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理陽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省贛州市 341000)
高職教育的有效性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用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傳統的高職課堂往往是教師占據主體地位,強制性向學生灌輸知識,導致學生的學習態度被動,學習情緒不高,大大影響了高職教育的實際效果。通過應用混合教學模式,實現教學形式、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多個層面的融合,給學生帶來了新奇有趣之感,學生的學習熱情十分高漲,主觀能動性也被最大程度的調動起來,這為高職教育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
一般來說,高職學生在學習方面普遍呈現出了以下幾種特征:①學生的個體差異巨大,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水平均有著明顯的區別;②有些學生能夠很快接受新知識,不會輕易遺忘,有些對新知識的接受程度不高,遺忘速度較快??紤]到學生學習特點的不同,運用統一的教學模式取得的教學效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學生的學習任務通常無法順利完成,使得學生產生了挫敗感,學習熱情有所減弱?;旌辖虒W模式的應用更為符合高職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水平調整學習計劃,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都比較自由,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還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交流互動,共同解決問題,有助于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的協調發展。
室內設計是一門專業性比較強的學科,學生需要將所需知識應用到實踐之中,才能實現理論和實踐的融合滲透。但是高職院校能夠給學生提供的實踐機會有限,學生通常只能夠在教室內學習室內設計知識,這無異于紙上談兵,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教師運用的教學手段更加靈活多樣,學生也可以參與到室內設計活動中,近距離的接觸這一行業,營造了濃郁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室內設計知識,學生的學習將會更具有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想保證混合教學模式在室內設計教學中能夠有效的發揮作用,首先就應建構良好的教學環境,擴充教學內容,不能拘泥于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要到網絡上搜索教學資源,將其篩選和整合以后展示出來,讓學生領略到室內設計的最新成果。教學資源應包括視頻、課件、素材、習題,教師應構建教學資源數據庫,將上述資源保存在數據庫中,隨用隨取,以滿足室內設計教學對教學資源的具體需求。與此同時,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也要用心投入,創建開放性課堂,要求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和討論問題,經常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這樣不僅高職室內設計教學氣氛比較活躍,而且學生會在不同的教學活動中發掘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學會揚長避短,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混合式教學并不意味著教師要完全依賴于線上教學,在課堂上的教學同樣有著不可小覷的價值,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教師要力爭做到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合理,應提前在微信和QQ群中將教學內容發布出來,以便學生自主進行預習,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課上教學中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和啟發學生,加深學生對室內設計知識的印象,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室內設計之中。教師還要經常與學生談話,了解學生的想法,根據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實施室內設計課堂教學的改良,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在線教學和課堂教學是高職室內設計混合教學模式的兩種有效途徑,上文中我們認識到了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和開展方法,接下來將重點對在線教學的要點加以分析。所謂在線教學也可稱之為網絡教學,主要包括在線視頻和網上答疑,為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學習體驗。學生可以在線或下載觀看教學視頻,還可以重復觀看某個知識要點,而視頻中集合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元素,學生容易被這種新奇的教學形式深深吸引,注意力將會前所未有的保持集中,在此情況下學生對室內設計知識的理解必然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在學習過程中對于遇到的問題,學生可以隨時向教師進行詢問,或者通過互助交流的論壇共同探討,還可以通過自測題、作業題等方式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
對于室內設計課程的評價,建議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性評價是對課程教學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關注的是學生的表現和態度,以及對教學活動的反響。形成性考核的主要依據是學生課堂聽課的效率、課后作業的完成程度、網絡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小組學習的情況,通過這樣的考核,教師可以更加準確地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把握。終結性考核是針對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發展程度進行檢測,同時也是反映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將學生設計的作品作為室內設計課程的考試成績評定,或者將平時的設計作品的成績進行綜合而作為最終的考核成績。
高職室內設計教學中應用混合教學模式是一項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內在潛能,而且促使室內設計教學更加趨于科學化、現代化,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了室內設計的獨特魅力,引領學生逐步加深對室內設計的認識和思考,進而走進室內設計的殿堂,成為設計領域的佼佼者,給我國室內設計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