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勝友
(甘肅廣匯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730000)
房屋建筑的主要用途是為人們提供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場所,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耐久性,對于房屋建筑而言尤為重要,是評價建筑結構可靠性的關鍵性指標。然而,很多房屋建筑結構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無法滿足安全性、耐久性的要求,經過專業的檢測鑒定后,房屋建筑結構存在安全方面的隱患,必須進行加固處理,才能繼續使用。國家針對房屋建筑加固頒布實施了一系列的規范和標準,這些規范標準的適用范圍較廣,基本上各種原因引起的構件損傷、失效均有與之相適應的規范,由此為房屋建筑加固設計的有序進行提供了保障。對房屋進行加固的目的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①通過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的房屋建筑進行加固處理,能夠進一步增強結構構件的強度和剛度,從而使結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獲得顯著提升;②在既有房屋建筑進行加固改造,可以滿足新使用功能的要求。因此,為使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得以全面發揮,并對消除房屋建筑結構中存在的各種安全問題,以此來延長房屋建筑的使用會壽命。
在對房屋建筑進行結構加固設計的過程中,為確保設計方案合理、可行,應當遵循如下幾點原則:
(1)結構加固方案在技術上應當可靠,并且要便于施工。對于房屋建筑而言,其現實情況的復雜程度相對較高,所以在對加固方案進行具體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對房屋建筑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考慮,以此來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同時,還應當對結構加固的施工特點予以考慮,盡可能減少對結構加固中對周圍環境及臨近構筑物的影響。
(2)在對房屋建筑進行加固設計時,選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為增強加固效果,應當確保所選的材料與原結構使用的材料性能相一致,由此可使兩者之間形成密切的配合。如原有的房屋建筑結構選用的水泥為32.5普硅水泥,加固設計方案時,選用的水泥標號也應當為32.5。除水泥之外,還有鋼筋的型號等等,也應當與原有房屋建筑結構相符。
(3)對房屋建筑進行加固設計的過程中,應當最大限度地減輕對原結構的破壞,同時,還要保證所選的加固方法符合技術先進性和經濟性的要求,并對原有結構的承載力進行充分利用。當需要對原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件進行移除或是改動時,必須要考慮到是否會影響到結構的整體穩定性。
為便于本文研究,下面以某房屋建筑工程為例,對具體的加固施工技術及實施要點進行分析。某房屋建筑興建的年代比較久遠,在不斷使用中,主體結構出現一定的問題,經過相關部門鑒定后,需要對其進行加固改造,以此來恢復其使用性能。本次加固中,采用的主要施工技術包括結構植筋、碳纖維粘貼、梁粘貼鋼板。
2.2.1 結構植筋施工技術要點
(1)在進行鉆孔前,應當先將結構表面清理干凈,然后專業的測量人員進行放線,標出鋼筋錨固點的鉆設位置,經復核無誤后,便可開始鉆孔。在進行鉆孔的過程中,應當避開原有結構中的鋼筋,鉆孔周圍的灰塵應當及時清理,并用毛刷將孔內的雜質清除出去,使鉆孔保持干燥清潔。
(2)鉆孔的深度應當與加固設計要求相符。在植筋加固施工中,清孔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工序,其質量優劣直接關系到加固效果,為此,必須對該環節予以重視,在清孔時,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先用毛刷對孔內進行清理,然后用吹風機套上長管伸入孔底進行吹灰,直至孔內的灰塵及碎渣全部清理干凈為止,再用棉絲對孔進行封堵,防止灰塵或是雜物落入。
(3)錨固使用的鋼筋應當提前進行除銹,其長度應當超過錨固長度5.0cm以上,鋼筋的型號及規格應當與設計要求相符,不得使用其它型號的鋼筋進行替代。用鋼絲刷對鋼筋表面進行打磨,使其露出金屬光澤,并將所有處理好的鋼筋集中堆放備用。
(4)錨固膠應當選用A級植筋膠,在進行注膠時,應當從孔底開始,由此可使孔內的空氣被有效排除,有助于提高植筋加固效果,孔內的注膠深度應當超過孔深的2/3,隨后將鋼筋插入孔內,邊插邊旋轉,直至達到孔底為止,此時應當有部分錨固膠孔口溢出。當植筋埋好后,應當做好成品保護工作,防止碰撞,且24h以內不得晃動。
2.2.2 碳纖維粘貼技術的實施要點
在本次結構加固中,采用了碳纖維粘貼技術,碳纖維材料為一級碳纖維布,A級纖維浸漬膠,具體的施工技術要點如下:
(1)在施工正式開始前,需要對表面進行處理,將施工部位的裝飾層去除掉,并將劣化的混凝土全部清除干凈,使表面露出新鮮的混凝土結構層;然后將用砂輪機進行打磨,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并將表層的浮漿、油污等雜質去除掉。在對轉角進行粘貼時,應作導角處理,并打磨成圓弧形,圓弧半徑不應小于20mm。待徹底清除表面粉塵后。
(2)表面處理完畢后,應當表對碳纖維貼附的混凝土基層進行檢查,如有孔隙、蜂窩、模板高差等狀況,應用環氧樹脂水泥沙漿進行修補。對面積較大的凹洞,可以使用無收縮水泥加以修復。若表面存在漏水的情況,應做防水處理,以此來保證加固部位干燥。如果原混凝土表面存在裂縫,則可使用裂縫修補劑進行修補。將底層樹脂按比例配制并攪拌均勻,并規定時間內使用。操作時可使用滾筒毛刷將底涂均勻涂抹在加固表面,底涂的干燥時間大約為3~12h左右。
(3)將按要求配制好的浸漬樹脂均勻抹于需要粘貼部位的混凝土面上。將裁剪好的碳纖維布用手輕壓貼于涂好浸漬樹脂的基層上,采用專用的滾筒沿纖維方向反復滾壓,除去氣泡,使粘結劑充分浸透碳纖維布,使其平整,無氣泡,滾壓時不得損傷碳纖維布。若發現有空鼓部位,可采用注膠的方法進行修補,當空鼓面積較大時,宜將空鼓部位的碳纖維片材切除,重新搭接粘上等量的碳纖維片材,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多層粘貼時重復上述步驟,并在碳纖維布表面的浸漬樹脂指觸干燥后盡快進行下一層粘貼。在最后一層碳纖維布的表面均勻涂抹一層浸漬膠,初凝前撒一層粗砂,表面抹抗裂砂漿。
2.2.3 梁粘貼鋼板的加固施工技術要點
先對鋼板進行除銹,如輕微生銹可用砂布或平砂輪進行打磨,其后用脫脂棉將鋼板表面擦拭干凈。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機對粘合面進行打磨處理,露出新鮮的混凝土面;粘結劑使用前先進行質量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根據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配制;粘結劑配好后用抹刀同時涂抹在已處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和鋼板面上,厚度控制在1~3mm左右,隨后將鋼板貼于預定設定好的位置處,用手錘敲擊鋼板,如無空洞聲表示已粘貼密實;鋼板粘好后,應進行適當加壓,鋼板在頂板下側加固時同時應加可裝可以拆除的支撐,結構膠固化后,拆除支撐架,用小鐵錘檢查是否有空鼓,不合要求的應拆除重做。
綜上所述,房屋建筑在長時間的使用后,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問題,為確保房屋建筑結構的安全性、穩定性,應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對結構進行加固處理。對結構進行加固時,要遵循相關的原則,從而確保設計出來的加固方案科學合理。在具體的加固施工中,應當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同時,作業人員要了解并掌握實施要點,以此來確保施工質量,確保加固效果能夠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