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平
摘要:消費、投資、凈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在“三駕馬車”中,消費需求貢獻最大。中國長期以來存在消費不足,特別是居民消費不足問題。安徽省居民消費不足尤為突出,因此,在今后相當長時期內要采取各種措施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如此安徽才能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并進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奮斗目標。
關鍵詞:安徽省;居民消費需求;對策措施的思考
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近幾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強調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的方針。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強調要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安徽省在今后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必須擴大居民消費需求。
一、安徽省居民消費需求存在明顯不足
進入二十一世紀特別是“十二五”以來安徽省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消費結構得以升級,消費環境得以改善,新型消費開始出現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我們也應看到安徽省的居民消費需求還存在很多不足,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甚至與中部地區其它省份相比,居民消費需求都相對比較落后的。
從消費規律來看,一般來說,衡量某地區消費需求高低可用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來衡量。資料顯示,2017年我國人均消費品零售額是2.61萬元,安徽省則只有1.63萬元,與全國平均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即使是與同為中部地區自然環境、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與我省差距不大的湖北、湖南兩省相比,我省的消費需求都明顯落后,據統計2017年,湖北、湖南兩省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分別是2.98萬元、2.07萬元,明顯高于我省。
反映地區居民消費需求水平的還有一個指標,就是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一般來說第三產業占比越高,消費率就越高,而且他們具有高度一致性,比如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占一般在75%、80%,它們的消費率也在75%、80%。中國2016年第三產業占比為52%。安徽省第三產業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2014年安徽省第三產業占比只有41%。這表明安徽省的消費需求不足問題還比較突出。
城市化率的高低也能夠反映居民消費需求的高低,對中國來說尤其如此,因為中國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非常大,城鄉居民收入比是3:1,安徽省也大致是這個比例。目前中國城市居民消費水平大概是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3倍左右,城市化率越高其居民消費率越高,2017年中國的城市化率為58.52%,安徽省則只有51.2%,差距是相當明顯的。
綜上所述,安徽省居民消費需求存在明顯不足。安徽省正處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內需不足,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不足,極大的影響我省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也會使我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影響。
二、擴大安徽居民消費需求對策措施的思考
結合安徽省實際情況以及居民消費需求對經濟的作用規律,我省應該在如下幾個方面采取相應對策措施以擴大居民消費需求
(一)加快我省城市化進程,擴大居民消費需求
城市化率與居民消費需求呈正相關的關系,據測算,安徽城市化率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會有大概40萬到50萬人口從農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費是農村的3倍左右,約拉動最終消費1.6個百分點。各國發展經驗表明,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確實會產生巨大的消費“累計效應”。當前安徽城市化嚴重滯后,城市化率2016年只有51.2%,比2016年全國城市化率58.52%低7.3個百分點。可見,包括我省在內的我國城市化存在著農民向城市轉移較快,但轉化為市民的速度非常慢。過低的城市化率也是造成居民消費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提高居民消費率急需提高城市化率,加快城市化的核心是改革現有的戶籍制度以及附屬其上的城鄉二元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制度,實行以穩定就業和住所為基本條件的戶口遷移準入制,從而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最終實現城鄉居民身份統一,實現機會均等、權利平等。
(二)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擴大居民消費需求
增加公共產品和公益性服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內在要求,也是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手段。
我省由于受制于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發展理念影響,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不足,如醫療、養老、住房、教育等都存在供給不足,服務不夠問題,并且有些準公共產品收費價格過高,比如去年以來一些準公共產品及服務如水、電、氣等的價格上漲,這些準公共產品都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其價格的價格上漲必將加重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支出成本支出,居民的基本生活品的成本增加勢必以降低高一層次消費品的消費為代價,所以,增加公共產品及服務的供給并且適當降低其收費價格有利于擴大居民的消費需求。
