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學江 吳培 鄭晨星 仝墨澤
摘要 目的:探討排石顆粒聯合微創手術治療泌尿系統結石的效果。方法:收治泌尿系統結石患者20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采用排石顆粒聯合微創手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微創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尿紅細胞數顯著低于對照組和治療前(P<0.05)。結論:排石顆粒聯合微創手術治療泌尿系統結石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 微創手術;排石顆粒;泌尿結石
在泌尿外科,泌尿系統結石為一種常見疾病,主要包含輸尿管結石、腎結石和膀胱結石,給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手術治療對該疾病具有顯著效果。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為一種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效果好的優點。但該種手術不能將全部結石排出來,且患者在排石時出現巨大痛苦。反復實施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患者輸尿管管壁會受到較大的損傷,形成炎癥性或損傷性輸尿管狹窄癥狀,因此,不應反復使用該方法治療。為提高術后排石率和盡快消除結石進行本研究,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收治泌尿系統結石患者20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觀察組100例,男79例,女21例;年齡35~60歲,平均(47.65±5.03)歲;結石直徑0.8~2.1cm,平均(1.42±0.241cm;48例腎結石,52例輸尿管結石。對照組100例,男80例,女20例;年齡36~61歲,平均(48.01±6.11)歲;結石直徑0.9~2.2cm,平均(1.51±0.321cm;49例腎結石,51例輸尿管結石。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①對照組:體外沖擊波碎石術?;颊哌x取仰臥位或是俯臥位,通過x線定位系統探尋結石,并對焦,其每分發射80次,電壓6~9kV,平均每次沖擊波2400次,持續時間30min,兩次間隔時間10~14d,總共治療1~2次。②觀察組: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排石顆粒,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同對照組患者一致。同時,手術患者每日口服3次排石顆粒,1袋/次,持續治療30d。
觀察指標:觀察治療總有效率和治療前后尿紅細胞數變化。
療效判定標準:①痊愈:患者治療后,結石全部排出,腹部平片復查結石陰影消失,B超、腎圖和IVP檢查顯示積水消失或顯著減少;②有效:患者治療后,結石降入輸尿管上段,經過治療后,患側腎積水消失或顯著減少,腹部平片檢查結石變小或出現顯著的結石溶解現象,且泌尿系統癥狀得到顯著控制;③無效:患者治療后結石沒有移動,并且繼發梗阻和積水,腎功能受到進一步損傷,自覺癥狀沒有改善??傆行剩?)=(痊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率(%)表示,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治療后尿紅細胞數顯著低于對照組和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討論
臨床上,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為治療泌尿系統結石微創手術之一。該種手術方法具有對患者損傷小、治療安全、有效等優點,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其工作原理主要為沖擊波作用于結石后產生空化、張力和壓力三種效果,進而結石碎裂排出。一般情況下其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小,且術后恢復快,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根據患者耐受程度不同和結石硬度大小不同,需調整沖擊波能級,進而獲得粉碎結石目的,便于將結石排出。但較大結石碎石后沒有充分的擴散空間,不利于進一步碎石,對結石排出產生一定的阻力。同時,反復碎石會對患者結石周圍組織產生一定的摩擦和振動,使其周圍組織出現水腫、粘連和炎性反應等,嚴重的出現結締組織包繞現象,影響臨床治療效果。術后給予患者排石顆粒治療可有效將不易排出的結石排出,改善臨床癥狀。排石顆粒屬于中成藥,主要成分為金錢草、車前子和甘草等,具有顯著的排石解毒和利水通尿作用,推動結石下移和促使結石排出。兩種方法聯合使用可有效抑制泌尿系統感染,發揮止血和止痛等作用,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效果受結石大小、部位、結石成分等因素影響。輸尿管結石的大小與體外沖擊波碎石效果成反比,較大結石沖擊波碎石后沒有充分的擴散空間,不利于結石進一步粉碎,結石排出受阻。必要時可采用鈥激光治療,能將所有類型的結石粉碎并汽化,能迅速、有效粉碎結石至直徑3mm以下,而且視野清晰,避免光束與輸尿管壁接觸,減少輸尿管損傷。
本次研究通過不同方法治療,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和治療后尿紅細胞數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綜上所述,臨床醫師在對泌尿系統結石患者治療時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排石顆粒獲得良好效果,能提高排石效果,改善患者預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