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艷玲
摘要 目的:調查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社區高血壓患者家庭自測血壓情況,為進一步實施健康教育提供依據。方法:對2016年11-12月來我院就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共收集有效問卷200份,有效率100%。血壓計持有率83%,家庭自測血壓率68.5%,每周至少測量1次血壓者占31.3%。測量血壓時僅33.5%的患者能使血壓計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31%的患者能正確綁定袖帶。僅6.5%的患者能正確回答家庭自測血壓正常范圍。結論:目前患者家庭自測血壓尚不規范,應加強家庭自測血壓教育。
關鍵詞 高血壓;家庭血壓測量;情況調查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人口高血壓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2015年全國調查顯示,我國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發病率高達29.6%,而我國高血壓患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42.6%、34.1%和9.3%m。調查結果顯示高血壓已成為我國重大健康問題,而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不容樂觀。測量血壓則成為提高患者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的前提。有研究顯示,家庭自測血壓有助于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控制率。家庭自測血壓已被各國寫入指南。本研究對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街道來社區門診就診的200例患者進行家庭自測血壓情況調查,充分了解家庭自測血壓現狀,為進一步改善高血壓控制效果提供依據。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1-12月對來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200例進行問卷調查。入選標準:①所有患者158中國社區醫師2017年第33卷第18期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d;②有良好溝通能力;③病情平穩,無嚴重并發癥。
排除標準:①繼發性高血壓患者;②不能長期居家者,如長期住院及老年院高血壓患者或長期出差患者;③有溝通障礙者。
方法:①調查工具:自行設計調查問卷,經過咨詢專家確定問卷內容。包括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高血壓病史、家族史、監測血壓使用工具、監測血壓頻率及監測時間、對家庭自測血壓的測量方法的掌握情況、對自測血壓準確性的認識、血壓計校正等。②調查方法:培訓全科門診全科醫生2名,主要內容包括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及填寫注意事項。2名全科醫師采用統一調查問卷,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對門診就診的符合條件的高血壓患者進行調查并填寫調查表。③統計方法:問卷內容使用EpiData3.1錄入并建數據庫,采取雙人錄入。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進行統計學描述。計數資料用頻數、百分比描述。
結果
調查對象一般資料:全部調查對象中男86例(43%),女114例(57%);年齡(45~82歲),平均(64.2±8.37)歲;初中及以下54例(27%),中專及高中83例(41.5%),大專及以上63例(31.5%);高血壓病程1~42年,平均(13.5±4.28)年。見表1。
家庭血壓計擁有情況:全部調查對象中,持有上臂式電子血壓計者76例(38%),持有臺式水銀血壓計者63例(31.5%),持有腕式電子血壓計者27例(13.5%),家中無血壓計者34例(17%)。見表2。
家庭自測血壓情況:家庭配備血壓的全部166患者中,在家自測血壓137例,占家庭配備血壓計者的78.9%,占全部被調查患者的68.5%。其中每周至少監測1次血壓52例(31.3%),1周以上監測血壓1次27例(163%),患者僅在有頭暈、頭痛等癥狀時測量血壓34例(20.5%)。關于血壓監測時間:堅持每周至少測量1次的患者中,僅在晨起測血壓者11例(21.1%),僅晚間測血壓者14例(26.9%);兩者均測量者僅8例(15.4%),上午或下午測血壓者19例(36.6%1。全部調查對象中,患者訴曾有醫務人員教授過怎樣正確測量血壓僅43例(21.5%),僅通過血壓計說明書學習者52例(47%),通過血壓計銷售人員教授者42例(21%)。在是否正確測量血壓方面調查顯示測量前休息15min者14例(7%),血壓計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者67例(33.5%),能正確綁定袖帶者62例(31.0%),每次測量血壓3次取平均值者僅8例(4.0%)。患者不知曉血壓計需定期檢測,并不知曉在哪里檢測者186例(93.0%)。患者曾經檢測過血壓計僅8例(4.0%)。從不監測血壓者中,訴不會使用血壓劑者12例(19.O%),認為家庭自測血壓不準確者21例(33.3%),認為沒必要者30例f47.7%)。在是否知曉家庭自測血壓結果的正常范圍及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范圍方面,患者能正確應答者僅13例(6.5%),見表3。
討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及人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各種血壓計也逐漸走人家庭,家庭自測血壓因其便捷且可多次、多日測量,能更準確、全面地反映一個人日常血壓水平等優點,成為診室測血壓的必要補充。本研究中患者200例,家庭血壓計擁有率達83%,其中持有上臂式電子血壓計者38%,進行家庭自測血壓者達68.5%。這一結果高于2009年北京市社區高血壓患者調查結果(63.6%)。從統計結果看,目前患者血壓持有率及家庭自測血壓率較前有所提升,說明我國大力開展社區高血壓慢病管理出現了效果。目前各國高血壓指南仍推薦使用臂式電子血壓計。本調查顯示,臂式電子血壓計持有率僅占所有調查對象的38%,而大部分患者對汞柱式血壓計更為信賴。提示我們應該大力宣傳電子血壓計的使用,提高電子血壓計持有率。
2012年家庭自測血壓專家共識指出:應每日早晚監測血壓;應在就診前連續監測7次血壓。本調查結果顯示,患者能做到早晚測量血壓者僅15.4%,于上午及下午測量血壓者36.6%。且在血壓計使用方法上,多數患者使用血壓計方法來自自學說明書或銷售人員,來自于醫務人員的教育者僅21.5%,測量方法多不夠標準。提示患者家庭自測血壓規范程度有待提高,醫務人員應加強血壓測量的健康教育,在怎樣正確使用血壓計、正確選擇測量時間等方面為患者提供培訓。
目前各國均建議將135/85mmHg作為家庭自測血壓高血壓標準,本調查顯示,僅13%的患者知曉該數值,大多數患者認為其標準同診室血壓測量,均為140/90mmHg,大大影響了患者血壓控制率。正確的健康宣教,可使更多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達標。
本調查提示公共衛生服務部門及銷售廠家應為患者提供血壓計檢測、校正服務,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提高患者的血壓自測率。
總而言之,本文通過對高血壓患者家庭自測血壓的調查分析表明,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存在著對血壓常識和血壓計的正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的不了解,而且絕大多數患者并不知道電子血壓計需要時時校準,對電子血壓計準確性存懷疑態度,因此,我們需要對廣大高血壓患者家庭自測血壓進行系統的培訓和指導,從而使得電子血壓計能夠更好地為患者及其家庭服務,更好地促進高血壓疾病的防治,為我國的疾病衛生事業做出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