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中共張家口市委黨校 河北張家口 075000)
我國古代建筑風格具備穩定性和固定化的特征,特別是在結構和模式方面十分固定,因此被稱之為古代建筑藝術。古代建筑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其中的建筑元素更是具備濃郁的傳統文化特色,為古代建筑增添了文化色彩,同時也讓古代建筑的藝術精華得到了良好展現。要想更加全面的了解古代建筑,就需要從其文化和藝術特征的分析著手。
禮制文化實際上是一種至關重要的古代建筑文化主題,用倫理代替宗教是中國文化基本品格的展現。其中上下卑尊的禮制文化在整個文化范疇當中影響力最大,古代建筑也淋漓盡致的展現出倫理文化方面的主題。禮制文化體現在建筑方面就是具備明顯等級的祭祀形式,比方說我們耳熟能詳的祭祀建筑有北京天壇、地壇等就是為了祭祀而逐步建設起來的。受到禮制文化的影響,我國古代建筑在文化理念方面有著嚴格規定,強調建筑等級要與特定的地位、身份等相適應,也因此讓古代藝術的禮制文化特色得以彰顯。
古代建筑受風水文化的影響較大,同時也構成了古代建筑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要素。中華先民倡導的是天人合一,也就是要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樣的風水文化理念就影響著我國的古代建筑,而且伴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風水文化理念仍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比方說在山區的建筑,通常會選擇枕山環水和向陽的位置,在平原地區建設則會選擇水繞背河的位置,強調要將建筑建設在風水極佳的位置。在風水文化的影響之下,風水術在古代建筑當中有著深入的滲透與應用。
農業文化是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而且農業文化也直接決定了古代建筑文化材料與結構。古代建筑的突出特點是平緩,并在地面上有序鋪開,實際上展現的是人間倫理的秩序狀態。中國古人對陰陽五行學說十分信奉,認為木頭房子體現陽氣與生命,所以在之后的古代建筑當中主要選用黃土和木頭這兩種材料。受農業文化影響建設的古代建筑有著很多典型代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國庭院。
我國古代風景園林是古代建筑體系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種建筑類型,其主導思想是詩情畫意,展現出古代建筑的獨特文化風格,同時也體現出對自然的關注。我國古典園林在實際建造過程當中要求因地制宜,通過利用環境、組織借景等方法的應用建設成擁有自然趣味的園林,可以說,古代園林再現的是自然。而這種詩情畫意的文化思想是古代園林建筑最為基本的文化特色,同時也顯示出主人及士大夫階級的情調與思想,比方說岳陽樓、滕王閣等。
古代建筑是在古代歷史背景之下建設完成的藝術作品,所以在布局方面也具備濃郁的歷史特色。古代建筑的布局藝術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強調中庸和諧。古代建筑布局注重傳承中庸精神,實現天人合一。中庸理念在古代建筑藝術當中的展現就是強調以中軸線左右對稱進行布置,也就是在貫穿南北的中軸線兩邊做對稱平分的建筑布置。②強調倫理等級秩序。由于我國古代十分講求的就是等級秩序,要維護禮制,所以在古代建筑的布置方面也強調長幼有序,會根據不同的地位等級建設相應等級的建筑。
古代建筑藝術特征的分析需要從材質方面著手,而古代建筑的材質特征是以木頭為主,輔之以磚瓦石。其中木構梁柱有著悠久歷史,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對這一系統進行廣泛應用,到了漢代更是發展得十分成熟。選用木架結構以及運用木頭材質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木材資源優厚,在資源獲取和應用方面十分便利與靈活;木材加工便利,運輸方便,能夠應用于不同自然條件區域;木架構的整體抗震能力強;施工難度小,建設速度快;能夠方便修建以及搬遷,可以節省成本;符合陰陽五行以及周易思想。
要想分析古代建筑的藝術特征,除了要分析布局和材質之外,還要對色彩進行研究。我國古代建筑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彩繪,而在色彩運用方面會考慮到功能、時代、等級等多個要素。①在功能方面,古代建筑繪制的彩畫有裝飾、保護、象征等多個功能。②在等級方面,古代建筑注重用色彩進行等級劃分。比方說,從隋朝開始黃色逐步成為最尊貴的色彩,并發展到唐朝正式把黃色確定為皇室特定色彩。③在時代方面,古代建筑的色彩有著極強的時代感,比方說,春秋時期的宮殿廟宇運用原色,宋金元時期到宮殿廟宇用紅墻、綠瓦、紅窗、紅門等。
總而言之,古代建筑具有濃郁的文化特色,融合了禮制文化、風水文化、農業文化、詩情畫意等歷史氣息濃厚的文化元素,同時在藝術特征方面可以從布局、材質、色彩等層面入手把握古代建筑的整體藝術特色。
[1]汪振澤.試論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特征[J].建筑與預算,2014(6):42~45.
[2]王東濤.試論中國古代建筑文化的特色[J].河南大學學報,2015(7):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