我省在“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鼓勵引導社會資本發展社會公益事業。積極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供給。要把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作為重點,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服務以更好地擴大居民消費。
(三)縮小我省居民收入差距,特別是城鄉和地區居民收入差距
安徽省的城鄉居民收入“十三五”以來盡管增長比較迅速,但總體水平還非常低,特別是居民收入差距還比較突出,尤其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地區居民收入差距還非常大。資料顯示:我省城市居民收入是農村居民收入的3倍以上。我省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十分突出,2017年合肥、蕪湖、馬鞍山人均GDP分別是:1.42萬美元、1.28萬美元、1.18萬美元,而經濟欠發達的六安、毫州、阜陽、2014年人均GDP分別是:0.4萬美元、0.35萬美元、0.31萬美元,前三個城市人均GDP是后三個個城市的4倍以上。收入水平是與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的。過大的經濟差距及居民收入差距不利于擴大居民消費。
居民收入差距大會制約消費的提高,高收入者收入水平高但消費欲望不強,而低收入者消費欲望強但無力消費,由于安徽省經濟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中低收入者人數眾多,而且收入水平較低,這勢必會制約消費的擴大,所以,安徽省要千方百計地增加低收入者特別是農民的收人,采取多種措施縮小地區經濟、居民收入差距以擴大消費需求。
(四)采取措施提高我省消費品的品牌知名度
安徽省的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高,產業結構特點也是輕工業、農業相對發達,安徽的產品本應該銷量本地化程度比較高的,但是由于產品的品牌知名度不高,銷量也不會太高。我們在安徽的市場上看到的基本消費品,大到家具、家用電器,小到服裝、糖果、餅干等,包括大量的品牌農產品,基本都是省外甚至國外的,而這些省外、國外的產品由于流通費用等成本的影響,其在安徽的銷售價格要高于其產地的銷售價格,安徽居民收入較低,卻高價購買這些消費品,這就會影響安徽居民對這些消費品需求的提高,從而就會影響安徽消費需求總量的擴大。
所以,提高安徽省產品品牌知名度對擴大居民消費需求有重要的作用,比如:作為農業大省的安徽省農產品種類豐富,但著名農產品不多,品牌價值不高,我們可以采取措施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銷量就提高了,同時農民的收入也得以增加,收入的增加又有利于擴大消費需求。
(五)精心地培育和發展居民新型消費業態和新興消費熱點
在人均收入進入4000美元至2萬美元之間時,群眾的消費層次就發生顯著變化,文化娛樂、體育休閑等新的消費特征日益突出,此時,新型消費業態便應運而生。文化、體育、家政服務、休閑娛樂和旅游等方面的體驗式消費成為熱點。安徽省人均CDP已經超過6000美元,具備了大力發展新消費熱點的物質條件。家政服務業是新型消費業態,我們可以把它做大做強,“安徽保姆”曾經名揚四海,我省完全可以借助該名片成立幾個大型家政服務公司并走向全國。安徽是旅游資源大省,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歙縣是中國四大古鎮之一,黃山更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神奇魅力。調查發現最近兩年安徽省5A景區黃山、九華山的旅游收人、接待游客人數,低于武夷山、普陀山、五臺山等名山。中國四大古鎮中的麗江、閬中、平遙的旅游資源都得到了很好的開發,近年旅游業發展迅速,只有安徽的歙縣古鎮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所以要引起我們重視并加大對旅游業的投入,有投入才有回報。發展和培育新型業態和消費熱點需要我們各級政府和各部門重視起來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六)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大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力度
我們經常看到,一旦某些商品特別是消費品存在質量問題或侵犯消費者權益問題,一經曝光、揭露,這些商品的銷量就會大幅下降,甚至影響該商品所處行業的發展,“三鹿奶粉”問題的曝光后,居民紛紛高價購買外國奶粉,影響了整個乳業的發展。只有加大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力度才能促進提高人的生存質量、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才能讓消費者形成穩定的消費預期,有利于消費的可持續性發展,有利于擴大居民消費需求。
盡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者與經營者作為交易雙方在形式上進行平等交易,但他們之間是一種利益協商和爭奪的相互關系,從事實上看,消費者是弱者,在與經營者的利益爭奪中處于不利地位,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的權益往往無法得到保障,所以各級政府加大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意義重大。那么如何加大對消費者的保護力度呢?首先是要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消費者應該做到只要有侵害自身權利的事情出現,消費者都應該運用法律或者去消費者協會保護自己,政府各部門要加大輿論宣傳普及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知識讓消費者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害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其次是對消費者的司法保護,人民法院要及時受理消費者包括知情權在內的各種權利受侵害的案件,當消費者權利受到不法侵害時法院應該方便消費者提起訴訟,對已受理的消費者權利侵害案件人民法院要及時審理。再次是行政保護,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依照法律,依照行政法規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利,這既能促進居民消費又能提高人民對政府的滿意度。
總之,要充分認識到我省居民消費不足,并根據我省實際情況并依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促進居民消費的各種方針、政策,采取相應對策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消費成為拉動我省經濟的引擎,從而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可持續發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實現現代化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