從不同角色出發,提出該領域的措施。這樣設計的目的既為學生的分析討論提供切入點,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考慮,提出更加全面的措施,又增加了討論的趣味性,提高了討論的效率。
通過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滲透并突出地理核心素養,從而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引導學生提出地理問題,搜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樹立正確的人地關系,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成績和能力。
參考文獻:
[1]袁孝亭,王向東;重視地理學科的核心能力與地理觀點培養[J];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10期
[2]吳岱峰;;地理學科能力的劃分與學生地理學科能力培養[J];地理教學;2013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