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河北 秦皇島 066000)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許多食品在生產環節、原材料使用環節以及食品的運輸環節上都存在著各種問題,人體一旦攝入這些有害因子,輕則引起腸胃不適,重則危害人體健康。可見,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嚴重威脅到百姓的正常生活,影響了社會秩序的穩定。為了解決食品問題帶來的問題,食品安全行業需要高度關注食品安全,特別是要嚴格監管和控制食品的安全抽樣環節。
食品安全監測行業每季度、每年都會根據國家、地方相關的制度要求,制定當年的食品安全抽樣方案,國家、省級以及地方監管部門可能在相同時間同時下達抽樣檢查的計劃,造成抽樣計劃與任務分配不能很好地協調,加之沒有完善和成熟的食品抽樣工作機制,導致食品在抽樣檢測的過程中交叉和重復的現象頻頻發生。同時,需要抽查的企業數量龐大,抽檢任務相對較重,有時候省級監管部門與地方監管部門制定的抽樣計劃有相似和雷同的地方,導致在抽樣檢查的過程中,食品被重復抽樣檢測的概率增大,而食品中的次品無法抽樣檢測,導致食品出現安全問題的可能性加大[1]。
食品抽樣檢測工作雖然看似比較簡單,但是對抽樣人員的要求較高,抽樣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國家發布的最新政策,還要熟悉食品的各個屬性以及檢測指標,比如對米線以及米粉的抽樣檢查,檢測的主體應該是以大米為主的食品,抽樣人員只有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才能保證食品的檢測具有代表性,在檢測的過程中才能保證抽取的樣品是有效的。而現階段的食品檢測人員的專業知識較為薄弱,對食品的各個屬性、檢測指標以及食品的安全標準還不夠熟悉,導致在抽檢樣品的過程中,抽取的樣品不符合需求的數量,抽樣人員在返工操作時,可能之前抽樣的食品已經流入市場[2]。
在食品安全抽樣環節,對于外購的材料進行再次加工后出現的問題是最讓抽樣人員頭疼的,因為無法確認問題到底出現在外購的材料上還是再加工過程中,特別是餐飲行業,很多食品都是通過外購然后進行再生產而得到的,無法準確確認食品問題到底是出現在哪一個環節,導致食品安全問題在不斷地威脅人們的健康[3]。
國家、省級以及地方監管部門在制定食品安全抽樣計劃的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食品的全面抽樣檢測,防止出現同一食品被多個監管部門同時檢測。因此,國家、省級、地方監管部門需要加強溝通和交流,建立并完善合理的食品安全抽樣檢測機制,避免制定的食品安全抽樣檢測計劃在同一時間進行以及重復抽樣的情況發生。同時,地方監管部門還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風俗加強對食品的抽樣檢測,在國家的傳統節假日來臨前,應加大食品安全檢測的力度,保證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也要不定期地對食品進行隨機檢測,保障食品生產的質量[4]。
抽樣人員的綜合能力以及知識儲備直接決定了抽樣的質量和效率。因此,檢驗機構在招聘抽樣人員時,需要充分考察抽樣人員的專業知識、抽樣流程以及食品安全標準等的掌握程度,確保抽樣人員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和足夠的知識儲備,提高抽樣團隊的整體水平。同時,檢驗機構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為抽樣人員開展培訓活動,一方面總結在抽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經驗,另一方面不斷豐富抽樣人員的專業知識,鼓勵抽樣人員學習和掌握最新的抽樣技術和抽樣方法,保證抽樣人員擁有良好的綜合能力。
抽樣人員需要高度重視外購材料進行再加工形成的食品安全問題,在對外購材料再加工后的食品進行監測時,需要對相同批次的外購材料進行嚴格檢測,保證外購材料安全放心。這樣,當外購材料再加工后出現食品問題時,就能清楚確認問題究竟是出現在哪個環節,明確問題出現的責任方。監管人員在對餐飲行業的食品進行抽樣檢測時,食品加工者在對外購材料進行加工的過程中可能會引起食物發生物理反應等,導致食品出現安全問題。因此,抽樣人員先要對同批次外購的材料進行仔細檢測,排除食品的安全問題是由外購材料引起的,如果再加工后的食品出現了問題,就能明確責任在于食品生產經營者。同時,供應商在供應原材料時,需要提供相關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和衛生合格證以及購買食品所開的發票,出現問題能夠重新追溯問題產生的源頭[5]。
食品安全問題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人人有責。因此,不管是監管部門、食品經營者抑或是廣大人民群眾,都要不斷學習和掌握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的相關工作。國家、省級以及地方監管部門需要加強對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讓老百姓明確了解食品安全問題帶來的嚴重危害和影響。同時,新媒體也應該介入對食品安全進行宣傳,為社會營造健康、安全、和諧的秩序,保障食品質量安全可靠。
食品抽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嚴重影響了食品的質量保障,監管部門以及抽樣人員需要高度重視抽樣環節的可靠性以及覆蓋面,保證制定的抽樣計劃具有代表性。同時,抽樣人員需要不斷學習和掌握食品安全相關的專業知識、抽樣流程以及食品安全標準等,保證食品抽樣環節能夠按照標準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