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龍
摘要:目前,世界經濟整體表現出復蘇特點,但嚴重缺少強大發展動力。綜合需求嚴重不足,金融市場面臨巨大的波動性,還需要各個國家共同努力,強化協調經濟政策,共同保持經濟穩步、快速增長。基于宏觀方面分析,始終存在著一部分需要解決的難題,迫切需要全面研究。本文首先總結了初步反思得到的成果和局限性,進一步闡述了獲得的全新發展,最后提出對中國社會主義特點的認知。
關鍵詞:國際金融危機;經濟理論界;學術反思;研究進展
引言:
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出現距今已有十年時間,其產生的嚴重影響與巨大沖擊已經明顯超出了初期的科學評估。同時,危機的出現也指出了經濟學理論存在著一些不足。宏觀經濟研究發生的缺陷一定程度促進了相關人士的深刻思考。這樣的思考表現出多維度特點,也在不間斷發生。目前已經獲得了一些結論。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反思的初步成果與局限性
(一)成果
一是更加全面的認識了市場機制以及市場和政府形成的聯系。目前非常流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宣傳的市場至高無上與市場浪漫主義遭到越來越多的人拋棄。二是加深了報警與掌控金融風險及危機問題。一方面找出了現代金融體系隱藏的、嚴重被人們忽略的缺陷及不足,初步對監管改進與加強產生統一認識,另一方面也獲得無法預測危機的“測不準定律”,初步邁入了悲觀負面的不可知論。三是對金融創新發展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聯系形成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深化發展過程中對其的創新嚴重背離了實體經濟,這也是引發危機的潛在因素[1]。
(二)局限性
一是反思危機過程中具體是如何更加合理的預知和治理危機,在怎樣合理減少危機甚至對其產生內部因素有效約束的反思缺乏深度。二是反思的理論角度與范圍具體圍繞微觀與宏觀經濟學等,在危機面前其他經濟學科卻坦然自若,甚至無任何改變[2]。
二、獲得新進展
一是政策外溢分析逐步轉變為雙向維度。傳統這一分析的對象一般是經濟發達實體特別是貨幣儲備發行國,關鍵對溢出現象進行研究。一部分資料顯示,在不斷強化經濟新興實體的情況下,若溢出負面效應嚴重影響經濟新興實體,引起市場慌亂以及金融失穩,極有可能憑借跨資產和市場的方法對經濟發達實體市場造成影響,這就是回溢效應。其主要在溢出和回溢之間反復發揮影響,從而表達經濟發達實體在確定有關政策時,不僅需要慎重考慮國家發展需求,還要對其他經濟體產生的影響科學評估,以及這一影響形成的反射效應。這也是國際社會必然強化協調國際政策的需求。
二是分析外溢影響途徑更加重視考慮預期因素。傳統討論宏觀角度外溢渠道重點在于實體因素。如貿易、投資、資本流動等,而尚未密切關注非實體因素。這次危機表明,一定程度上外溢影響的自我實現途徑主要是通過預期途徑,而在這一制度中市場信心變成主要參數。也可以理解為,即便是一國經濟健康發展,也極有可能受到外部事件沖擊從而降低市場信心,進一步陷入發展困境。由于二者共同發揮的作用,跨境傳輸宏觀金融風險的速度明顯比傳統途徑塊,而預期途徑大概造成了70%的影響。此時對協調宏觀國際政策的透明化、實效性等提出了更為嚴苛的標準。在巨大的威脅面前,各國政府應當理解開展行動,將更加透明和準確的信息傳遞給外部世界,強化市場信心。
三是有關持續拓展的協調政策方式與內容。傳統國際宏觀協調經濟具體是對貨幣政策投入了較多的精力,尤其是貨幣政策在危機中發揮的協調作用。一方面,危機過后,大量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只依賴與貨幣政策的協調作用是遠遠不足的,更加關鍵的是建立推進機制,大刀闊斧的改變治理體系,并將主要研究精力集中在改革貨幣體系、金融跨區戰略合作方面。另一方面,經濟學者有效拓展研究范圍,并逐步推進結構性政策的落實工作。通過中遠期發展可知,財政政策是化解全球經濟面臨的關鍵矛盾,尤其是結構性沖突的關鍵。
三、提高了對中國社會主義特點的認知
在研究對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過程中金融危機是最佳材料。通過對其實踐分析了解到,最大程度表現出社會主義的優勢,令人們對這一發展道路更加肯定。這次危機再一次驗證了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正是堅定不移的選擇這條發展道路,尚未受到“華盛頓共識”帶來的影響,并未硬搬照抄國外的發展方式,沒有根據西方國家要求改革經濟制度以及對外開放,才可以掌握了危機的主動權,沒有被其影響和左右,才可以積蓄巨大的力量避免蒙受更為嚴重的損失[3]。
我國實施的經濟制度,徹底消滅了經濟周期危機的來源,表現出較強的優勢。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真正差異就是產生了不一樣的占有生產資料的方式。資本主義商品經濟二重特點的來源是私有制,必將產生嚴重的危機;社會主義產生的危機存在著可能性,但是公有制能夠一定程度避免或者是預防危機,若危機出現也可以采取適當的方法規避。因此,我國目前采取的公有制經濟,不僅可以影響市場產生的盲目性,還可以最大程度彰顯宏觀調控的作用,徹底掐斷危機來源。因此,必須堅定不移的貫徹推進這一制度,避免發生私有化現象。解決危機的實際做法再一次表明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勢。比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可以保證人民的權力,同時還可以防止發生西方由金錢輔助的選舉、沒有底線的承諾,當代替有錢者發言人成為領導者以后,將會利用立法對當初支持他的財團利益充分維護,進而引發金錢政治問題;共產黨堅持的多黨合作以及政治協商制度,充分確保了政治的監督功能[4]。
四、結束語
總體來講,宏觀理論研究過程中出現的缺陷及政策實施中產生的全新命題,對于研究人員來講,不僅是一種發展機會,也是一種嚴峻的考驗。長時間以來,基于中國金融學會的領導,我國經濟學界密切聯系發展國情,緊密關注理論研究的最前沿,不斷開展創新理論,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因此,本文認為還需要對全球經濟金融理論的貫徹落實問題不斷深入分析,努力促進我國金融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雨露.重建宏觀經濟學的“金融支柱”[J].國際金融研究,2015 (6):77-78.
[2]衛興華,武靖州.我國經濟結構與發展方式的突出矛盾及緩解途徑[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6 (2):89.
[3]劉國光.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若干問題[J].政治經濟學評論,2016 (4):56.
[4]程恩富,王朝科.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引領應用經濟學創新[J].教學與研究,2016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