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群眾藝術即為根本藝術,而如何發揮群眾藝術館的培訓功能,加大文藝骨干的輸出,已成為我國迫切關注的話題。對此,筆者以自身經驗為參照,首先分析群眾藝術館培訓功能的重要性,其次闡述群眾藝術館發展面臨的困境,最后探討發揮群眾藝術館培訓功能應采取的措施,以期為從事相關的工作的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群眾藝術館;培訓功能;困境;對策
群眾藝術館是政府職能機構,又是群眾文化建設的前沿,還是銜接政府與群眾間的文化橋梁,以文化樞紐的優勢,充分彰顯自身專業研究與創作職能。輔導、培訓文藝骨干作為群眾藝術館的首要職責,如何做好該項工作,已成為群文工作者重點關注的對象。筆者以實踐心得與體會為基礎,對如何充分發揮群眾藝術館的培訓功能予以全面解析,以此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群眾藝術館培訓功能的重要性
《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管理辦法》(1992年文化部)明確規定,以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與指導的方式,將研究群眾文化、培訓文藝骨干為職責的文化事業單位稱為群眾藝術館。換言之,群眾藝術館的任務在于:側重對文藝社團成員的輔導,使其具有高業務能力和高素質文化水平;組織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以便加大對群眾文化的研究力度。以阿拉善盟群眾藝術館為例,薩吾爾登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精髓,具有很高的民族藝術價值,同時,它對于蒙古族古老民間藝術的表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阿拉善盟具有代表意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近年來,各級文化部門,對項目的傳承保護給予了高度的重視,2005年起,先后組織專業人員深入牧區、遠赴新疆,系統挖掘了這一寶貴的民間藝術,完整掌握了薩吾爾登舞蹈的技術要領、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編排創作了許多優秀的舞蹈作品,使薩吾爾登在我盟重新煥發了生命活力。在此基礎上,對薩吾爾登進行了廣泛的普及,在民族中小學開設了培訓課程,在每年的節慶活動中安排了薩吾爾登的表演展示,還在阿拉善左旗蒙古族中小學、幼兒園建有5個項目傳承基地,在阿拉善右旗蒙古族中小學建有2個項目傳承基地,在額濟納旗蒙古族學校建有1個項目傳承基地,額濟納旗還成立了薩吾爾登舞蹈協會。在2012年、2013年的兩屆衛拉特文化藝術節上,千人薩吾爾登舞蹈表演,規模龐大,氣勢恢宏,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全盟范圍的薩吾爾登廣場舞比賽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的參與熱情,使得這一舞蹈項目得到了空前的普及,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孩子,都有參與薩吾爾登舞蹈表演和健身活動的。薩吾爾登已成為標志意義的傳統舞蹈,在區內外的專業和群眾舞蹈比賽中屢屢獲獎。2012年,編排的薩吾爾登舞蹈榮獲華北五省舞蹈大賽表演和創作兩項金獎,2013年,編排的薩吾爾登舞蹈第二次摘取了內蒙古自治區全區廣場舞大賽的桂冠。2013年11月,阿盟群藝館兩次組織演員赴北京參加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舞蹈世界》欄目的節目錄制,選送的薩吾爾登舞蹈節目“衛拉特神韻”分別被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文藝志愿者”、“舞蹈全民星特別榮譽獎”兩項榮譽稱號。2013年10月,組織群眾演員在青島參加了文化部主辦的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參賽舞蹈薩吾爾登榮獲本屆中國藝術節舞蹈門類“群星獎”。“群星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為繁榮群眾文藝創作,促進社會文化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設立的全國社會文化藝術最高政府獎項,獲此殊榮難度是相當大的,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沒有鮮明的代表意義、沒有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得到這項大獎是不可能的。多年來植根于群眾,在群眾中發展,在實踐中創新,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收獲了成功。我們將繼續致力于廣泛推動這一傳統舞蹈,以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點,豐富盟市群眾文化生活,以期在提升群眾藝術水平的前提下,促進薩吾爾登舞蹈的發展。
二、群眾藝術館發展面臨的困境
群眾藝術館因長期受到社會因素的約束,難以充分彰顯自身培訓職能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市場經濟體系變革的背景下,群眾藝術館發展更是面臨嚴峻考驗,具體情況可從以下幾點予以分析:
首先,人才欠缺。由于晉升空間、歷史原因的限制,群眾藝術館專業人才正處于嚴重欠缺的局面,雖僅少數人才專業素質相對較高,但因慣性思維和服務意識等因素的影響,出現按部就班、固步自封的狀況,導致群眾藝術館呈現專業人才不足、青黃不接的狀態。
最后,保障措施落后?,F階段,政府部門雖出臺群眾藝術館經費保障政策,但在政策保障、人員保障與組織保障等層面尚未完善,如諸多地區保障政策仍處于起步或探索階段。而以群眾文化為主導的法律法規,更是缺少可行性保障體系。由此可知,群眾藝術館的社會服務保障、管理機制等均受到保障措施的影響,致使其難以發揮自身培訓功能。
三、發揮群眾藝術館培訓功能應采取的措施
(一)組建高水平培訓機構
以專業化培訓機構為前提的培訓隊伍組建,更應對傳統培訓結構專業人員匱乏成因予以高度重視,且按照群眾藝術館目前發展狀況,對專業人員培訓規模予以科學擬定。對此,培訓機構領導階層應深入基層,通過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培訓工作的開展,逐步組建高水平、高素質培訓隊伍。同時,在培訓隊伍專業人員選擇中,更應遵循專職、兼職并存的原則,以期能夠在雙重意義上滿足長期培訓和短期培訓的要求,既是對群眾藝術館資源的科學運用,又可在某種程度上降低培訓成本。
(二)遵循“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以人為本”是群眾藝術館根本服務理念,即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于培訓機構創建中緊跟時代發展,避免和社會經濟相背離。此外,在培訓機構設立中,還應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為目標,原因在于:社會發展和社會人員發展密切相關,絕大多數社會人員的思想更是直觀反映社會現狀。鑒于此,群眾藝術館培訓功能的發揮,應以培訓機構成員尊嚴為前提,犧牲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滿足大部分人的利益,從而實現群眾藝術館職能全員享受的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群眾藝術館將社會文化服務納入職能范疇,通過“惠民”、“利民”的文化主線,以免費培訓與開放的方式,落實群眾文化建設。同時,群眾藝術館更是在滿足群眾文化要求的背景下,依據各項工作的開展,保證群眾文化權益,為后續培訓職能的發揮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立志.小議群眾藝術培訓的意義和作用[J].魅力中國,2014 (25):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