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波
(陜西省白河縣不動產登記中心 725899)
不動產登記制度是物權法中的重要制度,是權利人在申請后交于國家專職部門將不動產權及其變動的相關事項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的事實,也就是采取某種方式來確認和表現物權權屬情況,即物權公示。通過這種登記方式來確認和表現物權權屬情況,當不動產權發生改變時,需運用相應的方式方法加以公開。我國的不動產登記制度起步較晚,是在2013年11月國務院決定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2014年11月頒布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因起步較晚,發展至今,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對出現的某些不動產登記糾紛還沒有相對應的解決政策和辦法,給社會經濟生活造成不利影響。
(1)登記范圍不明確。目前,存在著不動產登記的權利范圍不明確的問題。我國的土地管理法、國有土地使用權、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采礦權、漁業法等,法律規定不夠詳細,也尚未明確這些權利的性質和效力。物權登記效力,是整個登記制度的核心,不動產登記具有公信效力。
公信原則是指依據公示方法所表現的物權不存在或有異,但對此項公示方法所表示的物權、物權交易人,法律仍承認具有與真實物權存在同等法律效果。
(2)技術標準不統一。我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頒布實施后,雖然國家在對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信息平臺要求“四統一”,但有的地區并沒有嚴格按照國家要求的來執行。在對不動產權登記過程中,只是根據本地情況開展不動產登記工作,造成了一些數據不夠全面和準確,還會影響相關數據的兼容情況。而且,不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要求進行不動產權的登記,不僅使得這些相關規定和條例無法得到順利執行,更直接影響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嚴謹性、合理性。
(3)登記機關不統一。我國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明確規定,關于不動產登記工作都要由國土資源部門進行監督指導。但因各省、市、縣的具體情況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各地在實際工作中對于不動產登記工作多是由當地政府確定的具體部門來執行,很難由統一部門來進行,這就造成了各地執行部門無法實現登記機關的真正統一。
(1)登記范圍要明確。不動產登記過程中,物權登記效力,是整個登記制度的核心,就必須要明確登記范圍,規范不動產登記的程序,明確不動產的歸屬,發揮不動產的效用。登記權利范圍必須要容納土地管理法、國有土地使用權、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采礦權、漁業法等所規定的這些權利,法律規定也要詳細、明了。
(2)要統一技術標準。國家和相關部門要不斷完善不動產登記制度的相關法律法規,使不動產登記工作能夠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盡快制定不動產的技術規程及其統一登記標準體系,實現管理信息化、數據化,提高登記信息、資料的準確性。避免出現登記數據信息不兼容的現象,實現不動產登記信息的共享和整合。同時,在不動產登記過程中還要全面進行實質審查,提高登記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減少和避免因登記錯誤而引發的行政訴訟幾率,降低不動產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登記機關的相關工作人員,要轉變工作作風,樹立嚴謹、務實、公正的態度,才能做好不動產登記工作,才能確保買受人合法權益得到保護。
(3)建立統一的登記機關。統一不動產登記機關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和必然結果??v觀其他國家的做法,通常是采用登記與司法系統相結合,都具有兩個規律性可循:①登記機關多為司法機關;②登記機關都具有統一性,這兩個特征都是物權公示原則決定的。借鑒他國經驗,統一我國不動產登記機關,不能象目前的多頭負責。根據我國實情,可在各縣級以上的政府部門設立專門的不動產登記局,對不動產登記的相關事宜進行統一登記、統一管理,使登記、根據、程序、效力、簿冊等都統一、詳盡、清晰,有利于構建我國不動產登記體制,才能更好的發揮公示作用和公示效力。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生活的快速發展,不動產登記制度已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人民群眾最為重要的經濟活動集中的領域。根據實情,積極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不動產登記制度,保護不動產權利、保障人民切身利益的基礎。進一步完善不動產登記制度,是推動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重要保障,對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具有積極地推動作用。
[1]司澤楠.完善我國不動產登記的若干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4(1).
[2]李婭媛.淺論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的缺陷與完善.經營管理者,2013,19.
[3]齊眉.論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的缺陷和完善.現代經濟信息,2014,8.