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
摘要 目的:探討阿司匹林聯合雙嘧達莫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收治腦梗死患者90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采用阿司匹林治療,觀察組采用阿司匹林聯合雙嘧達莫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阿司匹林聯合雙嘧達莫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顯著。
關鍵詞 腦梗死;阿司匹林;雙嘧達莫
腦梗死實質上就是一種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如果不加以有效和及時的治療,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健康質量,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殘疾乃至死亡,因此是致殘率較高的一種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腦梗死臨床癥狀主要有肢體無力和頭暈等,并且在發病的同時還會伴隨感覺障礙、偏癱和失語等癥狀的發生,影響患者生存質量。據相關文獻資料,阿司匹林是較為常見且有效的腦梗死預防藥物,能夠有效降低腦梗死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如果聯合雙嘧達莫治療,其治療效果更佳。對此,本文收治腦梗死患者90例,探討阿司匹林聯合雙嘧達莫治療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腦梗死患者90例,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中,男30例,女15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16例。兩組患者均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排除標準:神經系統疾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和心臟疾病患者等。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進行針對性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即進行腦代謝促進治療、血黏度治療、腦水腫消除治療、降脂治療、降糖治療、血壓控制治療等。進行常規治療后,對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治療,即要求患者服用50mg/片的阿司匹林(2片,1次,1次,d);進行常規治療后,對觀察組給予阿司匹林聯合雙嘧達莫治療,即在服用阿司匹林后,繼續服用25mg/片的雙嘧達莫(2片肷,3次/d),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兩組均治療3個月。
觀察指標: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①顯效:評分降低>80%;②有效:評分降低20%~80%,病殘程度下降Ⅰ~Ⅲ級;③無效:評分降低<20%,病殘程度>Ⅳ級。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統計學方法:采用軟件SPSS19.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率(%)表示,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NIHSS評分比較:兩組治療前的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經阿司匹林聯合雙嘧達莫治療后的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經阿司匹林聯合雙嘧達莫治療后的總有效率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8.89%(4/4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89%(13/45)(P<0.05)。
討論
腦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炎和動脈硬化等是導致腦梗死的重要原因,在病變過程中通常表現為血管管腔出現狹窄或者閉塞,血黏度發生增加,血液成分發生改變等,進而導致血栓出現,阻塞血管,導致腦局部出現血液供應不足現象的出現,最終導致腦組織出現缺氧、缺血和血細胞壞死等癥狀,致使神經系統癥狀產生,形成腦梗死,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
阿司匹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血栓藥物,對腦梗死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其治療原理在于:與血小板COX活性位點絲一起構成共價鍵性乙酰化,以達到抑制COX的目的,進而實現對COX向TXA2轉換的阻止,同時還要通過COX向TXA2轉換速度的限制,來降低COX對PCI2的影響,實現提高對抗血栓的效果,達到有效治療腦梗死的目的。如果將阿司匹林聯合雙嘧達莫用于治療腦梗死,其效果更為顯著。
本研究通過對含有45例腦梗死患者的觀察組給予阿司匹林聯合雙嘧達莫治療,對含有45例腦梗死患者的對照組給予單獨的阿司匹林治療,其觀察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56%,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75.55%,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也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阿司匹林聯合雙嘧達莫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優于單獨的阿司匹林。
綜上所述,對腦梗死患者給予阿司匹林聯合雙嘧達莫治療,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