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
不久前,初為人父的某明星上傳了一張寶寶出生紀念照引發了眾網友的譴責。為何一張一家三指相對的照片卻招來譴責呢?原因在于,這張出生紀念照是硬掰新生兒拍出的。一不小心就坑了娃,在新生兒的養育中還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呢?
其實剛出生的新生兒,因為屈肌處于緊張的狀態,大部分都是拇指在手心的握拳狀,手暫時是不能自主張開的。當然也有小部分的孩子出生后手掌會出現短暫的伸展狀態,不過握拳才是這時候孩子的正常狀態。無論何種狀態,都不建議家長硬掰。
這個握拳的狀態會隨著年齡慢慢增大,屈肌逐漸松弛而慢慢改變。出生3~4個月,手掌基本可以自然張開。如果之后仍舊處于緊張握拳狀態,請及時到醫院就診,排除功能性問題。
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時,整個身體呈蜷縮狀,雙腿和雙腳都是環形、呈“O”型形狀,在出生后的一段時間內仍舊會保持這種弧度。等到寶寶學會走路、蹲起后,下肢承受的重量會逐漸增加;隨著負重應力作用,為了適應生理需求,寶寶下肢就會進行自我調整,逐漸變成X型外觀。再隨著孩子的成長進入青春前期,韌帶的抗拉能力增強,進一步在負重應力的作用下,孩子的雙腿基本長成和成人一樣的外觀。很多不明真相的父母一旦發現孩子“O型腿”時就給孩子綁腿,孩子開始有點“X型腿”時又是給孩子補鈣。其實,很多時候孩子“O型腿”or“X型腿”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們先莫慌。
此外,胎兒在子宮內的最后兩三個月時,還可能因為姿態性擠壓造成了暫時性的斜頸外觀。如果這些嬰兒除了脖子歪斜以外,并沒有明顯的頸部活動受限或是固定性變形的狀況,這很有可能是“暫時性的斜頸”。這樣的嬰兒在出生后隨著自主性肌肉的發展,到兩三個月大時已經可以自主地控制頭頸部的肌肉,也不會再有斜頸現象的產生。
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后4~6周,乳牙胚發育到一定程度,牙板就會破裂,部分被吸收,部分逐漸增生角質化,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狀的白色顆粒,很像是剛長出來的牙齒,俗稱“馬牙”或“板牙”。“馬牙”不是病,是牙齒生發過程中伴發的現象,并非人人都長,它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發育,在出生后的數月內會隨著嬰兒吮乳過程中牙床和乳頭摩擦逐漸脫落。
有些人不知道“馬牙”的來歷,以為是一種病,拿針去挑,或用布去擦,這都是很危險的。因為嬰兒口腔黏膜非常薄嫩,黏膜下血管豐富,而嬰兒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針挑和布擦損傷了口腔黏膜。“馬牙”不能擦更不能挑,年輕父母要做的是注意新生兒的口腔衛生,如果“馬牙”過大,影響嬰兒吸奶,可尋求醫生的幫助。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有長長的睫毛,在有的媽媽圈里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個“秘方”:如果在寶寶小時候把眼睫毛剪掉,新長出來的眼睫毛會更濃密更長。所以,有些媽媽會把寶寶的眼睫毛偷偷剪掉。
其實,一根眼睫毛的壽命大概只有90天。可想而知,給寶寶剪眼睫毛,是不會使眼睫毛長得更長的。除此之外,眼睫毛具有保護眼睛的作用,可以防止灰塵等物質直接進入眼內。一旦眼睫毛被剪斷,眼睛將容易被侵蝕,從而引起各種眼疾病。所以把眼睫毛剪掉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除了以上種種坑娃表現外,生活中還應當溫柔的對待寶寶,莫擰捏寶寶的臉蛋,莫用力拍打寶寶的后腦或者后背。初為父母,可千萬不要坑了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