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子,池永學,金美花
(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吉林 延吉 133000)
中國醫師短缺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尤其兒科醫生荒更為嚴重,據報道,全國兒科醫生缺口達20萬[1],因此國家出臺了各種措施鼓勵更多的人從事兒科醫療工作。而培養兒科醫生的兒科住院醫師培訓(以下簡稱住培)工作也就顯得任重而道遠。目前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共有兒科專業培訓基地327個,其中13家專科兒科醫院和314家綜合醫院或婦幼醫院[2]。可見目前綜合醫院兒科基地占大多數。而綜合醫院兒科大多是二級學科,存在亞專業未能細分科的情況,所以住培工作也面臨諸多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1基礎條件:疾病種類少:因為兒科患者總數量雖然很多,但病種相對較少,亞專業中以呼吸、消化、新生兒患者居多,而內分泌、免疫性疾病、血液、神經、泌尿等病種病例數量較少,大多數綜合醫院的兒科亞專科設置不完善,少見病種的數量往往不足,住院患者數多達不到要求,因此給住培工作帶來困難。
1.2師資條件方面:①因為醫生短缺,一般醫生都身兼數職,一方面要忙于臨床工作、門診、急診、夜班等,另一方面還要承擔本科教學,研究生教學任務,再加上住培教育,工作任務很重,再加上對住培的理念和要求認識不足,對學員更多的是想讓他們“干活”,而“培訓”相對不足。②缺乏師資激勵制度,有的有制度也不執行,這樣更使得教師沒有培訓積極性,反而覺得是額外的負擔。
1.3過程管理方面:①實際輪轉制度與輪轉計劃多有不符,因為是二級學科,分科不細,所以輪轉制度形同虛設,雖然輪轉專業不同,但輪轉科室沒變,所管理的患者種類因為當時的病種病例數不足有時也沒有實質性改變。②考核沒有標準化題庫,所以考核難度各家醫院不同,難以保證同質。
1.4質量控制方面:①教學查房與醫療查房難以區分,教學效果欠佳。非教學醫院更加不能保證教學查房質量。②技能操作培訓數量不能滿足培訓要求,操作模型沒有專門的兒科模型,而且兒科患者中不合作者居多,影響了操作數量。③綜合醫院病例數和病種數不能達標,也影響培訓質量。
2.1基礎條件方面:首先領導要重視,協調解決亞專科設置不足的問題。如,有些亞專科不足,可以協調安排到收治兒童患者的成人科室進行培訓;如果沒有專門的小兒傳染病科,小兒傳染病由成人感染病科診治,這樣這部分培訓內容,是否可以安排到成人感染病科進行等。另外,保證配備足夠的兒科床位數,保證住培工作的硬件條件。
2.2師資方面:①院領導重視師資培訓,讓培訓教師適當減負或建立獎勵制度,給予適當補貼,激發教師的積極性。②可以進行教師查房競賽等,提高教師教學查房的能力。③做好教師評估工作,包括學生評估,教師互評等,激勵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2.3過程管理方面:①制定合理可行的輪轉計劃,并保證按計劃實施:一些亞專業不足可以協調到其他成人科室貨其他專科醫院培訓;還有一些少見病種病例數不足,可以采取集中觀摩討論的方法,當病房中有相關典型病例時,可以召集在院的所有住培生都來關注,或者小課堂集中討論,讓所有學員都有機會學習;也可以通過看網上的視頻教程,補足罕見病種的學習。②在國家層面建立統一的考核題庫,規范考核內容和形式,保證不同醫院培訓質量基本一致:可以借鑒美國的住培經驗,美國住培工作從1889年成立霍普金斯醫院的第一個培訓基地,1981年成立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CGME)明確對畢業后醫學教育認證的職責和統一管理到現在的規范的“重結果”的網絡認證數據系統形成也是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美國以住院醫師的培養質量來檢查培訓基地,以網絡為依托出臺具體衡量住院醫生質量的辦法,這樣有助于保證不同基地培養的醫生質量基本一致[3]。
2.4質量控制:監督加強教學查房的規范化,有助于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靠多次反復的強化訓練,盡量創造條件在模型上多做操作,熟練手法,加強考核后,待有機會時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實體操作。
要做好兒科的住培工作需要多個層面的支持與努力,從國家、醫院、科室到教師、學員共同努力,不斷完善制度,交流先進經驗,為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兒科醫生而努力。
4 參考文獻
[1] 王思婧.兒科醫生荒:難以彌補的20萬缺口[J].東西南北,2016,(9):32.
[2] 鄒朝春.2016兒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評估情況[J].2016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高峰論壇,2016,10:148.
[3] 蔡 暉.美國內科住院醫師培訓的方法暨對中國住培生查房和門診培訓的借鑒[J].2016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高峰論壇,2016,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