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2月11日文章,原題:巨龍登場:澳如何成為中國通往好萊塢的門戶中國與日俱增的超級大國地位及其對大片越來越大的胃口,正重塑澳大利亞電影業,澳制片人正被有利可圖的合拍片所吸引。
就在中國對好萊塢的影響初露端倪之際,澳大利亞電影業也已對中國市場押下賭注。去年澳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設立最佳亞洲影片獎,以反映與亞洲影業日益密切的關系以及華人社群對當地票房趨勢日益明顯的影響。
去年是《中澳電影合作拍攝協議》簽署十周年。近期上映的是極光影業等聯合出品的中澳合拍片《謎巢》。該公司澳籍首席執行官漢密爾頓說,“我們不把《謎巢》等電影稱為澳大利亞電影。我們以好萊塢電影的名義將其賣給中國人,但從私底下來說它們就是澳大利亞電影。”
該片的拍攝和制作受到澳電影電視總局支持。全都在澳拍攝,除了在中國的3天。編劇、導演和許多演員都是澳大利亞人。但劇情幾乎主要為中國市場設計。在華放映該片的銀幕達2500塊,而在澳首映僅為12塊。那澳為何把費用投向在海外“生死難料”的影片?漢密爾頓說,“這是一種‘交換。如果你僅將澳納稅人的錢用于澳市場……絕對不可能回本。不出口,澳大部分電影都將難以為繼。”該片在中國首映的2500塊銀幕已超過澳全國的銀幕總量,其中的經濟優勢顯而易見。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中國影業迅速發展,海外華人對中國電影越來越感興趣。例如《戰狼2》去年在澳獲得140萬美元票房,看似微不足道,但并不比一些主流電影在當地的票房低多少(相比之下,澳本土影片《阿里的婚禮》僅獲得約100萬美元票房)。去年,中國電影在澳總票房接近500萬美元。對此類影片日漸濃厚的興趣,凸顯在澳華人逐漸增多的現實。▲
(作者詹姆斯·羅伯特·道格拉斯,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